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在我國教育界引起了一次全新的改變,從理論到實踐,從教師到學生都有了全新的轉變。新課程改革在教學模式、課程功能、授課方式、教學內容、結構、評價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和要求,這對于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次很大的改變,這些改變主要是體現在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方面的轉變。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每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學反思。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工作就變成一種簡單的重復;如果教師不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業務素質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教師的水準上。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體育教師應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和新課標理念,積極地不斷反思,以此理解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實踐。
1 教師轉變教育思想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具體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就要做到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意識,及時地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技巧、教學方式和教學反饋等。
作為七年級的體育教師,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由于在小學的體育教育很缺乏,以至于導致許多現實問題。有部分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嚴重缺乏體育鍛煉,導致自己跟其他同學的關系疏遠,從而成為體育課上的旁觀者,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此類情況更為突出。其實,對于這部分學生本身來講,都具有想要融入到大家團隊當中去的強烈愿望,但是,往往自己就給自己加以束縛,怕別人嘲笑自己。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既要完成教學目標,又要排除在課堂過程中的不利因素的干預。教師本著“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為本的發展目標來組織教學。
2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教師要適度調整教學策略,對我們的教學方法也要做出適當的改變,使我們的教學與課程理念相吻合。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教學方法對教學的直接作用。
在新課改實施的條件下,針對七年級新生的現實情況,為了培養他們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我們就可以通過適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教學方法,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從而培養他們再參加體育鍛煉的時候所獲得的欣喜感受。在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上,也應該采用多變的形式,在教學中要從教學形式上多加考慮,使學生有新鮮感,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達到練習的最佳效果。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因此設計一些競賽性的游戲也是教學中的有效載體。
3 運動技能教學是“立課之本”
體育技能的教授是體育課的核心部分,是體育教師職責所在。如果說體育課上體育技能的教授成為一片空白的話,那么體育課與學生參加業余體育活動有何區別,又何談什么體育教學,那么體育課的存在有多大意義。把“放羊式”體育教學說成“開放式”體育教學,是一種完成不負責任的說法,其根本原因在于體育教師對工作的態度,至于體育器材、場地等問題對體育教學是有影響的。但體育教學條件是可以克服的,是需要體育教師的教學藝術的,而不能僅僅因為器材和場地不足,而放棄體育課教學,或者體育技能的傳授。
4 傳統模式與新課標理念繼承與摒棄的反思
傳統體育教學注重傳授知識、技能培養,重“教”輕“學”比較普遍,以教師為中心,以至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同時,教學大綱規定什么教什么也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新課標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注重調動學生的個性、能力、的全面發展,要求把教學的中心從教師為主導轉向實行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新課標的評價模式比傳統教學評價方式更加準確、公平。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下的評價體系基本局限于對學生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定,忽視了學生在體能、技能、興趣、個性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異,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忽視了對他們的學習態度、情感、合作、身心、社會適應等方面的評價,在應用新評價模式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影響學生持續發展的因素。
5 體育教學反思方法的選擇
教師應在熟悉新課標,教學內容,學生的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備課。只有在“三熟悉”的基礎上然后通過認真分析和科學處理教材進行備課,才不會失去依據和針對性,才不會步入教學的誤區和歧途。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不能生搬硬套地抄寫教材內容和動作要領,而應著重設計好課的教法與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采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采用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突破;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寫出設計方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6 體育教學中課堂控制的反思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就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小組之間互相交談,互相討論,互相切磋,實現生生互動,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多“動”。學生只有多“動”,才會得到發展,也才會有高的學習效率。但在課堂上做活動,活動一到高興時課堂往往會出現失控。如果一下子停下來,學生們不樂意。進行下去吧,整堂課就亂哄哄。可見在新形勢下,我們該如何控制課堂?
1、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基本技能掌握情況加以教學,做到了解學生,分析學生,才能因材施教。
2、要明確學習小組與小組長的職責,學習材料和教具利用充分合理,同時教師能注意到每個學生的所作所為。
3、要指導學生遵守這些規則,而不是讓學生立刻就倉促行動,然后再徒勞地大聲呼喊著維持秩序。
4、要認真地計劃教學活動,從而使之能在教師的控制和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
5、要及時捕捉和處理課堂內的“意外事件”。
總之,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提高和學生的素質提升,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構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解放思想,突破限制,最終,實現師生共同的發展和提高,真正達到既達到鍛煉身體有培養學生情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