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炎,冷天澤
(1.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21;2.海南廣播電視總臺 海南 海口 570100)
多年的播音發聲課的教學中,經常會看見同學們甚至是教師日復一日的調整和糾正語音、語調等有關播音基礎發聲方面的不足。忽視了言語表達與交流本身固有的情感內核及其自身存在的觀點立場、態度語義。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訓練囗部肌肉、聲音的高低強弱、舌位的變化以及調值、音準方面上。一旦進入播音創作就會驚異地發現言語蒼白少色彩、語言邏輯不清晰、語義表達不準確。丟掉了言語的本質。追根溯源,所有這一切都來自語音基礎訓練中忽視了播音發聲的情感內核及語義表達訓練。那么,播音發聲訓練及教學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才是科學的?究竟存在哪些問題?應如何解決?等等諸多疑問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探究和解答。
播音發聲課是每個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傳統的教授從聲母韻母開始,但大多數教師和學生往往注重的是聲音位置口齒唇舌的配合,注重的是語音語調及調值的訓練,忽視了言語情感內核的存在、言語行為目的及語義的準確表達。長期的教學實踐學生們掌握了語音語調等外部技巧,確在后期的作品創作中顯現出一些難以克服的缺憾和弊端。具體表現為語言呆板、蒼白、沒有韻味。尤其是在作品的具體創作過程中,情感欠佳或缺失,言語表達邏輯不夠連貫,語義不夠明朗,態度不夠鮮明。一盤散沙不能達到串線抱團。欲糾正這些缺憾舉步維艱。究其原因乃播音發聲基礎訓練留下的頑固癥疾。眾所周知,從單音節詞如"阿"的發聲訓練開始到雙聲節詞如"中國"、"人民"、再到多音節詞,“中國偉大”“山河美麗”“錦繡河山”等等。教師和學生的著重點都放在語音的標準、發聲的部位等外在的聲音形式上。并且這種語音標準化訓練非一日之功。機械的無情感內核、無鮮明語義及態度的強化訓練使學生們養成了“發音訓練不走心,語音調值無重聲音”的言語發聲習慣的養成,學生們在一遍遍的重復著自己的錯誤,一次次地強化著自己對文字的非情感態度的認知,久而久之,見字出聲,缺乏情感及精準的語義態度支撐的言語形態時有發生,成為文字聲音的轉換器,導致二度無個性創作而只是文字轉換到聲音的過程,非藝術言語表達特性的言語面貌及不良習慣最終形成。
人的聲音的產生如同人類的直立行走一樣是社會實踐和社會勞動的結果。設想一下遠古時期人類生活的場景。當一個人發出一個音節“啊”時,人類就賦予其語義及其人類的內在情感。當一個古人類瞪大眼睛發現遠方的獵物時,這聲“啊”代表了發現獵物的語義及驚訝同時伴隨著喜悅的情感。場景回到現在,一個現代人獨自躺在床上,悠閑的伸開雙臂發出一聲“啊”時,同樣也賦予其“舒服”的語義表達同時伴隨著“愜意”的情感體驗。與此同時他的妻子正好推門進來看到了這一切時,也“啊”了一聲由此完美的完成了言語的社會交際。由一個單音節詞我們看到了其語義符號所承載的豐富內涵。多音節詞語、語句、段落篇章亦是如此。
人類的情感是豐富的。喜怒哀樂悲恐驚演繹出多姿多彩的人生況味。每一個音節、每一個詞語、每一段有聲語言無不體現其豐富的情感色彩和態度。我們在新聞播音中聽到播音前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沒有感情。當我們播送一篇評論時,編輯老師還會告訴你要鮮明立場.明確態度。其實任何文體的言語創作都一樣。人類發出的每個音節,每一聲啼哭,每一次歡笑都伴有情感內核和鮮明的立場與態度,都有自己的目的性。媒體言語的發聲訓練是為日后的作品的目的性創作夯基礎做準備。言語本身是具有鮮明個性和個人情感的。因此,訓練本身就應具有內在情感和鮮明個性。
言語存在于特定維度的具體語境當中,存在于時空、言語行為態度、目的情感以及行為對象等諸要素的綜合約束之下。情感是賦予語義的,人類的每一次言語活動都伴隨著內心情感的抒發和凝聚,所謂情郁于中才能發出于外。伴隨著精確語義鮮活言語的方式實現言語信息的精準傳遞。同時語義也是靠人類內心情感態度的流露而豐富完全信息,實現同一語句由于態度情感的不同處理而產生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絕妙效了普遍的適用性,CD已經取代普通唱片和磁帶成為當前音頻信號存儲的主要載體。
第一代iPod是美國蘋果公司(Apple)推出的一種大容量MP3播放器。采用日本東芝生產的1.8英寸盤片的硬盤作為存儲介質,內存容量高達10~160GB,可存放2500~10000首MP3歌曲,它還有完善的管理程序和創新的操作方式,外觀也獨具創意,是蘋果公司少數能橫跨PC和Mac平臺的硬件產品之一。
其實,iPod之所以能如此受到歡迎,是因為它除了能播放MP3格式的音樂外,還可以作為高速移動硬盤使用,具有顯示通訊錄、日歷和任務,以及閱讀純文本電子書和聆聽有聲電子書等功能。
也就是說,iPod已經完全突破了以往MP3播放器的概念,給傳統MP3播放器進行了重新定義。iPhone是美國蘋果公司于2007年1月10日在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07)上發布的一款智能手機產品,也是蘋果公司涉足手機通信行業的第一個產品。該產品歷時30個月的開發周期,整個過程當中保密措施非常嚴格,所以直到蘋果公司正式全球公布的時候,人們才得以見到它的芳容。該產品創新性地將移動電話、大容量iPod功能、視頻播放器、網頁瀏覽、電子郵件、搜索和地圖等功能很好的結合在了一起。
iPhone還引入了具有行業里程碑意義的基于大型多觸點顯示屏和領先性新軟件的全新用戶界面,讓用戶用手指即可控制iPhone,開創了移動設備軟件尖端功能的新紀元。
因此,iPhone從發布之日起就引起全球消費者的關注,自正式發售后迄今為止,已經突破了幾百萬的銷量。
綜上所述,本文從唱片、磁帶和CD三個方面分析了聲音存儲介質和存儲技術,以此來突出聲音材料工藝的發展和轉變。這次論文的撰寫不僅總結了聲音存儲技術和材料工藝的發展,也體現出了社會發展的迅速和時代變遷的步伐。這讓我們不得不堅信,在未來的科技時代,聲音技術還會發展得更加快,也更加興盛。
[1]葉瑛、劉兵、鄭文輝.聲音記錄存儲技術[M].音響技術,2008.
[2]沈雅靜.淺談光盤存儲技術的發展及應用[M].石油化工設計,2001.
[3]江小云.淺談存儲技術的發展歷程[M].中國科技信息,2005.
[4]李松林.聲音制作技術的發展與嬗變[M].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