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田歡 龔瑞翔 何如清
摘 要:目的了解武漢市護理學本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意向,為改善護理畢業生就業現狀、研究就業對策等提供依據。方法采用自設調查問卷,于2014年6月至7月對武漢市300名護理學本科生進行調查。結果城鎮和農村來源的畢業生最理想就業地區差異不顯著,男女生就業意愿明顯不同,大學生創業意愿受多種因素影響。結論護理學本科畢業生就業更傾向于優先選擇護理行業,這對緩解我國護理工作者緊缺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但畢業生深造、下基層及創業意識淡薄,高校就業服務應對比提出針對性舉措。
關鍵詞:護理學 就業 擇業意向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128-02
隨著時代的變化,護理本科生的擇業意愿和就業行為出現新變化,為護理院校的就業服務和政策導向提出新的要求。本課題組對我市2014屆護理本科畢業生就業意愿等進行調查分析,以期為制訂進一步提升護理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方法提供依據。
1 資料與對象
該調查于2014年6月至7月展開,研究對象是武漢市2014屆本科護理學專業畢業生。學生源于3所高校:武漢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和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分別是重點本科、二類本科和獨立院校的代表。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248份調查問卷,總有效回收率82.67%。
該次問卷主要調查的內容:(1)護理畢業生個人因素,包括年齡、生源、性別、求職過程中遞交簡歷份數、接受面試次數和接受單位個數;(2)擇業意愿,包括擇業時最看重因素、最理想就業地區、理想行業、是否生源地、薪酬與期望值差距、專業對口程度、擇業意愿、對就業創業政策了解程度、創業活動經歷、創業看法、從事護理工作適合程度和是否優先選擇護理工作;(3)對創業活動經歷有影響的因素,包括創業活動經歷、就業準備、影響創業最主要因素和就業形勢嚴峻最主要原因。
人口統計特征:調查人數248人,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2.60±1.233歲)。來自城鎮學生63人,占比25.4%,來自農村學生185人,占比74.6%。男女人數比1∶4.6,其中男生45人,女生203人。
2 結果
2.1 個人因素差異性結果
數據表明,每名大學生遞交簡歷數為4.90±7.595。每名大學生接受面試次數為3.00次,每名大學生的意向接受單位個數為1.48,近一半以上學生表示接受單位個數是1。
通過分組交互分析,生源是城鎮的大學生在遞交簡歷份數、接受面試次數、接受單位個數三個因素方面均略高于生源是農村的學生,但差異不顯著;另外,生源是城鎮的大學生中,男生在這三個因素方面都明顯高于女生,而生源是農村的大學生中,男生在遞交簡歷份數、接受面試次數因素方面略高于女生,但接受單位個數卻略低于女生,從單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檢驗來看,生源與這三個方面的方差分析結果在5%顯著水平下差異性均不顯著,性別與這三個方面的方差分析結果差異不顯著。
2.2 護理本科畢業生擇業意愿
(1)擇業理想地區:38.7%的大學生選擇沿海經濟開發地區為最理想就業地區,僅有1名大學生選擇農村作為自己的最理想就業地區,通過對是否屬于生源地和最理想就業地區進行非參數檢驗,顯著性水平P=0.923>0.05,表明就業地區的選擇與生源地無統計學意義。
(2)薪酬與期望值差距:55.6%的大學生認為今后的工作薪酬與期望值差不多。
(3)專業對口程度:只有15.7%的大學生表示仍未簽約;在84.5%的已簽約大學生中,有近1/2認為自己所學專業與簽約崗位對口,僅有5.3%的大學生簽約與護理學專業無關。
(4)擇業意愿:48.0%的大學生希望一步到位有穩定收入,43.1%的大學生會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于此,在創業關于對就業創業政策了解程度、創業活動經歷、創業看法三個因素的調查中,多數大學生選擇對政策法規缺乏了解;近3/4的大學生有一定創業活動經歷,如開網店、營銷等,并有約2/3的大學生認為創業是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就業形式,但卻很少嘗試創業之路。
(5)從自身條件出發,從事護理工作適合程度和是否優先選擇護理工作因素:42.3%的大學生比較了解自己是否適合從事護理專業,也有近1/3的大學生認為一般了解。在擇業時55.6%的護理學畢業生表示會優先選擇護理工作,即完全專業對口,也有約8%的畢業生選擇放棄護理工作。
2.3 對創業活動經歷有影響的因素
通過回歸模型分析,在5%顯著性水平下,就讀學校、就業準備、影響創業最主要因素、就業形勢嚴峻最主要原因、對護理學生在校期間是否有創業經歷具有影響。而生源、擇業時最看重因素、最理想就業地區、理想行業、對就業創業政策了解程度等因素與護理學生是否有創業經歷無關。
3 分析和對策
3.1 個人因素差異性分析
該研究發現,城鎮和農村護理畢業生的擇業意愿差異不顯著,但不同性別的護理畢業生擇業意愿差異也不顯著,這可能與信息時代不同生源、不同性別的護理畢業生接受的信息比較趨同、對護理工作的看法比較相識、學校沒有對不同性別的畢業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有關。
3.2 護理本科畢業生擇業意愿分析
(1)沿海開發區作為最理想就業地區的人數最多,然而卻少有人愿意下基層,非大城市不去。[1]這反映出護理畢業生擇業地區的選擇存在一定程度的誤區,需要引導,需要加強對地區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同時,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高校對大學生擇業地區進行引導的重要性,這對高校開展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工作薪酬與期望值的差距較小,這將有利于護理畢業生的就業。表明我市護理畢業生對薪酬的定位比較合理和客觀。畢業生步入職場初期,首先考慮是否能夠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調查表明,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初期薪酬明顯高于同期其他專業[2],但本研究表明,護理畢業生工作薪酬與期望值的差距較小,這對護理學畢業生的就業無疑有著促進作用。endprint
(3)就業專業比較對口。本調查表明,畢業生絕大多數都選擇了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同時數據也顯示出本專業的男生跨領域擇業比例明顯多于女生且差距較大。同樣在理想行業的調查中有62.5%的大學生選擇醫療行業,也有近10%選擇教育行業,這與專業對口程度的調查相互映證。
(4)護理學本科畢業生更傾向于直接就業。擇業時,不論是一步到位還是先就業后擇業,這都表現出大學生就業的急切心理、對工作的渴望,這種積極心態對就業十分重要,但可能缺乏長遠考慮。護理學領域高層次人才較為缺乏,選擇繼續深造對今后的就業無疑會有巨大幫助。并且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少之又少,創業雖作為大學生擇業的一種方式,然而很少有人采納這種擇業意向。這更進一步突出了大學生在校期間擇業觀念需合理引導的重要性。
(5)護理學本科畢業生就業更傾向于優先選擇護理行業,這對緩解我國護理工作者緊缺的現狀具有重要意義。原因可能是,經過4年的專業學習,不論初期是被調劑還是主動報考護理專業的學生,都對護理領域有了一定了解,護理工作環境氛圍已基本適應。
3.3 對創業活動經歷有影響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表明,影響創業最主要因素大多數學生認為是資金不足,其次是缺乏經驗和創業政策扶持不足。政府加強對大學生創業的引導,要不斷地完善大學生創業的環境。[3]大學生創業就業中還存在著就業觀念滯后[4]創業推動就業。表明政府要繼續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植力度,護理畢業生也應主動獲取創業信息,尋求創業渠道,積累經驗。高校也應加大對護理大學生的創業指導,幫助部分護理畢業生從事與醫療相關的創業工作。
總之,該研究表明,我市2014屆護理本科生優先選擇發達地區就業,工作薪酬較為實際,大部分學生優先選擇護理職業就業,但男生轉行意愿強烈,大多學生選擇直接就業,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少,護理畢業生創業意識淡薄,提示高校要針對性別進行個性化教學,提升護理男生的專業認同;要為有深造意愿的畢業生提供指導和服務;引導學生立足基層,求真務實,發揚護理職業的奉獻精神,同時也要配合政府加大創業指導,提高護理畢業生的創業意識。
參考文獻
[1] 吳維均.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D].重慶:西南大學,2008.
[2] 蘇銀利,李樂之,周小娟.護理專業畢業生擇業意向與就業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8,23(2):15-17.
[3] 李國珍,宋波.武漢大學生創業意識調查[J].青年探索,2007(4):68.
[4] 李琪,幸理.武漢市大學生創業就業的調查分析[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112-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