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飛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影響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對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并對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的策略進行了探究,以期為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的效果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 自主學習 策略
學校教育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還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善于學習、樂于學習轉變。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非常重要,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以抽象的理論知識為主,又關系著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更高。
一、影響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
1.教學內容方面的因素
初中思想品德課理論性較強,其知識抽象、深奧,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存在較大差距,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使得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成為教師簡單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和意識形態的過程,無法引起學生的認同感,更無法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2.教師教學觀念因循守舊
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容易受到教學內容抽象和理論性較強的影響,對于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缺乏準確定位,教學仍然以因循守舊的理論講解為主,缺乏靈活與變通,使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缺乏活力與趣味,學生處于枯燥沉悶的課堂里,教學效果自然難以盡如人意。
3.學習的方式和手段單一
在初中階段,對于思想品德課的考核還停留在考試層面,使得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活動還是圍著考試轉,只是簡單機械的重復,缺乏有效性和多樣性。學生的學習也主要以記憶背誦為主,對教學內容所要表現的內涵缺乏理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二、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1.有利于推行素質教育和培養人才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現行的教育模式已經由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轉變。素質教育更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品質,更注重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中思想品德課在學生德育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既滿足了推行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又可以把學生培養成為富有創造力的人才,從而實現科教興國的教育目的。
2.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教師通過思想品德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基礎知識和理論,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讓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發展。通過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對知識的積極探索,注重與同學的協作交流,樹立良好的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富有活力與朝氣,品德教育的目的在無形中也得以實現。
3.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
思想品德自主學習以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充分發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擺脫了傳統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對其思想和觀念的束縛,給學生以更大的空間與自由去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讓他們感受到思想品德自主學習帶給自己的愉悅,從而更積極地投入到思想品德自主學習中。
三、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策略的實施途徑
1.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營造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索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學會獨立去思考和分析教學內容。
例如,教師在講解“做情緒的主人”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可以為學生創設如下問題情境:結合詩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分析詩人的情緒變化。這樣的教學方法非常新穎,教師借助古詩為學生的思考和分析提供素材。學生經過思考、分析、討論和總結,認為詩人“初聞涕淚”是感懷自己一直以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喜欲狂”則反映了詩人為國家統一感到高興,并認為自己的才華可以得到展現的興奮之情。教師借助學生的分析,因勢利導總結出這部分教學內容的結論:情緒受到環境變化的影響和支配。
通過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既使學生改變了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枯燥無味的認識,又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思考和分析中受益良多。
2.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學生對于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枯燥無味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單一,無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因此,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更為形象直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教師在講授“心憂天下,向往和平”這部分教學內容時,可以借助“日本修憲之舉”和“中日釣魚島之爭”等學生關心的時事熱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放映中國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所遭受的苦難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然后播放日本向中國投降的視頻,結合日本侵華戰爭的罪證等,讓學生討論在面對領土爭端和國家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資料,在譴責日本修憲之舉和歪曲事實強占釣魚島的同時,認識到只有祖國經濟發展、繁榮富強,才可以抵御外來的侵略,使我們不再遭受喪國之痛。
教師將教學內容與時事焦點巧妙地聯系起來,并借助生動形象的視頻,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沉浸到對時事焦點的學習、分析和討論中,激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3.提供自主學習平臺,營造自由討論氛圍
教師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加強教學內容與社會實踐之間的聯系,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營造自由討論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養成良好的思想觀念與道德品質。
例如,教師在講授“學會合作”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就可以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圍繞如何開展合作和如何對待合作與競爭的問題展開討論,時間為15分鐘左右,并讓每個小組做好討論內容的記錄和整理,并在討論結束后將討論的結果反饋給教師。學生經過討論,總結出了很多合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學會主動聆聽、尊重別人意見、互相體諒包容和敢于面對競爭等。
教師借助小組討論,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暢所欲言,不僅對教學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合作的重要性和意義。
4.開放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注重理論講解與闡述,課堂氛圍枯燥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可以與時俱進,轉換因循守舊的教學觀念,以更為開放的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教師在講授“合理利用資源”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可以布置研究性的題目,讓學生調查生活中資源浪費的情況,研究資源合理利用的途徑和方法。學生對于研究性的問題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不僅積極查閱相關資料,尋找資源利用的有效途徑,而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認真觀察,提出了自己認為合理的建議。
開放性的課堂教學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施展的機會,學生的創造力在研究和學習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培養和鍛煉,不僅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還有利于把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逄雙瑜.初中思想品德課合作學習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王小芳.初中思想品德“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