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華
摘 要:初中英語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這一理念已為廣大英語教師所接受。教學中,教師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創造良好的、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進而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學生主體地位;發揮
初中英語教學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做法,與同仁共勉。
1 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他關注的是傳遞的過程和方式;學生的學是為了獲得英語的能力,他注意的是關于英語的信息。英語教學的成效主要在于學生的學,衡量課堂教學的質量,主要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全身心投入,看學生的手、腦、眼、耳、口等智能器官是否全部調動起來,看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和提高的程度。教師的各種努力都是為這一目的服務的,教師的勞動只有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才能收到實效。這正如哲學中所說的,在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內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如果說課堂是舞臺,那么舞臺上的演員應當是學生,教師只是導演,一出戲的效果如何,主要是由演員的表演來決定的。所以,學生才是英語學習活動中的真正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想方設法促進教學民主化和個性化,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2 學生主體作用的確立
(一)以學生明確的學習目標激勵自身主體意識的不斷增強。學生是學習的承擔者,是保障其主體地位的決定者。學生為了能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把自己置于主體地位,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
1.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而英語就堪稱為時代信息的首要載體。對于中國人來說,學會英語就等于打開了世界之窗,使自己與世界聯系得更為密切。學生們只有把英語學習的目的與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標聯系起來,才能把英語學習真正作為自己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強自己的主體意識。
2.要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作用。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認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1earned.學生們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以教師正確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做到:
1.更新教學觀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觀。其次,要認識教師角色的轉變。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多數扮演的是一種家長式的角色。而未來的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變是“走出演講的角色”,并認為“所有優秀的教師都是激勵者、促進者、輔助者和協調者”。
2.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要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教師要把以“教”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學”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為重心逐漸轉移到以“研究學法”為重心,并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以“學”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面對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授人之漁”已成為師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興趣是一種學習的動力,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師激發學生學
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重要場所之一,教師應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lasses lively and interesting。英語學習的興趣產生之后,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會逐步改善,繼而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出的主體作用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與學真正進入良性循環。
3 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一)創設最佳的學習狀態。“狀態”即創造學習的適當的精神狀態,但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忽視了“狀態”,而它是最重要的。“學習之‘門必須打開,否則真正的學習無法發生。而那‘門是一種情緒性的東西,是學習的‘門衛。”(引自《學習的革命》)
(二)注重語言交際功能。學生認識英語的進展離不開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教師對教學規律的認識也離不開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習的客觀效應。教學就是為了促進這種交流。用英語表示則為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by communl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為了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注重交際策略的學習和應用,積極培育課堂真實交際的氛圍,同時盡可能地創設虛擬真實情景進行虛擬真實交際。
(三)激勵創新思維發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特別注重學生思維發展訓練,培養思維能力,其做法是:
1.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我們在著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課堂提問的藝術、質量和效果,所提問題做到三個有利于:
①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而非純知識性(如:What have you 1earned from…?)②有利于建立學生的思維模型(如:How do you know that? Why?)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如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 Could you tell u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 and B?)
2.注重創新能力培養。在新編英語教材中有些課文以對話形式出現,我們要求同學以短文形式進行改寫,有些課文則要求同學改編為對話形式,有些課文要求學生進行課文續寫訓練,以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總之,英語作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學科,在新形勢下它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初中英語教師的任務應該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只有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的教學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