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紅俠
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問題的幾點思考
文/張紅俠
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重視以及農業基礎地位的鞏固,不斷推出了各種強農惠農政策,劃撥大量涉農專項資金,用以發展農村生產力,解決了現今農民生產生活中較迫切的問題。地方農業主管部門還應始終根據農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相關要求,通過可行措施,強化農業專項資金管理,推動農村、農業、農民事業的全面發展,那么對于涉農專項資金,怎樣才能提升其使用效益呢?這是本文重點探究內容。
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思考
農業專項資金為國家與地方財政投入的專門用來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增強農民收入,提升農業發展后勁,用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主要資金。若要進一步提升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還應不斷完善涉農專項資金使用長效機制,增強強農惠農專項清理與檢查工作,強化涉農專項資金的使用監督,增強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涉農專項資金發揮了自己的功能與作用,在刺激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方面仍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為:(1)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方面的相關制度不完善;(2)涉農專項資金使用中的監督工作落實不到位;(3)資金使用相關部門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4)部門間溝通、協作、配合不到位等,種種問題均應引起我們深思,并找出可提升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的可行措施[1]。
(一)完善專項資金使用制度
規范的制度是保證專項資金得到有效使用的關鍵。首先應完善審核支付制度。各個農業項目實施單位需專門針對涉農專項資金支付建構一整套較完善的審批手續,保證預算安排針對性支出,各個主管領導應各司其職,認真負責,嚴把資金支出關卡,增強專項資金使用透明性,確保資金得到合理使用。同時,應完善支農專項資金報賬制度、工程監理制、招投標制、法人負責制、工程監理制等一系列制度,保證涉及專項資金使用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完善的制度保駕護航,用制度來約束相關人員行為,相關人員也應嚴格按照制度內容依法辦事,依法使用、支配專項資金,盡可能保證專項資金??顚S?。
(二)強化監督、增強監督效果
我國各項職能部門需對涉農資金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實施全面監督,每一筆財政支出均應心中有數,維護人民群眾最根本利益,關心涉農專項資金去向、流量與流速,進一步檢查涉農項目計劃,重點監督涉農專項資金的使用全過程,以讓項目資金在任何環節均能穩定、合法、高效運行。同時,建構計算機網絡監督系統,將整個監督工作落實到資金使用整個過程,認真查處正支出資金的使用、撥付、管理,相關單位應自覺接受監督,讓涉農專項資金在陽光下使用,盡可能的發揮涉農專項資金功效與用途[2]。
(三)強化涉農專項資金整合力度、增強資金使用效益
各個涉農資金使用部門、企業在盡可能的獲取上級部門增大三農資金供應的基礎上,科學利用現有資金源,科學整合財政資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與理念,認真規劃、設計涉農資金使用方向,真正將資金使用到民眾收益的項目建設中,強化農村地區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理清財政主管部門與投資主管部門二者在資金分配管理中的職能定位,科學分工,尤其是在項目建設前,涉及項目建設的部門與部門之間應加大協調、溝通力度,保證項目建設的順利完成,事先加強監督、審核工作,整個項目建設中應科學申報,細化資金使用每一個環節的項目預算,保證涉農專項資金都用到可用之處,不斷強化支農資金管理,進而增強涉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強化動態管理、確保專項資金正常運行
我國各級專項資金管理部門需建構起資金與項目監測網絡系統,進一步做好資金動態監測工作,綜合了解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從機制方面、體制方面、制度方面出發,嚴把涉農專項資金的審批、立項、撥款、使用、驗收、結算等所有運行環節,進而建構系統的、規范的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操作流程,保證每一分錢都真正為民所用,用在刀口上,想方設法讓專項資金發揮自身效益。
(五)強化涉農資金管理業務培訓,增強人員業務素質
涉農專項資金要發揮自身最大效益就對資金使用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相關財務人員需懂得資金管理法律法規知識,懂得依法理財。部分企業應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時,明確人員各自職責,從嚴管理,提升財務人員整體素質與綜合業務能力,定期組織人員培訓、學習,增強他們的道德、責任、法律、風險意識,盡可能的提升相關人員涉農專項資金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確保資金安全。
總之,涉農專項資金的科學管理,讓其發揮最大效益非常重要。參與到涉農專項資金管理與安排的人員一定要在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制度下,真抓實干,清廉務實,以查促管,方可提高涉農專項資金使用效益,讓其更好的為民服務。
[1]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涉農專項資金監督管理的意見[J].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報,2014(23):12-14.
[2]張玉霞.淺議鄉鎮財政部門如何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J].天津經濟,2015(06):68-69.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