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民 段麗萍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到來.地方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面向市場和生產第一線的具有創新性特征的應用型人才。眾所周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是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教學作為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近年來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顯然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在追求創新能力培養與個性化教育的今天.如何獨辟蹊徑,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成為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能否達成的關鍵。如何獨辟蹊徑,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成為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能否達成的關鍵。應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應用性,作為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其培養目標應定位于創新性應用型人才。以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為支撐,以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著力構建適應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能力
1 引言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的關鍵是實踐能力培養,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應用型人才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型人才。與學術型、研究型人方相比,在培養模式上是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更加重視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更加強調能夠解決生產實際中的具體技術問題,而且具有技術創新和技術二次開發的就業競爭能力。應用型人才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應用性,實踐能力培養是應用型人才培養之關鍵。作為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其培養目標應定位于創新性應用型人才。該類人才不僅要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一線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也要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創新思維和一定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高等學校要積極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不斷完善由教學實驗、實習課程設計、業務實習過程實踐、社會調查研究、課處科技活動、科研訓練、各類學科競賽活動、直接參加生產一線的勞動過程、畢業實習等模塊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
2 實踐創新能力的作用與培養
積極創新實踐教學模式,科學構建層次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強化實踐能力培養。近年來,河西學院從提高應用型人才實踐創新能力出發,積極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構建了層次化、多元化、特包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遵循人對事物的認知規律.構建層次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從內容上來看,實踐教學可分為認知實踐、基礎實踐、綜合實踐和創新實踐4個層次認知實踐的作用是建立一種初步的感性認識.即是對本專業所需人才素質及常用實驗儀器或工具的感性認識,對本專業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方法的直觀體驗。基礎實踐對于學生理解和強化所學知識,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提高實驗技能,養成求真務實的作風等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綜合實踐的作用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專業基礎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創新實踐的作用是培養學生以創新思維方法為基礎的創造性,應用本專業知識、技能和方法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礎上,加深對專業所需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在更高層面上加深對專業新的認知。大學低年級學生主要進行認知實踐和基礎實踐活動,大學高年級學生主要進行綜合實踐和創新實踐活動。
針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多元化就是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提供不同層次的實踐內容,提出靈活多樣的實踐要求,吸引所有學生主動地、有選擇地參與這些實踐活動.并根據自己的發展方向,結合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在多種實踐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題目或任務。在多元化的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現有實教學環節要進一步強化.使學生得到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這是多元化實踐教學的基礎。在其他的實踐教學模式中,要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以平等的姿態,以參與者的身份同學生一起參加這些實踐活動,通過引導、討論、協作,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地發掘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是為學生搭建的一個進行科技活動的平臺,要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使其成為每個學生根據自身條件進行個性化培養、充分展示個人才華的舞臺,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
3 構建適應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以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為支撐,以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著力構建適應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著力加強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為實踐能力培養提供條件支撐。加強校內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為工科專業學生工程能力培養打下建設基礎。校內教學基地既是承擔實踐教學.實現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重要場所,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根本保證。近年來,學校建成了校內大型工程訓練中心、創新教育訓練中心等高端實踐教學設施,與此同時學校還對各教學單位的實驗實訓設施進行整合,實現了實驗室功能的提升與實施實驗室開放、共享,滿足了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的需要。積極拓展企業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產教融合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校積極探索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模式.并通過學校的學科優勢積極開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科教合作,全方位拓展校外實踐教學資源,建立了一批穩定的產學研合作的基地。基于互惠雙贏的利益共同點,合作雙方在實習教學過程中出真招、出實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實習實訓質量。積極探索實訓基地建設新模式,重點加強綜合性實訓基地建設。相關企業不僅為學生設置“頂崗實習”崗位,而且專門為學生實習安排“實習導師”,指導學生參加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
4 結語
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創新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關鍵。2006年來,學校 “教學優秀獎”, 每年評選一次;“學生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 每兩年評選一次; “校級教學名師”, 每兩年評選一次;“祁連人才”, 每三年評選一次;對在指導學生參與大學生科技、文化創新訓練和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中與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教師,授予不同的榮譽稱號,并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對引領廣大教師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這些影響在學生的創新訓練與創新競賽中體現得尤為突出。近3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各類科技文化競賽活動,均取得優異成績。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進一步研討了相應的整改措施。讓我們總結成功的經驗、特色及亮點的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找原因、找解決問題的措施,把應用型人才培養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中綱,關于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
[2]桂昭明,王輝耀.區域人才藍皮書:中國區域人才競爭力報告(2013版)[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