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魯門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高中英語課程應強調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因此,針對這些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材特色,筆者一方面從意識上讓他們知道學英語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語感;另一方面,把夯實基礎和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結合起來,讓他們多多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從真正意義上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從英語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著手,具體采用以下的方法策略:
1 在聽力方面,鼓勵學生多聽
每一周筆者會在兩天的早讀課上各放一套聽力試題。為了提高正確率,筆者會要求學生先把要聽的那套聽力試題看一看,并強調看的時候要用心,圈畫出題目和答案選項中的一些關鍵字詞,并從這些信息中去猜測要聽的材料會是關于哪方面的話題和內容,這樣在聽材料的時候,他們的反應速度就會快點,無形當中就提高了他們的語感。并告訴學生對于前五題只聽一遍的對話要尤其關注,捕捉信息的速度要很快。另一方面,因為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筆者要求學生每天晚上都要聽套題或話題專練,持之以恒。并且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求他們邊聽邊作記錄,捕捉重要的信息,告訴他們在平時練的時候要做到真正地聽懂對話或短文的內容,對題目的答案,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經過這樣的訓練,到了真正考試時,即使有時難免沒反應過來或沒完全聽懂,但有了語言基礎、語感加上聽力的提高,也能選對答案。再者,筆者還鼓勵學生平時多聽英文歌曲和一些英語廣播節目,有機會多看看英文電影,培養自己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的語感。此外,筆者在課堂上使用基本的課堂用語,包括:問候、指示、解釋練習步驟、糾正錯誤、表揚等,還用英語簡單解釋某些詞匯和某些語法結構,從而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有更多的機會聽英語。
2 在說方面,讓學生大膽開口說
長期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都是“啞巴式”的教學模式,所以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說英語是很難為情的一件事。第一,讓學生體會隱含的意義;第二,形成自己的評價與判斷;第三,與作者形成心靈的對話,形成情感的共鳴。以前的學生都表示我上課不僅教英語,也會教他們做人,這表明我具有這種人文教育的意識。但是這并不說明我在課文教學上對課文整體的挖掘與升華到位了,今后對學生從思想層面上進行人文思想教育和批評思維能力培養方面還要有所突破。因此,在早讀課上,筆者就叫同學們大聲地讀出來,要讓自己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告訴他們,如果不大膽地開口,就永遠也學不好英語,并且通過實例告訴他們,最有效和最簡單的記單詞的方法就是通過音標來記單詞。英語其實跟漢語是一樣的,它既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學習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用它來跟人溝通、交流,那么要達到這種交際目的,自然就要開口用英語表達我們的思想、意圖和情感。每節課前幾分鐘,筆者鼓勵學生用英語互相問候,用日常交際語交流天氣、身體狀況、學習狀況、校內外近日發生的事等情況以提高學生的口語和日常交際能力。
3 在閱讀方面,對學生加以訓練和指導
事實上,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信息只是閱讀層次之一,因為課文作為學生學習的根本,給學生提供了語言的范本,以便學生學習、體會、借鑒和模仿,獲取語言知識和技能,從而可以實現自我閱讀的目標。讀大學,第一次聽說精讀和泛讀這兩個詞,也上了大學英語精讀課和泛讀課。高中英語課文教學,理應是精讀,可是我做到了精讀教學嗎?學習中文或者外語,精讀和泛讀都應該是不可缺少的。我嘗試給學生時間和材料做泛讀,不提示不評論不講解。當然,教學時間有限,面臨多門課程,能夠用在英語泛讀的時間也是少之又少。課堂教學,用在精讀上的時間也只是部分,強化英語教學看來還是要把課文精讀抓到位。要加強精讀,語言知識不可少,要考慮如何跟語言技能培養結合起來;課文作為范文,篇幅不長,必須講懂講透;字斟句酌不失為正確方法;英語學習可以探究,但是老師主導的課堂也未必不可取。第一,叫學生加強對課本的閱讀與理解,告訴他們要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的體裁和中心意思,獲取重要的信息,而不僅僅是斷章取義地背誦課文中的重點詞匯和語法點。第二,叫學生不要帶著功利心進行課外閱讀,多看英語雜志和報紙。對于報紙、雜志里的文章,只要一篇看下來,知道它的大概意思就行了。第三,在平時的閱讀和閱讀表達題的訓練中,筆者要求學生首先要知道整篇短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或者什么哲理,然后對每個閱讀題目答案的選擇,都要在原文中勾畫出相關的信息,這樣雖然一開始學生會覺得耗時,但是練多了,他們的做題速度自然會提高。
4 在寫的方面,教給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
筆者經常鼓勵學生不要怕英語寫作,并教給學生一些具體的訓練方法。第一,多看、多背范文。要讓學生知道,不要一拿到范文就開始死記硬背,而是要先自己審題,并在腦中想想:“要是我自己來寫,我會怎么來寫這篇文章呢?”然后再去看范文,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的結構和中心意思,并看看在敘事和表達思想上,采用了哪些高級詞匯和語法點。第二,多練、多寫,隔周安排一次寫作訓練。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也是要告訴學生不要一拿到作文題目,就急于動筆,要先構思,打好腹稿,定好文章結構和中心思想后再動筆,而且要有意識地用到一些高中課文和單詞表中所新學的一些高級詞匯,還可以要求自己一篇文章中要用到五個語法點,如強調句、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倒裝、虛擬語氣等,這樣整篇文章下來,就有很多閃光點了。通過以上這些有意識的強化訓練,一定能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學生還可以共同研究,互相評論寫好的草稿,這有助于學生最后寫出經過修改的稿子。此外,筆者還鼓勵學生用英語寫日記和周記,這樣能很好地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
總之,作為一線的高中英語教師,我們應該根據所教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鼓勵學生通過積極嘗試、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主動實踐等學習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點的英語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使他們在三年的高中英語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加強和鞏固自己的英語功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而不但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更是為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或工作奠定良好英語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