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云云
根據《中國中小企業景氣指數研究報告2014》提供的數據,截至2013年末,我國中小企業注冊數量超過42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九成以上,它們創造中國近60%的經濟總量,占據中國經濟的半壁江山。至2014年底,江蘇省共有中小企業約164萬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9.6%,創造了全省60%以上的經濟總量,吸納了80%的從業人員,提供了50%以上的稅收??梢?,中小企業已經在現代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972 年,美國準則委員會(ASB)所做的《審計準則公告》定義內部控制:“內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環境下,單位為了提高經營效率、充分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各種資源,達到既定管理目標,而在單位內部實施的各種制約和調節的組織、計劃、程序和方法?!眹鴥绕毡檎J為: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
雖然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關于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但中小企業由于企業組織架構較為簡單,企業管理層也沒有真正領會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內部控制的制度不健全、不落實,使得內部控制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其作用。
中小企業的成立和發展主要依托企業創立人的個人努力,企業創立人會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開拓市場、拓展原材料供應渠道等工作層面,很難顧及到企業內部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另外,由于部分中小企業創立人秉承家族式企業管理理念,不愿引入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更不愿意設立內部控制機構監督自己、削弱自己的權力,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發展風險加大,后繼乏力,很難做大做強。
內部控制的五個要素第一位就是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一般包括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等。中小企業管理層由于理念落后,人手較少,不愿讓有限的人力資源投入到內審機構,一人兼任數個職位,監督職能無從發揮。
內部控制包含了企業經營的日常管理、會計活動、審批監督等各個環節,換言之,內部控制的許多細節散落在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由于中小企業制度不健全,企業人員理念落后、水平有限,使得企業經營的許多方面不盡規范。如部門有限,難以建立財務控制和職能分離體系,部門之間難以形成互相監督、互相制約的局面。另外,中小企業在財務審批上往往不能嚴格執行審批制度,財務管理混亂。
理念是行動的基礎和方向,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癥結根本在于企業經營者缺乏風險意識和內部控制理念。中小企業產品較為單一,自主研發能力較弱,資金規模較小,抵御風險的能力不足,因此,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將風險意識和內部控制理念傳導到每一位員工,通過對風險的預判、評估,加強內部控制,最終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中小企業由于資金體量小,抵御企業經營風險的能力較弱。因此,在中小企業內部建立起一套較為完備的會計制度,加強企業資金的管理和運用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企業經營出現困難,保證企業必須的流動資金,以維系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科學完善的財務控制制度的優勢就可以充分體現。此外,為了維持企業的資金安全,還應該建立配套的會計結算制度,控制資金的流動規模,加強對應收賬款的催收,保證企業始終處于財務狀況良好的局面。
中小企業由于人手較少,一人往往身兼數職,雖然可以節約人力資源,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但是亦會造成經營混亂,崗位之間缺少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甚至會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因此,必須在企業內部設立責權明確、崗位明晰的管理制度,嚴格規定不同崗位相對應的職責權力,禁止一人同時兼任多個崗位的情況出現。同時,建立企業內部正常上升通道,激勵員工通過努力工作進入企業管理層,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良積極向上的競爭氛圍。
內部稽核制度是會計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健全內部稽核監督制度,可以有效對企業經營活動、會計工作起到監督作用,防止內部人員營私舞弊。在具體執行層面,考慮到中小企業實際情況,可以不設置內部稽核監督部門,但必須設置專職人員,并且將執行稽核監督的人員獨立于企業財務部門,確保其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
[1]陳漢文.腐敗與內部控制[J].財會月刊,2006(2).
[2]陳秀蘭.芻議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J].現代商業, 2009(9).
[3]蘭天.經營者的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7.
[4]毛金妹,黃旭.風險管理視角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J].商業會計,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