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靜
沈陽市骨科醫院創傷骨科二病房,遼寧沈陽 110044
護理干預預防骨科手術患者便秘的療效分析
孫愛靜
沈陽市骨科醫院創傷骨科二病房,遼寧沈陽 110044
目的分析進行護理干預后骨科手術患者便秘發生情況。方法對該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136例骨折患者進行病例回顧性分析,患者為分為兩組,采用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兩種不同方式進行護理,分析不同護理方式便秘發生情況,并進行比較。結果采取綜合護理可使患者4 d內排便人數為58人,與常規護理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骨折患者應在護理時,進行綜合護理,防治便秘的發生,減輕病人的痛苦,促進愈合。
骨折患者;便秘;綜合護理
骨折后,由于需要長期臥床,患者的活動受限,會導致胃腸活動減弱等生活方式的改變,排便習慣和方式也隨之改變[1],因此骨折患者住院期間常會受到便秘的困擾,創傷后1~5 d和術后1~5 d發病率最高。便秘會給病人的生理造成較大的痛苦,從而影響患者的的康復。臨床常治療以口服通便藥物,但長時間口服通便藥物可降低腸壁神經細胞的敏感性與反應性,導致便秘加重,延長患者的康復時間[2]。為降低骨折患者便秘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康復,該院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治療的骨折患者136例,針對性地進行了相應的綜合護理干預,并與常規護理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骨科治療的骨折患者13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54例,平均年齡(39.6±10.48)歲,患者股骨骨折94例,髖關節手術42例?;颊呤中g前無消化系統疾病,無習慣性便秘。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綜合護理組,一組為常規護理組。每組患者均為68例,兩組患者年齡、手術方式、麻醉方式、手術部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1)對患者進行病情介紹,必要時予止痛治療。(2)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傷口情況,保持患肢于功能位;觀察下肢肌力恢復情況。(3)告知患者正確進行功能鍛煉。
綜合護理組除常規護理方法外還進行如下護理:(1)心理護理:責任護士與患者多溝通,了解患者問題所在,了解患者排便習慣,例如排便時間、排便次數、糞便形態,告知患者定期排便及成功床上排便的方法,鼓勵患者按時排便。(2)保護患者隱私:在患者排便時,設立單獨空間,注意患者隱私的保護,保持空氣暢通。(3)飲食護理:告知患者的飲水量不少于2000 mL/d,多吃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豆角、韭菜,患者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每日晨起飲適量的溫蜂蜜水,潤腸通便。(4)排便鍛煉:術前患者進行床上排便訓練,囑患者每日清晨起床后做排便動作練習,時間為5 min。(5)提肛運動:囑患者每日早晚各做1次提肛運動,10~15 min/次。鍛煉時,患者舌舐上腭,患者盡量收縮肛門括約肌,同時配合呼吸,患者提肛時配合憋氣5 s,之后呼氣,放松肛門括約肌,同時全身放松,之后反復進行訓練,20個/組,練習時間應隨患者病情變化而定。(6)腹部按摩:患者在餐后1 h,緩慢進行腹部按摩,順時針方向,時間為5 min。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排便時間,觀察患者 2 d排便人數,4 d排便人數,4 d后需配合藥物排便人數,進行比較?;颊? d及以下時間排便為顯效,4 d及2~4 d內排便為有效,4 d以上并使用藥物排便為無效。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不同護理方式患者排便時間比較
比較兩種不同護理方式,僅使用常規護理的患者,4 d以上并且使用藥物促排便患者為47人,綜合護理組為16人,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護理方式患者排便時間及使用藥物比較
2.2 綜合護理組效果評價
綜合護理組顯效38人,顯效率為55.8%,有效14人,總有效率為76.4%。見表2。

表2 綜合護理有效率[n(%)]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明顯減少,3 d以上甚至更長時間未排便,伴有排便困難等的臨床癥狀[3-4]。骨折患者大多臥床,極容易出現便秘,影響了患者康復訓練,延長了患者的愈合時間。研究表明,骨科手術患者出現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創傷因素:骨折臥床患者基本損傷程度都較重,胃腸道的蠕動和吸收功能受到影響,導致便質較干,不利于排便,而出現排便困難[5-6]。創傷后,焦慮、恐懼、悲觀、失望等情緒改變,刺激大腦皮層影響下丘腦和自主神經系統,使這些神經興奮,尤其是交感神經興奮使腸的蠕動減弱而造成便秘[7-8]。(2)手術因素:骨折患者大多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時需藥物麻醉,麻醉劑劑的副作用是抑制排便中樞,引起排便困難[9-10]。(3)運動因素:骨折患者根據病情需要,而長期臥床,運動量不足,肌肉收縮減慢,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困難[11-12]。(4)心理因素:患者患病后會焦慮,并且病房私密性不夠,開放式病房,患者排便時心理障礙,導致排便不按時,發生便秘[13-14]。(5)飲食因素:患者運動量較少,進餐量較少,且有些患者偏食,人群中普遍認為骨折患者應多進食肉類等促進愈合,食物中缺乏纖維素物質。患者為避免排尿,進水量減少都導致便秘的發生。促排便藥物多會引起腹痛腹瀉的發生,且長期服用促排便藥物可引起繼發性便秘的發生[15-17]。
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和文獻,研究中綜合護理組針對心理因素、飲食因素、運動因素等制定了一系列護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總有效率達到了76.4%,并且與常規護理比較,可明顯的減少便秘的發生,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報道在骨折患者術后護理中采取本研究綜合護理除排便訓練外的護理方法,顯效率僅為36.9%,目前,關于骨折術后護理干預,減少便秘發生的報道為小樣本的單一中心的研究,具體護理方法還沒有科學的、具體的標準。該研究的優勢在于護理方法為綜合護理方法,從心理到生理多種方法共同作用,該種綜合護理在減少骨折術后患者便秘發生率有重要意義,可以明顯改善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防止便秘出現的并發癥的發生。下一步研究的重點為綜合護理方法的標準化研究和大樣本研究。
研究表明,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應加強與患者多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問題所在,告知患者定期排便及成功床上排便的方法,鼓勵患者按時排便。多對患者進行宣教,減少患者焦慮情緒,盡量設立單獨空間,注意患者隱私的保護,保持空氣暢通,避免患者產生拒絕排便的想法。對患者加強教育,術前對患者進行床上排便訓練,囑患者每日清晨起床后做排便動作練習,時間為5 min。同時加強護理中飲食知識的告知,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含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豆角、韭菜,患者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每日晨起飲適量的溫蜂蜜水,潤腸通便,在告知術后患者功能鍛煉的同時,告知其提肛功能鍛煉和腹部按摩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督促患者每日早晚各做1次提肛運動,10~15 min/次,患者在餐后1 h,緩慢進行腹部按摩,順時針方向,時間為5 min。必要時可選擇不良作用較小的中藥進行治療或配合針灸等物理療法進行預防和治療。
既往骨折術后護理的研究多集中于預防壓瘡發生、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等方面,臨床對骨折術后患者便秘的發生也不重視,多在便秘發生后給予藥物治療,影響了骨折術后患者恢復。綜上所述,骨科手術患者,在防止褥瘡發生時,也應采取綜合護理措施,預防便秘的發生,減少患者的痛苦,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
[1]周婉娥 .護理干預對腰椎疾病患者術后便秘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26):80.
[2]KYLE G.Constipation:symptoms,assessment and treatment[J].Br J Nurs,2011,20(22):1432.
[3]郭榮,丁義江,張建淮.慢性功能性便秘癥狀量化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5):137-139.
[4]Zhang W,Xu Y,Chen Z,et al.Knockdown of aquaporin 3 is involved in intestinal barrier integrity impairment[J].FEBS Lett,2011,585(19):3113-3119.
[5]ZHI H,YUAN W T.Expression of aquaporin 3,4,and 8 in colonic mucosa of rat model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1,14(6):459-461.
[6]Ikarashi N,Mochiduki T,Takasaki A,et al.A mechanism by which the osmotic laxative magnesium sulphate increases the intestinal aquaporin 3 expression in HT-29 cells[J].Life Sci,2011,88(3-4):194-200.
[7]陳潔.骨科臥床患者易發便秘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4):86-87.
[8]潘秀花,呂天花.早期護理干預對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2(4):71-72.
[9]Kammerlander C,Riedmüller P,Gosch M,et al.Functional outcome and mortality in geriatric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J].Injury,2012,43:1096-2101.
[10]Palmu SA,Lohman M,Paukku RT,et al.Childhood femoral fracture can lead to premature knee-joint arthritis.21-year follow-up results:a retrospective study[J].Acta Orthop,2013(84):71-75.
[11]Garnavos C,Lygdas P,Lasanianos NG.Retrograde nailing and compression bolts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C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J].Injury,2012(43):1170-1175.
[12]劉艷,馬珍珍.護理干預對骨科病人便秘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9):3145-3146.
[13]孫叢景.老年股骨頸骨折預防便秘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9):180-181.
[14]陳仁娟.前瞻性護理干預對骨科臥床患者便秘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12(21):75-76.
[15]宋云霞,孟祥東.胸腰椎骨折AF內固定術后腹脹及便秘護理[J].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2012,24(1):49-50.
[16]袁文萍,胡愛琴 .早期護理預防胸腰椎骨折術后腹脹,便秘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3(3):167-168.
[17]謝倩倩.骨科關節置換患者術后便秘的相關因素與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8):125-126.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SUN Aijing
Ward 2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Shenyang Orthopedic Hospital,Shenyang,Liaoning Province,110044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136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nd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conventional nursing,respectively.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nstip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underwent defecation within 4 days,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racture patients so as to prevent the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and promote healing.
Fracture patients;Constipat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R47
A
1674-0742(2015)02(c)-0136-03
2014-11-18)
孫愛靜(1973.6-),女,遼寧沈陽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骨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