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翔
摘要:現代產品設計教育需要向市場,市場是產品設計教育發展的基礎脫離市場的產品設計,是孤芳自賞,只會被市場所拋棄; 而借助校企合作多元模式的互動平臺就可為社會產品設計教育開啟更為豐富的創新空間,有效地推動產品設計在生活與工作的微觀層面呈現良性發展勢態。
關鍵詞:產品設計;校企合作;創新設計
一、中國產品設計教育的發展與現狀
工業設計是我國高校一個嶄新的、綜合性的應用型專業。在當今經濟體系中,工業設計的發展方向是產業化模式,從消費者和市場的末端帶動經濟生產的發展、資源的優化利用與效益最大化,很大程度地滿足了人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工業設計將對我國在新世紀組建自己的知名品牌與優秀企業,樹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形象和地位,創立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使我國企業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得到提高,增強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意義。
研究二十多年來中國產品設計發展的進程,取得了優異成績。擁有產品設計本科學位授予權的高等院校越來越多,產品設計已在中國教育界全面推廣,每年高校向社會輸送大批的產品設計從業人員。全國還經常舉辦大型產品設計學術會議、設置大型設計競賽等一系列活動,工業產品設計公司也紛紛成立,中國產品設計事業穩步健康發展。
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中國產品設計教育出的人才和社會實際需求差距還很大,這也是中國產品設計教育存在的一個實際問題。
(一)產品設計專業的教師與產品設計實踐脫節
當今中國產品設計界中真正有能力的設計人員存在于企業,而學校教學的老師們,很少與企業產品開發實踐結合,他們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基本上傳承于以前的工藝美術教育理念。
(二)培養目標不明確
我國高校產品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基本上流于形式,也沒有課程體系來保證,很多人認為這只是應付上級領導檢查的文字工作,對培養目標的重要性缺乏概念。
(三)教育質量參差不齊
產品設計專業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由于辦學時間較短,許多專業還處在創建和研究階段,沒有時間進行專業教學思想體系的研究,教學方法老套,不重視培養學生的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自學能力。概括看來,我國的產品設計教育質量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
(四)產品設計教學脫離于產品開發流程
我國高校的產品設計教育在授課時很少涉及產品開發流程,也很少做在各種產品開發中產品設計能夠參與和控制部分環節的分析教學。
與企業合作教學是產品設計教育中的一個非常重要內容,但是我們偏重強調“學院化”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基本上把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化,教與學都不行,根本起不到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增強理論教學知識的目的,與企業和市場沒有聯系。所以培養出來的設計師不能站在企業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利益,讓企業也不能認識設計的價值所在。
(五)產品設計教學脫離于中國產品設計現狀
我們經常說產品設計要滿足本國市場的實際需求,但是我們的產品設計教育講的是西方產品設計發展史,講西方的設計方法,講國際大企業的成功設計案例,但是這些對于中國產品設計發展,對于二十多年來中國的企業在產品設計領域起到的作用不顯著。
經過研究發現,當今的教學模式造成了一些尷尬局面:一方面如海爾、美的等著名產品設計中心急需大批專業性人才,但是能用的人才很少;另一方面產品設計專業畢業生絕大多數改行。只有遵循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以市場為導向,產品設計教學才能擺脫“閉門造車”的尷尬,產品設計才能真正隨市場經濟的發展而發展。
二、企業與市場對產品設計教育的影響與意義
(一)市場經濟與市場
市場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它決定企業進行的是否是合適的生產。企業只有進行市場調研、市場預估,充分了解認識市場,再對市場進行分析研究,只有這樣做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因為設計給企業帶來的商業利潤,企業開始主動地進行設計,去引導消費的潮流。產品設計在市場細分的進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設計使企業適應市場,所以設計者必須了解市場、把握市場。
(二)現代產品設計教育與市場
產品設計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具有專業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產品設計人才,所以教育本身就必須面對兩個市場:畢業生就業市場和產品設計市場。
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場,現代產品設計教育要面向市場。迎接市場挑戰的關鍵是現代產品設計教育要快速轉換教學理念,認識到市場與企業、企業與設計、設計與教育之間的關聯。產品設計教育只有以市場發展為指引,以服務市場為核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才能培養出適合市場需求、引領市場潮流的產品設計人才。
(三)校企合作的意義
校企合作是一種根據多種資源共享的思考方式。在產品設計教育上,學校與企業各有長處。但學校與企業因目標不一樣,側重點也不相同。所以雙方在產品設計上的不當傾向會造成其發展的障礙。這些都不利于產品高效、合理的發展目標。
校企合作教育形式的開展可指引學生加入社會實踐,將所學與實際相結合,快速發現問題并進行改進,提高創新精神與動手操作能力,這需要高校要增加與企業的聯系和交流,與此同時企業也要將市場需要及發展趨勢指引給高校,通過各種培訓、競賽、實習或就業等合作交流方式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樣化發展,使得產品設計意識能更加多樣化地進入實際應用中,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由于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的多樣化,將二者的優勢互補,取長補短,設計生產出具有獨特創意而又適合市場的設計產品。
所以,校企合作在產品設計上的特點就是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從理淪上看,校企雙方不但有硬件與軟件的合作優勢,而且有對人才需求的共同目標。這兩種不同環境與資源對人才思想培養有互補作用。
三、校企合作的產品設計教育方法
市場因素是產生創新的重要原因,而且現在市場變化太快,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不好猜測,產品設計人員必須大量收集相關信息、理論,所以產品設計教育必須以市場為指引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與發展。
(一)順應社會需求,改革課程體系
為了順應社會的需求,高校的設計教育一定要與企業對設計師的實際要求銜接,在課程設置上要盡可能地滿足企業需要,機動、靈活地改革現有課程體系。
(二)設計活動與市場實踐結合
增強實踐動手能力,是產品設計教育的中心。設計師的能力是在大量的實踐中一步步充實提高的,產品設計教學體系中一定要設置大量的設計實踐課程,使學生在學校內就能擁有成為優秀設計師的基本條件。一定要通過市場實踐操作來鍛煉與提高。
團結合作精神,在設計工作中與專業技能一樣重要。產品設計在企業中的實現一般還需要與管理、市場、技術等方面通密合作,一個優秀的產品設計師必須具有團結協作精神,善于與各方面的人才打交道。這樣他們才能更加完整理解產品開發設計的特點,確保產品能在市場上得到認可,有助于將來在企業中與設計師的合作。
(三)設計教育與市場發展一體化
設計教育應該與市場的發展和諧一致。設計教育與市場發展的一體化,不但可培養出優秀的創造性人才和擔當科技前沿課題以促進企業的發展,還可以迅速將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設計創新的理念滲透進教學的每個環節,最直接、最高效的提高設計教育的效果。教育與市場的一體化還有利于利用整合現有師資力量,大量進行實際研發,改善多數教師沒有從事過設計或自身就缺乏實踐經驗的缺陷,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提供更為寬廣的研究領域。
四、結語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校企合作創新教育的新機制,要以校、企、政府、民眾的“多贏”為目標,通過培養高素質綜合型的產品創新設計人才來帶動節約型社會建設的有序展開,也需要以產品的設計,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從而優化各方有限資源,并在節約循環的經濟體制中將產品設計活動組織成更為合理的良性創新發展模式。
產品設計的源泉是產品設計教育,而產品設計教育的基礎是市場。脫離市場的根基,產品設計教育只會是孤芳自賞,被市場所拋棄。在全球國際競爭激烈的態勢下,必須有適合市場需求的設計才能夠有自己的立足點,產品設計教育必須開展校企合作的模式才能健康發展,產品設計人才和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鐘暢.企業需求與產品設計教育【EB/ OL].中國大學生設訓一網,2004- 12- 09
[2]胡振亞,鄭淳天,張瑞.校企合作技術創新系統協同發展分析田[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ll)
[3]李青,丁圣利淺析校企合作下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田[J].中國電力教育,2013(C4)
[4]楊東升,卞慰首,張永安.校企合作創新方式選擇的博弈分析田[J]科研管理,2008 (C10)
【作者單位:武昌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