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斌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高校輔導員的導學角色定位
吳斌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高校輔導員在教育、管理和服務學生過程中,必須對自己的導學角色進行定位,要從加強對學生學習目標引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營造良好學習環境和加強對學生學習心理輔導等方面進行思考。
輔導員;導學角色;定位

高校輔導員是直接面對學生,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一線工作者。其基本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學生直面學習、生活、心理、就業上的種種問題,并給予指導和幫助,陪伴大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
高校輔導員要承擔大學生學習引導員的角色,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輔導,提供必要的學習技巧訓練,培養和訓練學生具有良好的求知興趣與態度,正確的讀書習慣與方法;幫助學生確立自己的追求目標,設計自己的學習生活計劃;幫助學生按照學習計劃和步驟,根據難易程度、感興趣的領域和準備涉獵的領域選擇課程;根據學生各自的情況和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員作為學習引導員,要主動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在學習目的、學習態度等方面加以引導,幫助學生盡快完成從“要我學習”向“我要學習”的轉變;尤其是要關注學習有障礙的學生,及時引導,必要時提供特殊的便利,以助其順利完成學業。
大學生的學習心理是指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成就動機、心理適應能力、情緒狀態和意志品質等個性心理特征。根據調查研究,當代大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習心理適應性差。
目前在校的大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在中學時代的學習和生活大多由家長、老師進行包辦式的管理,因而造成他們學習和生活上依賴性大、自主能力差,進入大學后不能很好適應自主性和獨立性要求較高的大學學習和生活。
(二)學習動力嚴重缺乏。
部分大學生上大學的目標實現后,沒有及時確立新的奮斗目標,對為什么學習、為什么讀書認識不清,缺乏或沒有奮發向上、努力學習的原動力。
(三)學習意志不夠堅強。
學知識、做學問是一種十分艱苦的勞動,貪圖安逸、不流汗水、不付出代價,要搞好學習是不可能的。由于意志力較差,許多大學生雖然從理智上想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但在感情和意志上控制不了自己,不能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自覺學習。
(四)學習情緒波動多變。
處在青年期的大學生由于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各種新需要的強度不斷增加,其情緒、情感日益顯得豐富、強烈而又多變,加之他們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差,在學習上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些情緒危機。
(五)缺乏學習策略。
大學的學習方式具有廣泛性,課堂教學雖然是大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學生有較多的課余自由支配時間在學校提供的條件下廣泛地進行學習,如參加專題討論,聽取各種學術報告、知識講座,查閱圖書館提供的大量文獻資料等。但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還是延用中學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只求掌握書本知識,目的還是應付考試。有的學生每天除了上課,不會安排課余時間,甚至也不知要學什么,缺乏明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要提高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搞好學風建設,必須重視高校輔導員的導學角色,加強輔導員對大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輔導員在引導大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學生學習目標的引導。
新生入學時注重目標教育,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確立個人發展目標。要求學生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有效管理好時間,合理分解目標制定一日、一周、一月計劃,并定期進行總結。通過目標作為行動指引,落實具體計劃,引導每個學生順利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事實證明,學生學習動力強勁,能自覺排除內外因素干擾,正確對待學習上的困難和挫折,勤奮學習,刻苦鉆研,表現出堅強的意志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要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科學地規劃自己的人生理想藍圖,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與此同時,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使他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有實質性的了解,明確學習目標和方向;其次,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同時,作為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者,要與任課教師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給予必要的幫助。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要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搞好人際環境建設:就是要努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團結和諧、互助友愛的人際環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處處感到大家庭的溫暖,受到健康向上的環境熏陶。二是要抓好輿論環境建設:就是要努力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引導學生明辨是非,使正確的言行得到肯定和支持,錯誤的言行得到譴責和制止,真正發揮集體輿論在規范學生學習行為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搞好文化環境建設:通過積極組織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具有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文體活動,大力培育催人奮進的校園精神,使學生在活動中情操得到陶冶、素質得到拓展、多種需要得到滿足、心理緊張得到緩解,從而使學生精神世界發展更豐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心理應激和危機感。四是搞好學習和生活環境建設:要努力做好學生園區衛生整潔工作,積極改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合理的學習和生活需要,使學生心情舒暢、精神振奮、態度積極、生活充實,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激發勤奮學習的熱情。
(四)加強對學生學習心理的輔導。
輔導員對有學習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是解除學生學習困擾的有效途徑之一。其目的是幫助學生適應大學生活,擺脫學習困境,發揮自身潛力,獲得學習成功。輔導的方式可分為群體學習心理輔導和個體學習心理輔導。群體學習時,可通過系統傳授、專題講座或座談的形式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同時也可以邀請優秀學生和往屆畢業生進行現身說法,以成功的學習經驗來幫助“學困生”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對有學習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時,除了詢問學習情況,如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成績等,更應注重了解其家庭背景、父母的教養方式、個人成長史、身體狀況、受教育情況以及其價值觀和個性特征等,注意分析影響其學習行為的各種因素,以便尋找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改變原有的認知,理智地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消除不良情緒的困擾。
總之,高校輔導員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大學生學習引導員,做好導學工作,自身必須加強多種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還應把輔導員工作當作一門學問去研究、去探索,努力成為學生教育專家和學生管理專家。
[1]謝惠存.大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與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03,(2),85-86.
[2]楊偉才.大學生學習心理對高校學風建設的影響與對策[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5,(5),529-532.
[3]閆麗英.影響大學生學習積極性因素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晉中學院學報,2006,(2),74-77.
[4]劉海存,于葳.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85-88.

G641
:A
:1671-864X(2015)10-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