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希華
(南京技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探索
——以職業院校設計素描課程為例
邱希華
(南京技師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實施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時,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本文主要針對職業院校的設計素描課程的改革,對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
設計素描 任務導向 一體化教學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現代技術的發展,職業院校肩負著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的使命,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成為職業院校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幾年來,我校作為一體化教學改革試點單位,與時俱進,探索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計算機廣告專業設計素描課程中的應用,嘗試運用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理念,推進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改革,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體化”教學模式是以國家職業標準為依據,以培養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設計課程體系和內容,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和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并安排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以任務為導向主要是指在“一體化”教學中,采取學生個體或小組通過主動、全面和合作式的學習,按照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價反饋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的目的在于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逐步培養學生的隱形綜合職業能力。
設計素描作為藝術設計教學的重要基礎課程,是環境、裝飾、平面、動畫等各類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基礎課。學生通過課程中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逐步完成設計專業課程學習的前期準備。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問題,可通過“一體化”教學模式予以解決。
1.教師講授繪畫技法,學生接受指導與訓練,使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受到壓制,影響了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
2.大多數學生繪畫造型基礎差、繪畫興趣不高,被動地模仿,自然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倦,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3.考核方式單一、片面,僅僅對學生的繪畫習作進行考核,無法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
1.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實現以生為本,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專業基礎薄弱的學生,以學生為主體,運用直觀生動的案例,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避免了枯燥的理論學習和盲目的繪畫練習,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究。
2.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體現了中等職業院校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可以有效地將專業課程的知識點與企業需求的技能聯系起來,有利于促進廣告專業實用型人才的開發培養,增強學生設計與制作的能力,從而有效地參與社會實踐,為以后的就業打下扎實的基礎。
3.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可以通過任務的學習和實施,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的統一,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1.結合學生特點,精選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是設計素描教學的主線,要求教師根據廣告設計專業的性質,針對學生的特點,立足由簡到繁,由易到難,設計巧妙合理,各知識點貫穿其中的教學任務。各學習任務之間既要相互獨立又要前后銜接,體現課程的完整性及遞進性,同時設計的實例要難易適度,有層次感,既能讓學生感到有一定的挑戰性,又能讓學生在完成每一次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就感。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職業院校廣告設計專業的課程中,設計素描屬于基礎課程,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本技法基礎,是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不僅僅是將對象的比例和形象畫得準確,還包括對現有的和意念中的平面及空間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對形體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對于設計素描學習任務的設計,主要在基礎素描、創意素描、應用素描三項課程中開展。
對于設計好的典型學習任務,制定每階段的學習任務書。基礎素描課程學習任務書基本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使學生養成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的習慣,要求學生用速寫的形式將物體的基本形狀及基本體面關系表現出來。這部分的講解可以通過解構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物體是由簡單幾何體綜合構成形體的結構關系。比如:蘿卜是由圓錐體、圓柱體和圓臺體三個形體組成的,蘋果切掉四分之一后形體發生變化……第二部分重點訓練學生的表現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多樣的表現手法。第三部分使學生根據前面的觀察、分析、繪畫,進行創新式表現。這樣,整個學習任務的完成使學生擺脫了被動的描摹,帶著探究的思維,提高了學生主動分析和理解的能力,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2.創設任務情境,激發學生繪畫興趣
學生擁有 “好奇”、“愛美”、“探究”、“關注”、“情感的驅動”等心理層面的求知欲望,這是創設任務情境的切入點。在“一體化”教學中,可以通過變換場景和繪畫對象創設任務情境,從而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線條的表現手法時,為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調動他們的自主意識,可以使用不同于常規的寫生對象(深秋的梧桐落葉、教室里的吊蘭等),提示學生發現和體驗線條的魅力。進入情境后,學生作為審美主體,會通過感官去感受、去體驗。在反復的觀察和醞釀中,有的學生會很快被金黃色落葉上的線條吸引,有的嘗試表現生命力旺盛的吊蘭,他們心中生發的對生命熱愛的愉悅感及對生命消逝的失落感,不斷引發他們心底的觸動。學生無意間發現了生活中的一種美,在藝術和美的感召下,頓感激情四射,筆下生輝。
3.團隊協作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一體化教學中的團隊合作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但其在傳統教學中是被忽視的。在設計素描“一體化”教學中,采取團隊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可以使成員互相取長補短,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共同提高繪畫技能。設計素描一體化教學中,小組分工可以發揮學生繪畫潛能。從擺設靜物開始,由小組成員合理分工,分別擔任靜物擺放、繪畫指導、作品展示、作業評價。有了合理分工,學生繪畫目標更加明確,繪畫積極性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除基本的繪畫寫生練習,教師也會有意加入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學習任務,如讓每個小組設計自己的團隊標志。為了小組的團隊榮譽,每個小組在接到任務后,先是共同構思進行分工,課后分頭查找資料、畫樣稿,最后進行共同完善,齊心協力完成學習任務。在整個任務完成的過程中,每位學生積極參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4.過程化模塊評價,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手段,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促進。為了配合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實現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創新意識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對傳統的考核方式進行了改革,推行過程化模塊的考核評價體系。過程化模塊式評價包括三方面:專業能力評價、社會能力評價及方法能力評價。專業能力評價是對學生完成的作品,對知識的掌握、應用水平作出評價;社會能力評價主要對學生在討論、出勤、發言、討論、協作、語言表達等做出評價;方法能力評價主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能力、創新能力等作出評價。過程化模塊評價是多元化評價,是由學生自我評價、同學間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共同進行。教師必須及時記錄評價結果,這對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大有益處,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
1.任務的選擇必須符合課程教學目標
學習任務的確定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學習任務必須符合課程知識目標、職業院校能力目標及職業院校素質目標。遵循科學性、教育性、層次性、趣味性等原則,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學習任務是教學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2.“一體化”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互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學生主動探索性學習結合起來,創設啟發誘導的環境,提供信息,引導學生觀察、操作、思考,通過學生自己的活動去探索、發現。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對學生放任自流,要深入學生,不斷巡視,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在學生訓練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3.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適時歸納匯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將零散的知識進行拼接,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實踐證明,職業院校廣告專業設計素描課程實施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繪畫興趣,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和參與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教學效果顯著。
[1]李木杰.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北京:中國勞動社會出版社,2012.
[2]杜嵩松.高等職業院校教育“一體化教學”模式淺談[J].實踐與探索,2010(32).
[3]戴士宏.職業院校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4]陳璉年,張黎.四川美術學院工藝設計教育教學改革探索[J].裝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