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亮
摘 要:隨著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越來越強調學生個性發展。而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發揮其特有優勢,采用合理教學,充分利用其自身特點,使教學活動更符合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證明自己的能力,增強其自信心,讓其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重視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加強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進行組織教學,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發展;學生個性
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方面,它不僅與學校的其他課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鮮明特性。體育學科為學生提供了獨有的、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機會,對于促進學生個性能力開發提高,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勢。體育教學的特點也決定了其過程是發展學生個性的理想場所。所以本人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直注意培養學生個性發展,以下是本人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幾點做法。
1 利用體育教材內容價值
個性能力是人腦高級心理機能,其形成和發展都受到人腦生長發育水平及活動特點的影響。毛澤東說:“體育,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身心健康為各種美德、知識、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居里夫人曾說過極富哲理的名言“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因此學生全面良好的素質和個性能力的發展,就需要身心俱健、要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以保證發展積極的思維,良好的記憶,豐富的想象和集中注意。體育學科教材內容體現時代性、健身性、趣味性、實用性,不僅著眼于掌握體育技能、技術,更主要通過體育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從生理上、心理上、社會精神文明等方面促進提高,使“生命之樹”長青,有充沛的精力去攀登科學高峰。
2 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
興趣是個性化的,興趣是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我們以往的體育教學,由于教學的內容過于競技化,教學的方法過于呆板等因素,導致許多學生雖然喜歡體育活動但不喜歡上體育課,能夠堅持的就更少。更談不上終身體育了。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學生對體育課沒有興趣。因此,新課程改革要求把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放在重要位置來抓。要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應努力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要建立合作互動的關系,要真誠、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盡量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和愛好;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少競技化多趣味性的運動項目;教學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樣化,我在這兩年小學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每節體育課中除按大綱要求安排一定時間進行正常教學外,還根據場地、器材等條件安排幾個項目供學生選擇練習,學生在完成第一教學任務外,可在教師提供的項目中選擇1-2個自己喜愛的項目進行鍛煉。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3 自行創編成套動作
體育課在體操、韻律操、武術項目的教學過程中,首先由易到難系統掌握、復習教學大綱規定技術動作;其次可充實教材中沒有安排,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簡單易學的各種技術動作。如前滾翻可變化為雙手抱膝、手放胸前、兩腿交叉、分腿、直腿、雙人前滾等。也可重點介紹一些難度較大動作和體操、武術編排成套動作的簡單知識。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自行組合編排成套動作,并讓組合編排有特色的學生出來演示,學生進行評價,教師充分鼓勵,提出改進建議。這樣的活動,無疑會促進學生個性能力的提高。
4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
體育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關注。由于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體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很大,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目標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要讓絕大多數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都能體驗到體育學習成功的快樂。使他們在充分體驗體育學習樂趣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投擲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同的水平分組,每個組的目標、要求不同,預先向學生提出經過努力可以達至的指標,學生按預定的指標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在體育課中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更具有意義。但還應側重于采用多種手段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爭取勝利的進取動機,使學生體驗體育活動中愉快的心情,逐漸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樣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
5 重視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體育課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發展學生個性的最有效途徑。在練習中教師放手讓學生嘗試自編操和游戲的內容。有了創新意識、創新氛圍,我們應讓學生在實踐中用創新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創新的實踐能力。結合體育課的特點,可把準備部分的徒手操讓學生自編自練,并要求編的操最好不要雷同,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嘗試的機會,每一節請一個同學來帶操。在上述活動中,教師發揮“導演”的角色,充分讓學生自行活動,這樣自編操和游戲的過程中,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學生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期提高,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
總之,體育課程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既是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也對我們一線教學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學工作中必須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重視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加強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發展學生的個性。在發展學生個性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強學生思想中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創造性等方面的個性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教育] 淺談學校體育如何融入現代學校素質教育.2010,4.
[2]肖達.淺析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方法,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