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轉型不斷加劇,社會生活的日新月異變化,使當代高職學生充滿了迷茫與困惑,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出現心理亞健康現象,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通過各種渠道大力開展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出未來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心理亞健康;影響因素;調查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新舊價值觀念的沖突、殘酷的就業壓力,使當代高職學生充滿了迷茫與困惑,承載著學習和就業的焦慮,經受著情緒的波動和情感的挫折,由此很多學生出現了身體慢性疲勞、免疫力減弱、睡眠質量下降、心理焦慮、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等表現。高職院校學生的身體亞健康與心理健康問題引起了全社會了關注,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通過各種渠道大力開展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職院校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其心理健康的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培養素質。
1 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心理亞健康情況分析
1、當代高職院校學生對亞健康的認知程度
我們對五所高職院校進行問卷調查,發放1500份調查問卷,回收1427份問卷,回收率占95.13%,其中男生768人,占回收問卷的53.8%,女生659人,占所回收人數的46.2%。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高職學生并不清楚什么是亞健康(占總人數的58.6%),僅僅有24.9%的高職學生了解亞健康。詳細情況見表1-1:
2、當代高職院校學生亞健康的主要表現形式
隨著當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高職學生所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當代高職學生充滿了迷茫與困惑,承載著學習和就業的焦慮,經受著情緒的波動和情感的挫折,由此很多學生出現了身體慢性疲勞、免疫力減弱、睡眠質量下降、心理焦慮、社會適應能力低下等表現。[1] 通過對收回的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統計,我們發現,高職院校大學生的這些癥狀大多為精神心理因素造成,所以,我們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要充分給予重視,對高職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具體情況見表1-2:
2 高職大學生心理亞健康影響因素分析
1、主觀因素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都在17——22歲之間,處于生長發育的第二次“斷乳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會發生巨大變化,高職學生遠離家庭,在學習、交友、生活、戀愛、擇業都要獨立面對,自己去解決問題與困難。大學時期是人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此時的大學生心理與生理發育都不成熟,面臨新問題時會產生困惑與迷茫,情緒不穩定,心理矛盾和沖突不斷。[2] 這個時候要是學校與教師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疏導,就會緩解高職生的心理困惑,反之,如果高職生的情緒問題得不到有效疏導,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障礙。
2、個人定位失之偏頗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高級專門人才。但是很多高職院校辦學定位不準,結果導致部分高職學生對未來定位不清楚,從而使學生自我定位出現偏差,進而久而久之會產生自卑心理。[3] 自卑必然會顯得孤僻。自卑還會導致冷漠。高職學生的表現是情緒低落、不思進取、意志麻木。
3、就業壓力大
當前,我國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高職畢業生就業面臨更大壓力。高職學生相對研究生與普通高校大學生而言,學歷比較低,導致高職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尤其是性別歧視讓高職女畢業生更加難以就業。這就會使高職學生畢業時產生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女生的心理壓力往往會高于男生。
4、人際關系適應不良
高職學生在進入高職院校后,遠離家庭,尤其是新生面對新的人際關系,感到無法適應,造成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困難。面對各式各樣的新同學,高職新生渴望了解他人,又不敢敞開心扉,由于陌生與羞澀,也不敢與教師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形成距離感,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很多學生產生心理亞健康而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
5、文化價值觀念的轉變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急劇發展,隨著全球化與信息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西方文化與價值觀不斷涌入我國,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價值觀的影響,當代中國人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其中,高職學生也深受其影響。社會主義價值觀并沒有深入人心,市場經濟的不良影響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因此,當前青年人在缺乏有效進行自我防衛機制的同時,會產生道德困惑、心態失衡,從而產生心理問題,造成高職學生的心理亞健康。
參考文獻
[1]雷軍.山西高職院校學生心理亞健康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5).
[2]王凌飛.山東高職院校學生心理亞健康調查與內化教育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06).
[3]歷娜,李穎俠.影響甘肅省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