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碧山
新時期醫藥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文/鄭碧山
當前,國內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著一些問題,嚴重制約了醫藥企業的持續發展。本文簡要闡述了醫藥企業財務管理中常見的幾個主要問題,探討性地提出解決對策供參考,以期進一步提高醫藥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人們健康意識增強,社區醫療服務設施的逐步完善,新農合政策下農村醫療市場的迅速發展,可以預計未來五到十年是我們醫藥行業持續發展的最佳時期。財務管理屬于醫藥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財務管理水平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藥企業的經營利潤、利潤利用效率、發展前景等。
(一)財務管理觀念滯后,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
我國大部分醫藥企業均是國有企業改制而成的,財務管理理念深受計劃經濟的影響,財務管理理念和模式都比較滯后;不少醫藥企業對財務管理不夠重視,未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甚至將財務管理直接等同于會計工作,只重視企業內部會計核算,而極少涉及到融資管理、投資管理等,對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效率低下[1],缺乏風險預警機制。
(二)市場營銷費用過多,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
隨著我國醫藥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藥品價格受到國家調控逐步下降,藥企市場營銷費用居高不下,科研經費投入大幅度增加,這些都極大地侵蝕了醫藥企業利潤空間,醫藥企業并未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成本控制機制。
(三)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應收賬款占用資金過多
醫藥企業在研發新藥、更新設備、開拓新市場等環節均需耗費大量資金。而國內醫藥企業的資金來源比較單一,通常只有股本金、銀行貸款兩種[2]。這說明了融資渠道過于狹窄,極大制約了醫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另一方面,醫院是醫藥企業的主要客戶,而醫院資金流動周期一般為一年,因此,醫院最快也只能在一年后付款,這讓藥企積壓了很多應收賬款,并經常因為拖欠貨款問題影響到藥企資金的正常流轉。
(四)財務隊伍素質較低,財務信息化建設有待提高
現階段大部分醫藥企業財務人員基本上只懂得會計核算,而很少懂得企業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稅收籌劃等方面內容,財務隊伍整體素質偏低;由于缺少綜合性財務人才,很多醫藥企業對財務信息化建設不夠重視,ERP財務管理系統未得到充分利用,僅使用幾個財務模塊,未能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財務管理數據提取使用頗受影響。
新醫改政策的出臺,促使醫藥流通渠道扁平化,銷售費用預計將進一步降低,而第三方終端市場會高速增長,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增長點,給醫藥企業帶來了不少新挑戰,比如:藥品生產流通環節競爭加劇;對部分藥品價格失去決定權,只有通過大規模生產與降低成本來應對。因此,如何迎接這些機遇與挑戰是醫藥企業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醫藥企業領導層與財務人員必須轉變財務管理理念,秉持“管家婆”與“參謀長”觀念,實時掌握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要結合企業實際,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優化財務管理流程,將財務管理和績效考核掛鉤,細化考核指標,建立考核通報機制,提高財務管理制度的執行力。
(二)樹立戰略成本意識,加強日常成本控制
傳統成本思想過于重視生產經營中的價值耗費管理,早已無法適應醫藥企業戰略管理的需要。因此,財務人員必須樹立戰略成本意識,將成本管理提升至戰略高度。從企業發展戰略角度對成本信息進行分析與利用,對藥企未來的經營狀況作科學的預測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醫藥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構成均很復雜,因此,日常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加強成本控制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加強對采購環節的成本管控。完善價格信息體系,藥材采購采用公開招投標,挑選有資質、價格實惠的供應商;二是加強對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嚴格執行限額發料制、計件責任制,合理控制生產成本支出;三是加強對營銷費用的管控。伴隨著國家對醫藥流通領域治理力度的加強,以藥養醫現象將逐漸消失,醫藥企業必須加強對銷售費用的管控與規范。同時,實施費用預算管控,費用預算必須面向市場,與開拓市場、提高銷售量等因素相結合,科學評估其可行性,確定費用預算額度,實施動態控制。
(三)拓寬融資渠道,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醫藥企業可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等途徑獲取更多資金。另外,醫藥企業還要努力申請國家課題,利用國家課題資金加大對新藥的研發力度;有條件的藥企還應設立藥品研究專項基金,并逐步加大對藥品研發的經費支持力度,提高其藥品研發能力[3]。在生產設備采購時,醫藥企業也可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另外,還應健全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制定客戶信用管理制度,規定信用期限,對客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制定切實有效的應收賬款回籠措施,提升應收賬款周轉率。
(四)深化財務隊伍建設,提高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
醫藥企業要重視對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教育培訓活動來提高財務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增強其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首先,要大力倡導他們重視對財務及相關方面理論知識學習,除學習好財會、經濟方面最新理論知識外,還應涉獵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相關法律法規等;其次,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創新性思維,拓寬其視野,使其能從社會、經濟、法律、技術等不同層面來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并制定出最佳財務管理方案;最后,要加強對他們的風險評估訓練,增強他們的風險感知能力與應對能力。在新醫改背景下,醫藥企業更要重視財務信息化建設,加大財務信息化建設投入,采用統一的軟件系統,制定健全的軟件操作標準,優化系統接口,使其能與管理、業務系統有機融合,實現信息共享,向智能化藥企邁進。
[1]楊琦.醫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思考[J].國際商務財會,2010,13(2):88-89.
[2]黃則勝.關于我國醫藥企業的財務管理有關問題的探討[J].商業經濟,2009,7(11):50-52.
[3]陳麗麗.我國醫藥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0,26(3):152-153.
(作者單位: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