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俞天榮
營改增后,企業進行銷售收入確認的過程會發生變化。需要先把不包含增值稅的情況確認后再進行核算,相比于之前的把營業稅納入進去核算利潤的方式,這樣核算出的利潤會有數額上的差別。對于企業的經營來說,利潤來自于收入減去成本。營業稅作為一種價內稅,增值稅則是一種價外稅,當企業在增值稅前提下確定收入時,原來需要繳納的營業稅是以含稅價確認的,但營改增后,銷售收入則是以不含有增值稅價格確認的。過去的企業營業稅的算法是用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方法得出會計核算量,這樣的算法下,企業的營業利潤及利潤總額下降。但在增值稅的環境下,這樣的會計核算不能作為成本計算,所以不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總量,可以說,營改增后企業的會計利潤會有所虛增。因此,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稅收金額,納稅業務的核算過程都會產生變化,因此企業的利潤額也會產生變化。
在營業稅前提下,它是根據企業得到的收入進行計提,在這個計提過程中,沒有抵扣項目,所以就會產生重復納稅的情況。營改增后,增值稅的前提下,納稅人的抵扣進項稅額有效減少了稅收負擔。在稅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企業所承擔的流轉稅負與其它各項附加都會相應下降。
在行業差別上,營改增后企業所處的不同行業會產生不同的納稅情況。因為營改增后,取得的增值稅發票是可以抵扣應納稅款的,所以企業必然會選擇在外購過程中盡量取得增值稅發票。但對建筑業企業來說,由于其管理過程中項目地點多,施工地點不定,施工過程中需要采購的建筑原材料各類多,采購的途徑多,但在采購的過程中,按規定取得增值稅發票的難度大。這樣一來,建筑企業就無法用增值稅進項發票抵扣其進項稅,企業就需要繳納更多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那么建筑企業的利潤總額也就會受到影響。
在營改增之后,應根據政策變動的要求進行針對性培訓??紤]到營改增的過程中,營業稅與增值稅在實際的會計核算中差異很大,所以企業應對所有涉及到納稅財務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特別是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應對企業的供應商,如企業的外包物業服務,合作的快遞公司,企業的廣告設計與中介審計單位,企業的施工項目外包商,固定資產與軟件采購商等提供的服務全部都要索取增值稅發票?;诖?,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傾向于選擇具有正規財務核算體系,可以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與服務商進行合作,進而有效降低企業的稅費負擔,通過各項增值稅專用發票來抵扣增值稅負金額。
企業應按照《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規范發票管理,從發票的取得到作廢都要有嚴格的管理流程,避免出現偽造和虛開發票的情況帶來的不必要損失。在會計核算體制下要考慮到營改增后融會會計核算都發生了改變,企業的納稅管理中科目增多,核算要求難度增加。如果此時的企業還未對自身的整體經營情況進行全面的梳理,在適應稅改新政的過程里就會造成核算不實,偷稅漏稅的情況。一方面要對企業的應納稅種與稅率進行不同的設定,在此前提下再對會計科目進行核算。另一方面要根據稅改新政要求構建出新的稅務工作流程,滿足營改增的業務要求,進而有效降低涉稅風險,合理減少企業的稅負。
在營改增的作繭自縛下,企業的產品定價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實際核算利潤。在營改增之后,企業應馬上著手進行產品的合理定價,對收入的預算工作進行管理。特別是在本行業營改增之后的服務變動與價格變化應保持重點關注,對自身企業的生產成本與實際利潤進行重新核算,并根據市場的變動情況著手進行預測。
在企業的運行成本方面,企業的利潤在營改增的大背景下,既是面臨著一次考驗又是迎來了一次機遇。一方面營改增必然減輕企業的稅費負擔,降低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經營效益。另一方面,企業在收益增加的情況下必然要借機改變企業的管理方式,對企業的成本進行調控,有效開展企業的產業轉型工作。所以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稅費負擔構成與流程來分析自身的經營情況,通過合理避稅來提高企業的效率。如營改增后,中小企業的外購服務可以得到更多的稅務抵扣,那么企業就應利用這項變化盡量把涉及到自己生產方面的服務進行外包。這樣的主輔分離操作有利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可以集中自己的優勢資源與生產條件進行自己的業務專業化發展。
綜上所述,企業在面臨我國營改增的稅改政策時,應根據自身所處的行業進行調整。一方面應密切關注本地區本行業的營改增工作開展的情況,把稅收內控管理的核心調整為增加進項稅額抵扣,通過預估性的稅務籌劃來贏得更多的改革紅利。不斷尋找與擴大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取得渠道,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效率,主動適應環境,提高核心競爭力。
[1]樊月琴.淺談“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0).
[2]黃進敏.淺談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及企業的對策[J].價值工程,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