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輝+朱婷婷
摘 ? 要:日本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市的私立大學,創立于1900年。“立命館”取自《孟子·盡心》中的“夭壽不膩,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期望人們在活著的時候努力修身養性、勤奮學習,以待天命,盡到做人的本分,而“立命館”是指達到這種安身立命目標的地方。立命館大學以“自由與清新”為建學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痛鑒于戰爭的苦難經歷,該校確立了“和平與民主主義”的建學理念。學校以法學、產業社會、國際關系等學科見長,是日本“早慶同立”(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塾大學、同志社大學、立命館大學)四大私立名校之一,也是日本關西“關關同立”(關西大學、關西學院大學、同志社大學、立命館大學)四大私立學校之一。立命館大學一直注重與中國保持親密、友好的關系。目前,該校共與中國的76所大學和機構簽訂了交流協定,開展各項學術交流活動,包括學生交換、教師交流、學術與文化交流等,現有1000余名中國留學生在立命館大學學習。2002年12月,立命館大學在上海成立了立命館駐上海交通大學辦事處。從2004年起,立命館大學開設中國大學經營管理干部特別進修班。2005年,立命館孔子學院成立。2006年10月,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APU)孔子學院設立。為深入了解立命館大學的辦學理念和國際化特色,本刊對立命館大學校長川口清史教授進行了獨家采訪。川口清史畢業于日本京都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于2007年出任立命館大學校長。此外,川口清史校長還擔任社團法人日本私立大學聯盟常務理事、公益財團法人大學基準協會副會長、文部科學省大學設置和學校法人審議會特別委員、高知縣觀光特使等職務。在采訪中,川口清史校長表示,一流大學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和對社會做貢獻,過分注重大學的科研能力而對大學進行排名的做法是不科學的;立命館大學致力于培養具有豐富的創造性與人性、具有優秀的領導能力、能解決21世紀人類共同課題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日本立命館大學;一流大學;大學排名;人才培養;教育國際化
一、世界一流大學要立足教育與科研,
培養能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作為大學校長,您認為一所大學的功能定位是什么?什么樣的大學才能稱得上世界一流大學?
川口清史:我認為大學的功能主要有三個:一是教育,二是科研,三是對社會的貢獻。大學最根本的功能是教育。同時,一所大學對其所在地區和國家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也是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如今,世界上遴選一流大學的標準基本上是按照大學的科研水平進行的,這是對大學的科研能力過度重視的表現。目前的大學排名過于注重可以衡量的國際性指標,缺少更為客觀的評價。例如,過分注重院校外籍科研人員和外籍教師的人數,卻忽視了從這所院校走出去的學生在社會上發揮的作用。
就科研成果的排名而言,要想在世界排名中得出一個客觀的排名結果,不能僅把大學列入其中,還應該加入其他科研機構,因為不只是大學能夠產生科研成果。另外,衡量一所大學,除了考慮這所大學產生了多少科研成果之外,還應該考慮這所大學培養了多少科研人員。在中國,有很多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實際上,這些人員大部分是在先進國家拿到學位后再回國做出貢獻的,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出現的過渡階段。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種現象反映出這個國家暫時還無法培養出頂尖的科研人員??傊艺J為大學排名過分注重學校有多少外國科研人員,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一流大學的功能定位,是一個值得深思和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另外,現今社會需要培養出更多的全球化人才,僅靠一所學校或者一個國家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中日兩國或者世界其他各國的大學需要聯合培養人才。遺憾的是,現在日本在國際組織上的行政人員、在全世界著名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還遠遠不夠。這說明,日本的大學還是沒能培養出相應數量的人才,這也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所以,今后日本的大學要更加努力地培養能夠活躍在世界舞臺的人才,只有這樣,日本的大學才能被稱作世界一流大學。目前,日本的大學正在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高等教育機構積極開展合作,共同開發項目,培養全球化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在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問題是社會熱議的話題。對此,您怎么看?
川口清史:隨著高校的擴招,高等教育也由精英化階段向大眾化階段邁進。大學生數量激增,在提高人口素質、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相伴而來的是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專業設置錯位以至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學生缺乏就業培訓機會、求職技巧導致求職失敗等都會導致眾多大學畢業生在家待業。高校是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培養人才的機構,高等教育機構培養的大學生,應該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貢獻,這也是新世紀大學生應該肩負的重要使命。據我所知,目前,中國、韓國、歐洲等地都存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目前,日本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問題還不是很明顯,但是,諸多大學也在關注這一問題。我們培養的畢業生,應該在進入社會后,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這也是大學應該做的事情?,F在日本的大學也在積極改革,把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作為大學的重要支柱。
二、大學排名需要開發更為客觀、公正的指標
《世界教育信息》:您對當前世界幾大一流大學排名,如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特別是中日高校在排行榜上的名次是怎么看的?
川口清史:在高等教育的學歷評價方面,幾年前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但是沒有真正行動起來?,F在的一流大學排行榜,像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和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由個別大學或機構做的排名,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客觀、通用的模式。我認為,如果由OECD或者其他國際組織來進行一流大學排名,確立一些比較客觀的指標,才能做到比較公正的評價。在基礎教育層面,OECD組織的測評還是比較權威的,像近幾年中國上海、芬蘭在PISA測評中名列前茅,雖然存在一定缺陷或爭議,但還是有客觀性的。
此外,像英國泰晤士報和QS公司,其本身就是一個盈利機構,它們的出發點是為自身謀取利益,因此,大學應采取客觀、冷靜的態度來看待這一排名。有人認為可以讓政府機關對大學進行排名或者評估,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缺乏客觀性的做法。我們應該成立相關的世界組織,并由相對中立的第三方機構開發一些客觀性指標,然后再對高等教育機構進行評估。這樣得出的大學排名和反饋,才能客觀地反映大學的情況,大學也可以根據這些反饋進行改革。不過,像現在比較權威的這幾個排名,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也不能完全輕視或忽略。
日本的大學歷來對大學排名的關心度較低,但是,那些在排行榜上下滑比較厲害的大學,也不會完全輕視或者忽略該排行榜,畢竟這些大學在走向世界的時候,還會受到世界排名的影響。最近幾年,很多大學在積極地研究和探討排名問題,立命館大學也在關注世界排名,并就排名的相關指標采取了一定的對策。
三、通過亞洲校園計劃
培養引領世界發展的亞洲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從高等教育層面進行比較,您認為東西方的教育模式有何差異?
川口清史:目前,很多高等教育界的人士在討論高等教育的時候,都以美國為例,實際上亞洲國家的教育模式和美國的教育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首先,美國式教育主要注重培養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力、討論問題的能力,亞洲式教育往往更加重視學歷教育,對于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力、交涉能力、討論問題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還不夠重視。其次,亞洲的大學主要是為了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相對而言,美國的大學除了教授專業知識之外,更注重培養大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討論問題的能力和溝通能力。
《世界教育信息》:剛才您談到了亞洲式教育,中日韓三國是一衣帶水的亞洲鄰邦,其歷史背景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目前,中日韓三國的大學之間有沒有共同的人才培養項目?這些項目的側重點是什么?您怎樣看待這些項目對大學生的影響?
川口清史:中國、韓國、日本等東亞地區的國民都非常重視教育,這些地區的教育水平也是相對較高的。中日韓三國之間的教育合作非常重要。為加強中日韓高等教育機構的合作交流,三國政府主導實施了“亞洲大學生集體行動交流計劃”(Collective Action of Mobility Program of University Students,以下簡稱“亞洲校園計劃”),該計劃旨在促進三國大學之間的學生流動,培養引領世界發展的亞洲人才。立命館大學也在執行亞洲校園計劃中的一個項目。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學生發現彼此的優勢和缺點。通過這種交流,讓學生認識到該如何取長補短,如何通過看到別人的長處并認識自己的短處,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知識能力。所以,這種項目非常有意義,也希望各國政府能夠加大對此類項目的支持力度,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交流機會。
四、立命館大學致力于培養能解決
21世紀人類共同課題的優秀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您怎樣看待大學的使命?日本的大學在這方面是怎么做的?
川口清史: 大學的使命是大學在社會實踐中所承擔的角色與社會責任。立命館大學致力于培養具有豐富的創造性與人性、具有優秀的領導能力、能解決21世紀人類共同課題的優秀人才。每一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創建歷史和出發點,還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偟膩碚f,大學的使命會存在差異性和特殊性,每所大學需依據自身的創辦歷史和出發點,根據其所在地區的優勢,充分發揮自身特色,開展特色辦學,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日本之前比較注重大學的整齊性。日本的第一所國立大學——東京大學創立以后,很多大學紛紛效仿其辦學模式,由此出現了很多類似的大學。在日本高等教育界,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著對這個現象的批判意見。最近,日本政府提出大學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特色辦學,打造獨特的辦校優勢。
前面提到了大學排行榜。我認為,大學如果僅為了在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就一刀切、向前看齊的做法是片面的。對于一所大學來說,結合排行榜的排名情況,按照自身的領域專長或是辦學特色進行分類評估,可能是更好的做法。
《世界教育信息》:位于京都,有著100多年歷史的立命館大學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同時,立命館大學的國際化教育亦走在日本大學的前列。請您介紹一下立命館大學的獨特優勢及其國際化辦學特色是什么?
川口清史:在日本來,立命館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老牌高校。立命館大學座落于有著兩千多年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古都——京都,有著獨特的地緣優勢,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對于世界各地的學生來說,有著較高的吸引力。立命館大學以“自由與清新”為建學精神,以“和平與民主主義”為建學理念,一直注重與各國保持親密、友好的關系,開展各項學術交流活動,包括交換學生、教師交流、學術與文化交流、共同研究項目等。學校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同時,還有很多外國學生。我們可以進行特色化、多樣化辦學。
與老牌國立大學相比,我們的教師人數并不是很占優勢,但是,我們的校園里有來自世界各國和日本各地的學生,這些學生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各種各樣的地域文化。我們想把學校變成一個“熔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生通過互學互助,進而提升自身素養。當然,學校也會采取措施,推進通識教育。
此外,在日本,立命館大學是較早走上國際化道路的大學,在國際化辦學方面走在日本大學的前列。學校擁有不同層次的合作辦學模式和機制,力求在亞洲地區保持領先,爭作日本大學的領頭羊。同時,我們也希望和世界各國大學開展合作,培養具有豐富的創造性與人性、具有優秀的領導能力、能解決21世紀人類共同課題的優秀人才。
編輯 李廣平 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