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宏
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心內科,遼寧大石橋 115100
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
孫立宏
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心內科,遼寧大石橋 115100
目的探討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該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2例,比較觀察組(加用小劑量硝普鈉治療)與對照組(常規治療)的療效、每搏心輸出量、心臟射血分數及藥物不良反應。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62%;觀察組的LVEF及SV依次為(48.29±4.02)%、(76.31±17.04)mL,均高于對照組水平。上述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顯著,在有效改善心功能的情況下,并未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小劑量;硝普鈉;慢性心力衰竭;療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種心臟疾病發展至嚴重階段,患者的心功能出現不同程度障礙而引起的復雜臨床綜合征[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差,死亡率及致殘率均較高。硝普鈉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確切,但在給藥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滴速過快而引起低血壓、暈厥等不良反應,對最終療效產生不利影響。該研究通過對2013年3月—2014年2月于該院就診的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探討小劑量硝普鈉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該組研究的觀察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入選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54~79歲,平均年齡(65.02±4.10)歲,原發性疾病:冠心病 12例,肺源性心臟病 11例,擴張性心肌病9例,NYHA分級:II級10例,III級13例,IV級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患者年齡55~81歲,平均年齡(66.18±3.92)歲,原發性疾病:冠心病11例,肺源性心臟病13例,擴張性心肌病8例,NYHA分級:II級12例,III級13例,IV級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原發疾病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臥床休息、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積極治療原發病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小劑量硝普鈉治療,將0.05 g硝普鈉加入到50 mL生理鹽水中進行持續靜脈注射,初始滴速為4 μg/(kg·min),隨后可根據患者的血壓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滴速進行調節,一般為增加2 μg/(kg·30 min)。癥狀改善后維持該速率持續滴注。治療過程中應確保血壓≥90、65 mmHg,若血壓水平較低,則應使用多巴胺進行升壓治療。治療1月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心功能分級改善2級,呼吸困難、肺水腫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心功能分級改善1級;無效:治療前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心功能分級情況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觀察指標
在治療過程中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使用心臟彩超方法,測量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數(LVEF)及每搏心輸出量(SV)。
1.5 統計方法
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該組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對比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療效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綜合比較分析[n(%)]
2.2 兩組的LVEF及SV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LVEF為(48.29±4.02)%,較對照組的(39.08± 3.87)%有明顯提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042,P<0.05)。觀察組的SV為(76.31±17.04)mL,與對照組的(68.31±12.34)mL比較有顯著上升,指標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3.041,P<0.05)。
2.3 兩組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低血壓或腎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觀察組中有1例(3.12%)在治療初期有局部紅疹,對照組中有2例(6.25%)表現出紅疹,均隨著療程的延長自行消失。兩組的不良反應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72,P>0.05)。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危重癥之一,有研究證實其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左和(或)右心室的功能性障礙及神經-體液調節系統的紊亂,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見特征[2],患者大多表現為呼吸功能障礙、運動耐受性下降及生存時間的減少等。由于病情的反復性,患者的生活質量普遍低下,藥物治療作為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見方法,研究有效的治療藥物有重要意義。
3.1 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機制與療效
硝普鈉為血管擴張劑,藥效具有均衡性,不僅能夠促進微小動靜脈或容量血管的有效擴張,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還可促進心排血量的提升,減緩心率及肺部淤血,使心肌細胞的外周阻力下降,降低心肌耗氧量。藥理學研究證實,硝普鈉在靜脈注射后,能夠與血管組織中的多種巰基特異性結合,并發生反應,形成S-亞硝酸巰基化合物,在谷胱甘肽轉移酶的作用下,S-亞硝酸巰基化合物能夠釋放一氧化氮,直接刺激平滑肌細胞,使細胞內的烏苷酸環化酶大量生成與釋放,促進鳥苷酸生成量的增加;鳥苷酸則可直接作用于外周組織中的血管平滑肌,使動靜脈擴張,達到治療效果[3]。應用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優勢主要為:第一,對于患者的左室充盈壓有明顯的下降作用,促進左室射血分數及每搏心輸出量的提高,使腎臟組織的血流量增加,從而有效促進尿鈉排出,達到改善心功能的治療目的。第二,硝普鈉還具有一定程度的血小板聚集抗性,能夠促進心肌組織微循環狀態的好轉,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臟泵血功能得到顯著改善。第三,硝普鈉可降低機體產生的細胞炎癥因子對心肌細胞的毒性作用[4],使心肌肥厚或心肌纖維化等心室重構現象有效改善,并能特異性阻斷心肌肥厚相關性細胞信號的傳導過程。該組研究顯示,觀察組在接受小劑量硝普鈉治療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30/3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62%(21/32);觀察組的LVEF及SV依次為(48.29±4.02)%與(76.31±17.04)m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水平,組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且二者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確切,且治療安全性高。劉太和等在相關研究中指出,小劑量與大劑量使用硝普鈉、不使用硝普鈉與小劑量使用硝普鈉的不良反應有明顯差異,認為硝普鈉的使用劑量對慢性心衰患者的預后質量有顯著影響[5]。與該組研究的結論存在矛盾。推測這一現象可能由于:①不同學者對硝普鈉的大小劑量定義不一;②各學者所觀察的不良反應類型存在差異;②所選患者間存在個體差異。故在后期研究中應從以上方面,對硝普鈉的劑量定義問題與不良反應的觀察指標等加以統一,進一步提高研究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3.2 硝普鈉治療的注意事項
硝普鈉在靜脈滴注時,若大劑量使用或滴速過快,可能導致氰化物中毒、低血壓或暈厥等并發癥[6]。故在臨床治療中應嚴格控制硝普鈉的滴注速率與滴注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滴注情況加以控制,在確保最佳血藥濃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藥物使用量,降低靜脈給藥速率,有效避免血壓的大幅下降而引起的并發癥[7]。一般認為硝普鈉使用量≤50 mg/d×15d、100 mg/d×7d、200 mg/ d×5d為安全使用范圍[8]。因此臨床醫師在使用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衰時,應根據患者的綜合病況確定合適給藥劑量,確定合適的給藥方案,從而有效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衰的療效顯著,可明顯改善心功能,應嚴格控制給藥劑量與速率,確保安全性。
[1]周海濤,孫淮波,陳長華.微量泵持續注射小劑量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淮海醫藥,2014(6):600-601.
[2]楊彩娜,范春雨.硝普鈉聯合托拉塞米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0):1199-1200.
[3]李偉文.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3):153-154.
[4]戴勝燕.多巴胺聯合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學,2012(31):141-142.
[5]劉太和,周青云.不同濃度的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0(14):13-20.
[6]庫爾班江·麥提,肖開提·阿布都拉.不同濃度的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7):94-95.
[7]吳劍,李芳,王露.多巴胺聯合硝普鈉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23):376-377.
[8]趙慶.微量泵持續泵入硝普鈉聯合曲美他嗪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17):90-91.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small dose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SUN Liho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Dashiqiao Central Hospital.Dashiqiao,Liaoning province,1151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dose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sSelected 6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from 2013 March-2014 year in February in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mpar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a small dose of sodium nitroprusside)and control group(routine treatment)with efficacy,stroke volume,cardiac ejection fraction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was 93.75%,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65.62%);LVEF and SV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48.29±4.02)%and(76.31±17.04)mL,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control group.The above indexe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ith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a small dose of sodium nitroprus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significant,an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the treatment of high safety.
low dose;Sodium nitroprusside;Chronic heart failure;Curative effect
R54
A
1674-0742(2015)02(c)-0121-02
2014-11-18)
孫立宏(1975-),女,遼寧大石橋人,本科,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內科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