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方良
【摘要】農村信用社作為金融工具的紐帶聯系著農民與農村金融服務機構。是農民融資的重要渠道,也是面向廣大農村提供著資金和金融服務的平臺。在其經營的主要業務中,信用貸款業務是其中之一,因信貸業務往往以信用為保證,因此,存在各種類型的風險,風險程度的變化考驗著農村信用社的自身生存與發展,同時也是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結構調整方面上的考量。近年來,隨著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也增加了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信貸投放量。如何保證信貸的安全,控制信貸風險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防控措施對當前的農業發展及新農村的建設都會產生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 信貸 風險 防控措施
一、農村信用社
農村信用社是指經央行批準設立的、通過民主管理方式吸收社員入股經營,其宗旨為廣大社員直接提供金融服務的一種金融合作性質的金融機構。作為一個獨立法人性質的企業,能夠享有民事權利,獨立承擔債務責任,其財產與合法的經營活動依據法律規定受到保護的。農村信用社的任務之一是將農村閑置的資金籌集起來,促進農業的發展、解決農民融資問題;二是根據法律政策的規定,做好農村基金的組織與協調工作,促進農業的生產與發展,對農村不同類型的合作及家庭經濟予以扶持,限制和打擊高利貸等工作內容。
二、農村信用社的信貸及信貸風險情況
面向農村放貸是農村信用社最典型的業務之一,長期以來對于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監測與防控上的管理一直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研究階段的起步也晚,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與深入,這方面的內容才逐漸地被廣泛地關注。目前,在我國的各城鄉鎮農村信用社分布較廣,經營業務的手段比較靈活,功能齊全,而且服務周到,為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中管理意識淡薄是普遍存在的事實
突出的問題是在信貸發放的關口上把控不嚴,其原因是在操作的程序上沒有嚴格地執行。一般情況下,借款的程序是自上而下的,首先明確上級貸款的意向,然后向下逐級開展,有時基層的信用信貸人員會釋放出錯誤的信號,認為只要上級同意,則隨時辦理。很顯然,這是貸款營銷的逆程序做法與商業銀行自下而上的工作流程相背離,在實際工作中很容易會導致人信貸人員的風險意識淡薄,有時還會出現信貸人員伙同貸款人弄虛作假、虛報、謊報等違規行為的產生。
(二)擔保抵押過于形式化是常見的信貸風險之一
當前為了防范信貸風險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放小額農戶信貸,二是抵押擔保信貸。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問題時常會顯現出來,一是抵押物價值過高的評估,導致處置抵押物時,除支付相關費用外,實際獲得的變現凈值無法保證信貸本金和利息的清償。二是對擔保人的擔保能力信息記載不全面,抵押物的監管不到位,為日后的收貸工作造成潛在的風險。三是抵押擔保合同文本要素不齊全,容易造成訴訟的無效抵押。
(三)管理不嚴格,缺乏有效的內控監督體制
常見的問題有:一是信貸的前期調研工作不夠深入,只看到表面現狀,缺乏有效的分析過程。二是信貸的審查與審批程序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內控監督體制,會經常出現審與貸分離制度的執行力度嚴重缺乏,增添了信用社的信貸風險。
(四)資產壞賬的后期處理工作滯后,追究的力度較弱
由于對日常不良資產的壞賬情況疏于管理,導致風險的預警信息無法得到全面的了解,待處理時就會比較棘手,加大了收回的成本支出,盡管有資產的保全措施,但往往本息難以全部得到清償。
三、加強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防控的措施
首先,建立以控制為主導內容的防范機制。一是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認清信貸規模及提高信貸質量的內在聯系,在信貸政策指導下,適當地擴大規模,保證信貸的質量,提高管理效益。二是開展風險管理普及工作,對那些在資產管理、制度制定、行動落實、隊伍建設等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實行監控,分析是否存著潛在風險,并且做到預防與控制,將風險的產生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三是加強對員工的管理,實行考試上崗。對從事信貸工作的員工要定期開展考試與評價,對合格人員,頒發合格證書后予以上崗,不合格者堅決不得從事本崗位的業務經營。
其次,建立以查為重點的監督體系。一是加強監督制度的建立與實施,在組織建設上要將監督部門的權力與行政上剝離出來,直接歸屬于上級監督部門的領導,在實施監督上可以不受決策層的制約,這樣有利于監督的公平、公正性。二是對監督人員的事后考核機制也要加強建設,對稽核人員要實行“問責制”,對工作上瀆職,瞻前顧后,老好人的工作作風等行為的要予以問責,追究其連帶責任,調離工作的崗位。
再次,建立以罰為主要內容的懲治機制。一是對貸款發放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僅要追究信貸人員的工作責任,還要追究相應領導的管理責任,促使各級領導加強對信貸工作的重視,依法經營、合規放貸。二是加強對農村信用社下屬的領導及工作人員違規行為的其他處罰力度,應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手段的懲治措施。例如:降薪、停薪、罰款等,并給予以相應行政上的處罰,例如:降職、開除等,情節嚴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
最后,建立以防控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機制。積極地向社會宣傳農村信用社信貸方面的相關法律與政策,扎實地推進“陽光信貸”的理念,提高信貸工作的透明度。同時也要接受用款客戶的監督,防止以貸謀私、暗箱操作、損害國家和人民群眾的利益等類似事件的發生。保證信貸的工作流程上運作規范、作業陽光。
參考文獻
[1]朱明文.《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研究——以SX信用社為例》[D]浙江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12.06.
[2]孟凡芝.淺談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J].河北金融,2009,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