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勤
摘 要 隨著國家對于國防教育重視程度的增加,大學生軍訓工作成為培養大學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通過軍訓工作可以有效地增強大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全民國防觀念的提高,為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 大學生軍訓工作 素質教育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高校大學生軍訓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進行,它既是我國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化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壯大國防力量的有效手段。因此,軍訓作為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社會實踐課,它所特有的教學環境和教學內容所蘊含的價值取向、管理方法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大學生軍訓有著其獨特的育人功能。
1 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是培養高素質國際化人才的戰略舉措
大學生軍訓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目的與大學里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度一致的。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造才能,培養現代化人才,促進大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鍛煉意志品德,促進先進文化的發展;可以培養儲備數量充足、素質較高、掌握高科技知識的后備兵員,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衛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做準備。
2 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是加強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
軍訓生活是嚴格按照“三大條令條列”來貫徹執行的,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的法制觀念,養成嚴謹、細致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作風。軍訓中,在官兵身上展現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以及軍人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的犧牲精神,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勇于奮斗,樂于吃苦、善于競爭、甘于奉獻、敢于迎接挑戰的優良作風。
軍訓是在集體中生活,能使大學生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巨大和集體的溫暖,增強了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集體榮譽感。為了集體的榮譽,同學們互相團結,互相幫助,形成了一個個團結戰斗的整體,增進了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有利于學生盡快適應大學里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人際關系環境,順利實現從高中生到大學生角色的轉變。軍訓中有嚴格訓練內容,也有各項文化、娛樂競賽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使部分思想活躍、積極肯干、勇于負責的大學生骨干脫穎而出,參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并在實踐中增長了能力,為在新生中開展各項管理和教育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3 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在整個的訓練過程中,部隊的教官和同學們生活在一起,能及時發現大學生在訓練中出現的思想問題,并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軍訓中開展國防知識講座、提高國防理論水平、加強對國防建設的認識,并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活動等,對堅定大學生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有積極的影響,有利于激發大學生愛國、愛黨、愛軍的政治熱情,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軍事技能訓練有利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加強隊列訓練培養了大學生良好的軍姿,嚴整的軍容、過硬的作風、嚴格的紀律性和協調一致的動作,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4 開展大學生軍訓工作是加強國防教育培養強大國防力量的重要措施
國防教育是大學生在校學習中必須進行的教育內容一部分,通過軍訓和國防理論知識的學習了解我國防建設的基本情況,充分認識到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以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加強國防建設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到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建設祖國與保衛祖國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個人發展與國家的命運、個人理想實現與民族前途之間的關系,增強國防意識,樹立居安思危、常備不懈的國防觀念。從長遠來看,當他們畢業走向社會后,將在各種行業工作,擔任不同領導位置,他們的言行舉止將影響著周圍的人。因此,大學生國防觀念的增強,也必將有效地帶動全民國防教育的開展,促進全民國防觀念的提高。
5 與時俱進做好大學生軍訓工作,促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
學校領導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軍訓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籌安排,提高對軍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擺正軍訓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把軍訓工作作為加強國防建設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抓緊抓好。
學校里的領導、老師、輔導員要不斷學習有關軍訓的業務知識,掌握軍訓工作的規律,及時研究解決軍訓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建立以大學生軍訓為主要內容的學校國防教育法規體系和組織領導體系,形成符合學校實際情況的訓練模式,構建科學規范的軍事課程體系,真正實現大學生軍訓工作“技能訓練規范化、理論教學系統化、教學手段現代化、軍訓保障制度化、質量監控網絡化”的發展目標,通過軍訓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促進學校各項工作全面的發展。
同樣,近年來社會發展快速,但我國高校大學生軍訓依然延續站軍姿、踢正步、軍體拳等軍訓老三樣,這與社會的發展不相適應,讓不少學生感覺枯燥乏味。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軍訓的負面現象,引發了社會各界關于大學生軍訓必要性的討論。如何改變大學生軍訓這種“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尷尬地位,使其發揮好獨特的育人功能,需要我們創新模式,拓展思路。
一是要創新軍訓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大學生素質。近年來,大部分學校大學生的軍訓一直延續老三樣的內容,和高中軍訓內容相似度高,易讓人感到相對枯燥乏味。而現在的大學生已是充滿個性的90后,對枯燥的老三樣多會持有抗拒、逃避的態度,弱化軍訓育人的實際效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創新軍訓管理模式,變被訓練為訓練,全面提升大學生素質。學??梢岳?天左右時間,通過教官對每個大學生進行基本內容的軍訓并進行考核,然后選出較為優秀的學員,協助軍訓教官和班主任做好軍訓工作,變被訓練為訓練,讓其親自上陣,體驗學習帶軍訓的方式方法。
二是要提升軍訓教官素質,豐富訓練方式方法。大學生軍訓的教官,都是經過軍隊精挑細選,在軍營中能力素質過硬的官兵,訓練基礎和水平較高。但由于他們年紀與大學生相仿,遇事易沖動,在軍訓中大多延續士兵無條件服從訓練的風格,可能會引起大學生的反感。因此作為軍訓要在提升教官的綜合素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要不斷改進訓練方法,引入一些像軍事理論的新科目,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做到訓練中嚴格和愛護并行,教官能力和素質并重。
三是要與素質教育相融合,拓展軍訓方式,鞏固軍訓成果?,F在的軍訓多采用集訓的方式,注重短期效果,忽視長期養成,軍訓的育人功能難以持續發揮作用。為了克服這種現象,學校應當開展一系列拓展的后續活動,把軍訓成果滲透到大學生教育中。如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作為集中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學習的補充;在軍訓期間,學校組織開展應急突發演練,提高學生避險自救的意識與能力;搭建對口專業戰術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定向越野賽、真人CS等競賽,從而激發了學生對國防的熱情。這樣使有限的軍訓得以拓展,也使軍訓育人功能更加完整。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人民日報,1999-06-13.
[2] 馮虹,汪強.現代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國防教育.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8.
[3] 王祖榮,萬金城,楊自保.國防教育在高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功能及其實施途徑研究.上海市學生軍訓探索與思考,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