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晶
據調查,財務管理部門在企業中所占分量越來越大,它的存在為企業提前畫好了“藍圖”,企業據此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踏踏實實的做好財務管理的工作,全面整合企業發展信息,保障集團公司的順利轉型。在此階段,企業是否能夠順利轉型升級、長期發展的關鍵在于財務管理工作完成的好壞以及能否取得財務管理效益。筆者認為,集團企業欲想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需要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包括相關制度的制定、監督機制的建立、資金的合理管理等,具體來說有以下九個方面。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遭遇財務風險,這些對于企業來說可能是毀滅性的,因此也引起不少學者對如何降低財務風險進行研究。2006年我國也頒布了相關政策,企業對財務管理逐步重視起來。在這種大的背景下集團公司應該構建風險體系,包括:風險警報系統、風險評估系統、風險控制系統等。加強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構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是企業進行風險規避的有效手段,企業需從風險警報系統開始,在每一個環節處都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加大監督力度,制定合理有效的評估方式,從而確保風險管理手段的效果。此外,企業需要不斷的完善風險管理的相關制度,培養員工的風險意識,訓練員工在面對風險時的應對能力,防止手足無措,降低財務管理風險帶來的損失,保障企業順利轉型升級,更好的發展。
一個企業除了董事會這一最高管理層,關于財務管理這一方面需要設立財務總監、財務部部長等職位,再往下細分,企業需要增加一些其他部門,確保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筆者認為,企業需要成本預算部門,負責企業項目的成本管理,為企業提供相應的信息,控制成本,增加企業的利潤;企業還需要成立專門管理資金的部門,嚴格把控資金的流向,避免企業內部腐敗,并且該部門需要及時的將資金的動態變化反饋給高層管理者,便于管理者更好的做出決策,防范財務風險;另外企業更需要設立投資管理中心,投資存在巨大風險,企業在做決策的時候必須要全面考慮,綜合市場行情,做出正確投資,從根本上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除此之外的其他部門如核算成本的部門、管理資產的部門、籌資中心等同樣需要企業的重視。
集團公司為例更好的實現企業轉型升級,需要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包括如何管理資金。我國相關法規中規定對于大型的集團公司體制的企業需要以法律為手段監督控制企業的資金鏈,建立相應的管理資金的模式,集中管理企業資金,建立相應的資金管理部門。主要表現為企業的資金需要統一的管理。這一措施增加了資金流向的透明度,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虛擬現金池的說法,它改變了企業的融資方式,降低了企業在籌資時支出的利息,并且降低了現實資金的流轉風險,對資金的控制力度也有所加強。
財務管理的審計部門是對整個企業財務進行核查的單位,行使著監督權。為了促進集團公司的順利轉型升級,集團企業需要將相關權利下放給審計部門,增強審計部門的財務監督權力。權力總是與責任成正比,隨著審計部門權利的增加,其需要加強對企業各方面財務的審查。從投資到最后的成本結算,審計部門都需要嚴格把關,加大審計力度和監督力度,防止錯賬假賬的出現,避免企業內部的貪污,防范企業財務風險的出現。此外,審計工作人員的職責還有嚴格盤查企業員工的工作情況,以監督其是否遵守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否按時完成各項指標,及時將監督結果反饋給上級,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總之,審計工作人員要充分利用財務監督權,恪盡職守,為集團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計算機技術了快速發展,為財務信息共享提供了物質基礎,加強財務信息共享有著兩方面的好處。第一,對于連鎖公司來說,總公司會很快的掌握其他連鎖公司的經營狀況,獲得詳細的資料,結合總部的發展目標和自身資金狀況對連鎖公司的經營策略進行調整,促進連鎖公司的發展。這種方式節省了相應的人力物力,而且高效迅速,此外有利于總部實現集權制財務權利配置模式的管理。第二,不管該企業是否是連鎖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建立財務信息共享,都能實現財務信息透明化,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至少在企業內部將會降低挪用、貪污等現象的發生,另一方面,通過多條渠道收集到的財務信息,將其透明化可以使得高層管理者能夠及時發現企業財務方面所遭遇的風險,及時的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防范企業風險。
財務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離不開會計人員的參與,為了使得集團企業能夠更好的生存和發展,轉型升級,集團公司需要培育一批高精端的會計人才。首先專業知識是做好財務管理的基礎,在招聘的時候,集團應該嚴格考察應聘者是否有著過硬的專業知識。其次,綜合考量員工的思想道德境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否符合道德要求,這是員工在工作中等否保持本心,恪盡職守的前提。然后,企業在后期需要定期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結合企業的發展理念、現階段面臨的各項問題、市場行情的需要等向員工灌輸一些新的理念,培養員工應對當下問題的能力。最后,集團企業需要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反對一言堂的會議模式,鼓勵員工發表自己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此外,還要培養員工的團結合作精神,預防企業內部的黨派之爭。
審計隊伍是財務管理的正常進行的保障,為更好的管理好企業的財務管理隊伍,集團企業要設置審計小組,實施總審計師的制度即企業內部各種監督相互整合,相互連接,形成一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監督機制。集團企業的總審計師制度是一種強有力的監督機制,有助于企業有效評估內部控制的效果及弊端,合理修訂相應的內控制度,并且從這里還可以折射出企業的總審計制度有哪些不完備的方面,及時的修正和實施,保障集團企業內部的安全,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必要的時候集團企業需要開啟外控制度,內外結合,共同監督,防止出現資金缺口不明。
財務公司管理模式目前還處于實驗階段,不是很成熟,但是總體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很多集團企業陸續選擇這種管理模式。在集團企業中,財務公司管理模式作為一種彰顯企業生命力、融合不同資本、盤活國家資金的機構存在,企業構建這一管理模式是為了使企業在籌資和資金的使用上都有著較高的效率,充分發揮集團的集中管理職能。財務公司管理模式的建立為企業提供了相對安全的資金流轉空間,方便企業籌資。
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獲得相應的報酬,這時候就需要企業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績效考核需要企業管理者認真分析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效益結果之后,結合員工實際的工作狀況所制定出來的,必須在員工的可接受范圍內。科學合理的績效制度可以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可以為企業創造出更高的效益,與之相對立的,不合理的績效制度會嚴重制約員工的工作效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員工只會隱藏自身真實的實力,維持在一般水平處,不利于企業的發展。在績效管理的基礎上企業要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對于那些超額完成任務的員工給予獎勵,保持員工的積極性。
文章詳細說明了如何做好財務管理以實現集團公司的轉型升級。上述的九個方面涵蓋集團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集團企業需要做的即是綜合考量自身的發展狀況、經營理念和模式、市場需求等,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效益,規避企業風險,充分利用各方資源,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1]劉光吉.財務管理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研究[J].中國外資,2012,05:50-51.
[2]周利.新經濟時代財務管理轉型升級的探討[J].現代商業,2012,18:215-216.
[3]高曉兵,劉東溟,唐禮萍.財務管理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探討[J].財務與會計(理財版),2011,0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