前沿政策
8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修改《商業銀行法》的決定,刪除實施已有20年之久的75%存貸比監管指標,10月1日起實施。
存貸比是商業銀行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的比例。1994年,為抑制經濟過熱、引導銀行貸款合理投放,央行在監管實踐中首次引入存貸比指標。1995年通過的《商業銀行法》將存貸比指標以法律形式正式確立下來。
取消存貸比后,銀行的放貸行為不再受到存貸比的嚴密控制,可以根據經濟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實事求是地決策。
應當說,取消存貸比將對小微企業帶來利好。按照銀行以前的風險控制和信貸投放機制,銀行出于存貸比的考慮,基本上將貸款貸給一些大企業,小微企業一直被邊緣化,融資需求很難滿足。一般情況下,存貸比低的銀行還能對小微企業放貸有所考慮。存貸比高的銀行,就根本不可能考慮小微企業了。更多時候,在銀行面臨存貸比壓力時,首先想到的也是對小微企業下手。而今后小微企業貸款將更加容易。銀行可供放貸的資金增多了,小微企業貸款會更加容易,融資成本也將會有所下降,這將有利于小微企業及實體經濟的發展。由于中小銀行的存貸比距離監管紅線較近,取消存貸比將直接有助于中小銀行增強對小微企業等領域的放貸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7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同時,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不變。
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能力,額外降低縣域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額外下調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準備金率3個百分點,鼓勵其發揮好擴大消費的作用。
為貫徹落實2015年中央1號文件、《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精神,進一步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商務部等1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農村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服務內容不斷豐富,電子交易規模不斷擴大。但總體上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市場主體發育不健全、物流配送等基礎設施滯后、發展環境不完善和人才缺乏等問題。
《意見》強調,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創新商業模式、完善農村現代市場體系的必然選擇,是提高農民收入、釋放農村消費潛力的重要舉措,是統籌城鄉發展、改善民生的客觀要求,對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新“四化”同步發展的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環境,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創新農村商業模式,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主體,發展線上線下融合、覆蓋全程、綜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實惠的現代農村商品流通和服務網絡。
《意見》提出,爭取到2020年,在全國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帶動作用的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電子商務在降低農村流通成本、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率和農民收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增加農村就業、帶動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重點是加強工業品下鄉、農村產品進城、農資流通、農村綜合服務及電商扶貧開發。
《意見》針對目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培育多元化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加強農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等方面提出了10項舉措:一是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各類資本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二是積極培育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企業;三是鼓勵農民依托電子商務進行創業;四是加強農村寬帶、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是提高農村物流配送能力;六是搭建多層次發展平臺;七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八是加強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九是規范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秩序;十是開展示范宣傳和推廣。
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推動創業就業,中國財政部發布關于繼續執行小微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政策的通知,明確針對小微企業的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繼續執行至2017年12月31日。
2014年9月,財政部發文,自2014年10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2萬元人民幣(含)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月營業額2萬元至3萬元的營業稅納稅人,免征營業稅。
通知指出,為支持經濟,為企業減稅減負,近期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從今年10月1日起到2017年底,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小微企業稅收范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內(含20萬元)擴大到30萬元以內(含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