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存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學模式不斷豐富。作為一種創新型的學習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已經被更多的高中物理教師應用于實踐之中。合作學習模式,將課堂活動參與者結合成團隊,利用集體的力量促進個體的發展。本文結合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思考與探索,談談在自己的點滴收獲。
一、合作式預熱——課堂導入過程中的師生合作
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也是高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只有師生之間能夠充分地互動與默契地配合,才能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對課堂導入的關注度不高,一般會開門見山地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直接鉆到課本中。這樣的課堂導入無法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也就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就無法實現高效課堂。師生合作式的課堂導入活動,會使學生在教師的牽引下,自然走入高中物理學習活動,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找準時機進行師生合作,使學生在師生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為高中學生樹立起學好高中物理的自信心。
如在進行《透鏡》的教學導入時,教師從學生熟悉的場景著手,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自然的互動,將生活現象納入到物理課堂教學中,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為下一步課堂教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教師首先舉起講臺上的物理課本,故意伸直手臂將書本放到遠處,瞇著眼睛看了許久,接著搖了搖頭;然后教師一手拿著書本,另一只手戴上眼鏡后,微笑著點了點頭。這一系列動作自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教師讓一位學生和老師換了眼鏡之后,讓學生初步感知兩種透鏡的差別。生動而又貼切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與教師一起感知透鏡的奇妙變化,這樣的課堂活動為后繼新課教學的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起到了很好的課堂預熱作用。
二、合作式生成——課堂教學中的生生合作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合作,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物理課堂是學生的課堂,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傳遞場所。當前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正視高中學生的學習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中心,教師要幫助學生活躍起來,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高中學生的主動學習意愿一定程度上被壓抑著,學生的熱情往往被壓在心底,難以表達出來。若能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生生合作,可以使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更加豐滿,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彈力》的時候,教師緊扣彈力產生的兩大條件——直接接觸和發生彈性形變,指導學生通過分組實驗,在生生合作中形象地感知壓力、支持力和拉力,理解施力物體、受力物體之間的轉換和變化,促使學生建立較為全面的彈力認知。在生生分工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每一個小組至少有一位物理學習高手,協調合作學習活動中每一個人的學習行為。在有效問題的引導下,使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并將生活現象與物理知識聯系起來。在生生合作中,小組內學生討論糾正其中的錯誤觀點,分享正確的觀點,實現共同提高。
三、合作評價延伸——通過師評、生生互評,激發學生興趣,延展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課堂評價是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了課堂評價,課堂的不足與優勢很難得到彰顯。合作學習模式的成功應用,離不開合作學習評價。評價是對學生學習行為的有效鑒定,可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改正;也可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并對其進行發揚。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是教學評價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讓學生合作起來,互相評價,則有利于高中物理課堂評價的客觀進行。在同伴的建議下,高中學生會更樂于發現與承認自己的錯誤。
比如,在學習《新能源的開發》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現有能源,發現新能源,將二者進行對比,發現新能源的優勢,培養學生建立起正確的能源觀。這樣的課堂需要學生合作與師生交流,課堂氛圍會比較活躍。在課堂的結束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發表一下自己對新能源的整體看法,讓其他學生對某位學生的觀點進行評價。教師要注意評價過程中自評、互評的正確引導,啟發學生能夠正確、全面地進行自我評價以及評價他人。只有在這種平等合作式的評價氛圍中,學生才能在思想碰撞與交流中,提高對物理的理解與認識。因此,高中物理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活動,還要關注課堂評價,使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全面有效地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得到落實。
(責任編輯 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