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婧一
摘要:本文結合音樂專業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的要求,針對鋼琴主修課程的傳統教學之不足,從明確培養目標,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構建應用型學習的教學模式;拓展教學內容,形成模塊式課程教學體系;重視藝術實踐,培養學生多方面應用能力幾個方面論述了音樂專業鋼琴主修課程教學的改革與設想。以達到培養出符合用人單位要求的綜合性、應用型的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校;鋼琴教學;應用型技能人才
一直以來,鋼琴主修課程是音樂專業的骨干課,也是一門為一些具有鋼琴基礎學生開設的主修課程,在這種課程上,一般采取的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這是基于教師在這種模式下可以集中精力培養,而且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正的原因的,效果也較為顯著。但是近些年來,音樂專業的學生就業越來越趨于多元化,用人單位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很是重要。用合理正確的方法將應用與教學相結合,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一、 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教育行業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進行改革,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但是在現階段,在音樂專業中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一個難題。在高校擴招之前,音樂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式一片大好,就業壓力很小。但是現階段高校在不斷地擴招,這給學生的就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的競爭也是不斷地加大,根據用人單位對音樂專業的學生的反饋,學生在工作時,其專業能力都不俗,但是其在教學、合作等方面的表現不是盡如人意,特別是學生在鋼琴方面的應用能力還是不太合格。基于此事實,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很有必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做到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鋼琴課是音樂專業的重要專業課之一,有別與其他教學課程,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要在學習專業上的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注重實踐,因此畢業生不僅要有較好的專業技能,還必須有較強的鋼琴應用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改變當前鋼琴教學中“重技巧,輕應用”的情況,才能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二、 培養模式探索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在鋼琴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能否培養出合格的鋼琴應用型人才,直接的反映出鋼琴教學的質量。
(一)注重素質培養
高校鋼琴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出全能型的人才,素質在某些場合下要比知識還要重要,具備了良好的素質才能為社會服務,令社會得到發展。所謂素質教育就是以能力作為核心內容的人們形成的素養。在鋼琴的教學中,素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審美素質、文化素質、剛請素質,這樣的學生才是全面發展的學生,才是有競爭力的學生,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所用。在素質教育中,理論知識是作為指導的,而精講多練是作為基本方針的,目的就是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鋼琴人才。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一對一”的教學中,要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是死板的教會學生知識。
(二)注重實用性的培養
實用性的培養是另外的一個方面,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能將所學的知識用在實處,而實用性的培養正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學生學習鋼琴的理論知識與使用技巧,就是為了可以用在其以后的工作中,所以,熟練度是最重要的,沒有必要令其對高端的領域進行探索。這樣就能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將“實踐性”充分的利用在教學思想中,并且牢牢把握,貫徹到底。時間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不能學為所用,那么學習是沒有多大現實意義的。所以,一定要拋開“空頭理論”講求實際,爭取使學生不僅具有良好的理論知識素養,好要具備實際的操作能力,實現教學與鋼琴舞臺表演甚至社會實踐的完美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在工作中的競爭力。
(三)具體教學方法的突破
教學方法是本著培養模式的,所以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時刻體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首先要積極的開展教學實驗。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所以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組,然后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培養。另外,還需要培養學生在聲樂伴奏、雙鋼琴演奏以及四手聯彈等方面的能力,針對這些具體的方面,教師要建立相應的曲庫,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練習。其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進行鋼琴藝術史等相關理論知識的培養,指導學生對其進行研究,并且可以通過一些撰寫論文的形式讓學生總結鋼琴演奏、伴奏的技法的異同,令其加強知識的印象,也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其理論修養,對知識的領會和掌握更加純熟。除了以上所講的,還應該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令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開展專題音樂會,為學生提供舞臺實踐的機會,還可以展現日常教學的成果。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舉辦專場音樂會,如中國作品專場、國外作品專場等等,這樣能體現出鋼琴教學的多樣性以及系統性。還可以舉辦相關的比賽,近些年來,鋼琴比賽越來越多,而且許多比賽還設置有四手聯彈以及雙鋼琴等項目,學生通過參加比賽,增強其實踐能力,也可以積攢舞臺演奏經驗,強化學習成果。
三、結語
綜上,由于社會的需要,導致高校鋼琴教育必須做出相關的改變,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本文根據社會需求,探索了高校鋼琴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及具體的教育方法。用過實施素質教育與實用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另外在配合多種具體的教學方法,這樣就可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學生在走出校園走向工作崗位時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徐傲丹.普通高校音樂專業鋼琴主修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09)
[2]王立欣.鋼琴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J],戲劇之家,2013(06)
【作者單位:黃淮學院音樂表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