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豪杰 邵大軍
(浙江東陽農商銀行千祥支行,浙江 金華 322124)
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問題思路解析
張豪杰邵大軍
(浙江東陽農商銀行千祥支行,浙江金華322124)
摘要:農村小額信貸在我國的農村扶貧建設和促進社會公平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的小額信貸正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實現農村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發展現代農業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所在。文章通過對農村小額信貸的現狀、問題、發展模式、未來發展新策略的探究來解析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關鍵詞: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問題解析
今年來,我國對于“三農”問題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根本上保障社會公平,讓社會主義改革的紅利惠及全國人民。小額信貸的概念最早是由孟加拉鄉村銀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的,[1]作為一種扶貧建設項目在世界反貧困戰爭中發揮著重要角色,是經過廣泛實踐證明的扶貧建設方法。小額信貸從概念上講也是一種信貸金融服務,它以中低收入人群為服務對象,額度小,無擔保、無抵押,基本特征如下:一是為低收入貧困人口服務,服務目標人群明確;二是小額信貸機構本身要能夠保證可持續健康發展,這與政府或者捐助機構的補貼扶貧具有明顯差別。
我國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引入這種農村小額信貸并在國內進行推廣,隨后我國小額信貸開始逐漸走上以信用社為載體的正規金融導向的發展道路[2]。具體實施中有兩種方式: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從國內的實踐經驗來看,小額貸款在制度化、正規化的運作下,能夠實現信貸機構和農戶的共贏。農村小額信貸成功地將政府調節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社會任務與金融創新性地結合在一起,為我國農村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的現狀及問題解析
(一)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的現狀
我國的農村小額貸款在初見成效的前提下,在近年來呈現噴發式增長。概括我國現在農村小額信貸的現狀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農村的小額信貸已經成為新時期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它的出現給處于低收入階級的農民和微型企業帶來了資金,盤活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其二,小額貸款在當下需求量十分巨大。中低收入人群在金融信貸中長期處于弱勢,傳統個信貸對于他們來說遙不可及。現在這種針對他們服務的小額信貸給他們帶來了一種新的借貸途徑,他們在資金的幫助下自由地發展農村經濟。其三,從放貸方來看,小額信貸的放貸主體多元化。小額信貸的主體大體上以國際資助、國家財政(農業銀行)、地方信用社和個人或者商業化的信貸公司為主[3]。
從農村小額信貸的特點來看,小額信貸的目標服務人群明確,這是其區別于一般信貸的最大差別。另外一個就是信貸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慣用的抵押貸款外,更多地采用了銀行慎用的保證和質押等靈活方式,方便了大多的農戶和微型企業,簡單直接。這種小額信貸不論是從信貸方式還是服務內容上都十分貼近農村需求,也就更便于在國內廣泛推廣。
(二)我國農村小額信貸的問題解析
雖然農村小額信貸的福利在惠及廣大低收入人群,但這種信貸方式在我國的發展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在探索的過程中也發現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我國當下農村小額信貸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4-5]。
(1) 農戶對于小額信貸的認識不正確,小額信貸缺乏信用風險管理。我國長期以來對于農村的扶貧項目都是以捐助和直接補貼的形式來完成的,這就導致農戶們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認為小額信用貸款仍然屬于國家扶貧資金,可以不用歸還。這種錯誤的認識根植于許多農戶的內在意識。這就給小額信用貸款帶來了一種信用風險。另外,信貸機構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和人力不足。我國農村的金融市場信用環境相對于發達地區有很大差距,導致我國小額信貸的發展缺乏安全保障。在信貸業務中,信貸機構對于農戶缺乏信用方面的參考,只能通過一些村委會介紹信和實地了解的方式來給農戶的信用提供依據,這樣的偶然因素太多,增加了信貸風險。小額信貸的借貸方式的多樣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貸風險,必要的風險管理機制十分必要。此外,貸后檢查監督機制不健全,資金去向管理不明,造成一定的資金浪費。
(2) 利率設定不合理,過低的利率導致小額信貸機構發展壓力巨大。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小額信貸的利率都處于國家的嚴格控制,過低的利率直接導致借貸機構獲得的微薄利息難以補償操作費用,只能依靠國家補助。信貸機構從大體上可以以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劃分,金融機構以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為主體,非金融機構以個人或組織資助型民間借貸。前者在過低的利率條件下可以依靠國家補助,而后者在利率過低的情況下更多的成為慈善捐贈。過低的利率也大大降低了借貸門檻,也會導致不法分子通過借貸的方式竊取國家補貼的紅利,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3) 小額信貸資金有限,貸款周期較短。農村小額信貸的借貸周期一般不會超過3年,更多的情況會要求當年收回,這就要求農戶借貸后要能夠迅速資金回收。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農戶的借貸選擇,也增加了借貸機構的信用風險。資金的短缺也是一大問題,我國的農村小額借貸一般不會超過3萬元,當下物價急劇上升的環境下,任何種植業和養殖業的所需資金成本都不會太少,小額借貸的資金限制了農戶借貸的積極性。
(4) 信貸機構積極性不足,資金“農轉非”現象普遍存在。雖然我國小額信貸的種類很多,開展農村小額信貸的機構也很多,但這些機構對于微利或者負利的農村小額信貸積極性不高,往往只是迫于政策壓力象征性地開展農村小額信貸,對于農戶的借貸往往也有一些額外條件,增加了小額信貸的復雜程度。一些信貸機構或者直接將小額信貸的資金挪作他用,以獲取更高的商業利潤。
二、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相關思考
(一)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是指信貸機構能夠依靠從信貸中所獲取的收益來補償信貸的操作費用、資金成本,進一步實現盈利。當下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金融熱點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給我國農村小額信貸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可持續性發展其實是對小額信貸的新要求,要求信貸項目能夠自我彌補成本最終實現盈利。目前國際上將小額信貸分為兩種,一是以福利形式為目的,完全為低收入人群服務;另一種是以盈利為目的,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加以規范。主流的觀點傾向于后者,世界范圍內的大量實踐也證明,單純地追求低利率的小額信貸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扶貧目的。因為低利率不能保證小額信貸的還款率,并且很容易為富人所利用攫取利益。另外較低的利率加重了信貸機構的經營壓力,入不敷出,難以為繼[6]。
可持續發展的提出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當下小額信貸存在的普遍問題。它要求小額信貸作為農村金融的一種,不能忽視市場機制在小額信貸中的作用,而要把小額信貸當作一種商業性的金融服務,盈利性為基本要求。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就在于盈利性。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提出有其必然性。農村貸款難、資金不充裕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我國新農村建設,大量的農村金融需求催生了多種多樣的農村小額信貸,給農村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國內外大量的實踐項目表明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一)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模式探究
我國的農村小額信貸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探究影響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對于我國今后小額信貸的發展十分必要。現階段影響小額信貸的因素大體上有以下幾點:[7]其一,外部條件的制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現階段我國大力支持小額信貸的發展,部分地區的項目得到了地方乃至中央的高度肯定,但是完善的法律法規至今沒有出臺。小額金融作為農村金融的一部分,迫切需要國家法律的保障和行業規范來引導。許多民間的信貸機構大多處于很尷尬的地步,缺乏思想上和行為上的支持。另外,國家政策和金融監督的不到位也會導致很大的信貸風險。其二,資金來源的可持續性。資金來源有許多渠道,包括國際資助、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民間團體等等。但渠道的多樣性不能保證資金的可持續注入和資金的充裕,農村小額信貸的需求量難以得到滿足。強調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考量的就是資金持續性這一因素,它是小額信貸的根本影響因素。其三,信貸機構的操作成本。農村小額信貸的持續增多,給地方農村信用社和其他信貸機構增加了很大的操作成本。可持續發展要求機構能夠依靠信貸的利息來補償操作成本,這樣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小額信貸。其四,風險的管控能力和信用制度的完善。信貸存在風險,小額信貸的信貸多樣性加大了這種風險的發生,如何管控好小額信貸的風險是影響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現階段逐步完善的信用制度是管控小額信貸風險的有利手段。根據信貸農戶的信用等級考量其信用度加以區分地去放貸可以大大降低小額信貸的信用風險,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三)未來我國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新思路
充分參考國際經驗,我國的小額信貸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也要逐步向商業化的方向發展。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三點新的思路[8]。
(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放寬政策約束。在現階段,雖然政府的扶持力度正在不斷加大,但合理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還不完善。政策的約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額信貸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進一步放寬國家政策,讓更多的金融機構看到小額信貸的紅利而不斷推出更多小額信貸服務,使更多的低收入農戶從中獲益。
(2) 實行彈性化、市場化的利率機制。國際經驗表明,小額信貸的利率只有高于一般的商業利率才能實現其持續發展。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政府放開利率控制,通過彈性化、市場化的機制來調節小額信貸的利率。初期小額信貸的低利率使得信貸機構的成本過高,難以為繼,需要大量的外部支持,更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市場調節機制很好地彌補了這種不足,以市場化為導向必然導致高利率,但這種高利率對于小額信貸十分有利。
(3) 優化外部環境,降低小額信貸的成本和風險。外部環境主要是指一些政府建設的公共設施、項目培訓和政策信息的宣傳。這些都能夠很好地發揮和傳播小額信貸的有利優勢,促進小額信貸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束語
農村小額信貸給我國的農村經濟帶來了新的活力,給農村金融以資金支持,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持續發展模式作為未來農村小額信貸的發展方向,高利率、寬政策等有利環境都會使我國的小額信貸不斷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河北省農村小額信用貸款課題組.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經濟與管理,2004(10).
[2] 潘虹竹.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研究[D].湖南大學金融學院,2008.
[3] 余妙志.推進浙江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財經論壇,2010(03).
[4] 張璐.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本源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5][8]康健.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11).
[6] 徐志勇.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探討[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8(06).
[7] 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研究課題組.農村小額信貸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四川省儀隴縣鄉村發展協會為例[J].西南金融,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