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貞
讓語法課堂充滿生氣
梁淑貞
語法是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學生掌握了足夠的語法知識,才能提高語言輸出的質量和正確運用語言的能力。語法知識盡管枯燥,如果教師能夠多花心思并掌握一定的教授方法,學生定會享受學習語法的過程,語法課堂也會充滿生氣。
語法;歸納法;活動設計
新課標實施以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從以往的以教師為主導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從注重學科知識的教授轉變為學習策略與語言技能并重,學生情感態度及文化意識的培養也得到了重視。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高中英語語法課型也改變了過去沉悶枯燥的講授、操練的機械模式。語法課堂也可以充滿生氣與活力,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地學習語法。
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主要有兩種:演繹法和歸納法。演繹法的優點是條理清楚、系統性強;教師易教,課堂教學活動容易控制。但是,過多注重語言的形式而不是語言的運用,教師講解過多,而學生積極參與較少,常常處于被動狀態。歸納法的優點是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能力,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舊到新,學生容易接受和鞏固,而且能保證英語教學的實踐性,便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然而,對于認知方面未成熟的學生而言,當面臨較復雜的語法知識時,歸納法則顯得力不從心。
在實際教學中,歸納法應當占主導地位,但是,面對較復雜難學的項目時,可將兩者結合起來,交替使用、互相補充,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例子的選擇是否得當,決定了學生歸納語法規則的準確與否。教師在選擇例子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選取語法特點鮮明的語料
如,在學習動詞不定式作狀語時:
1.Themachinewasmadeto helphuman beings.
2.Themachinewas inventedto helphuman beings.
這兩個句子都包含了不定式作狀語to help,但是第二個例子中的不定式作狀語比第一個例子更容易被學生發現。因為第一句中出現了bemade to do,學生容易想當然地跟以前學過的短語“被迫做某事”聯系在一起,而沒有意識到這里的make是“制造”的意思。
(二)選取典型而非特例
如,在學習被動語態時:
1.A lotofpeoplewere killedin theearthquake.
2.Thisbooksellswell.
英語被動語態的基本結構是be+done,如例子1和2,學生首先要掌握這一基本規律。而一些特殊情況,如不用被動語態卻能表示被動含義的用法,則不應該出現在學生歸納語法規則的例子里。
(三)選取的例子需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
我們選取例子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總結歸納出語法規則。如果材料中包含過多超出學生認知范圍的單詞或短語,甚至影響到學生對句子的理解,這樣的例子顯然是不合適的。
如,在學習定語從句時:
Every classroom is equipped w ith a projector,which plays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是學習定語從句關系代詞w hich,who和that的用法。projector這個單詞超出了考綱,學生并不認識;且從構詞法來判斷,很容易誤導學生以為是一個指人的詞,而后文卻出現了指物的關系代詞which,讓學生無所適從。
(四)選取貼近生活的例子
毫無疑問,選擇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除了普通的句子、篇章,我們還可以選擇詩歌、歌詞、故事、笑話、名人演講、名作等素材。
如,在學習虛擬語氣的一堂課中,我在lead in部分,讓學生聽了一首歌Tears in Heaven,并讓學生填上所缺失的歌詞,從而觀察虛擬語氣中包含if條件句的規則。
Tears in Heaven —By Eric Clapton
___________you know my name
If I___________you in heaven?
___________you be the same
If I___________you in heaven?
Imustbe strong and carry on,
Because Iknow Idon’tbelong here in heaven.
另外,在學習將來時被動語態的時候,我引用了兩個例子:
X-men willbe shown nextweek.
IPhone6 w illbe launched soon.
因為當時正好是電影 X-men要上映和iPhone6即將推出的時間,引用這樣的例子,學生感興趣,也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應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結合本人教學實踐,在語法課堂活動設計中,主要可用到下列方法:
(一)善于利用多媒體素材,如圖片、視頻等,提高課堂效率
新課標中提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聽覺和視覺手段,例如:掛圖、音像等,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要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示例:外研版教材必修3Module6中,該單元要掌握的是定語從句的用法,在課堂最后的活動中,向學生展示圖片(圖1、圖2)和關鍵詞,要求學生用定語從句和關鍵詞造句。一方面,圖片都是輕松幽默的,學生很感興趣;另一方面,圖片與關鍵詞的聯系也刺激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圖1

圖2
(二)利用小組競賽,刺激學生學習動力
相信大部分教師都有利用小組競賽活躍課堂氣氛的經驗,但是往往千篇一律的競賽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了。我們應該開拓出更有創新性和趣味性的競賽活動,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