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英 曹培培
摘 要:“2014中國智慧旅游年”的背景下,迅速發展的智慧景區急需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分析國內外智慧景區研究的現狀,提出了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并系統地從八個方面分析了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可將抽象的智慧景區具體化、直觀化,從而給我國智慧景區的有序建設和快速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F592.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5-0088-02
2009年11月,國家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決定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為我國旅游業的大力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1年國家旅游局邵琪偉提出爭取用10年時間在我國初步實現“智慧旅游”,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景區、智慧旅游企業。目前,旅游產業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而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為順應信息化發展的要求,在建設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智慧景區孕育而生。對于什么樣的景區是真正的智慧景區,急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
2014年是中國智慧旅游年,各地的智慧景區正在建設中。而分析和建立嚴謹、可靠的智慧景區評價標準體系是旅游景區發展的必然選擇,可使旅游景區的決策層能夠很好地把握智慧景區的發展水平,具體實施部門也可以通過該指標體系對建設項目進行正確的評估,以便找出不足之處及時糾正,游客則可以通過該指標體系熟悉智慧景區的內容和正確使用智慧旅游的方式,增強景區智慧旅游的體驗度和滿意度,從而確保智慧景區快速、健康建設發展。
一、智慧景區研究現狀分析
通過國外相關文獻的搜素和研究,發現國外并無“智慧景區”這一專業術語,也未發現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但是國外學者關于景區數字化的研究以及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旅游業的現象和實踐要早于國內。如Buhalis和Laws從營銷的視角探討了景區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Buhalis 則提出了信息技術在旅游景區發展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的觀點。
雖然國內學者在景區信息化的研究方面晚于國外,但是國內學者關于智慧景區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葛軍蓮等從利益相關者理論角度,對智慧景區的建設進行了探討;邵振峰等分別闡述視頻巡航技術和物聯網對于九寨溝智慧景區管理的研究;鄧賢峰等從景區管理、游客體驗、旅游產品三個方面提出了智慧旅游建設的評價體系;黨安榮等探討了智慧景區的內涵,并思考設計了智慧景區建造的全面架構。上述研究中,對于智慧景區研究大都集中于景區的智慧化建設,即智慧景區的技術開發和應用,而對智慧景區建設的評價體系研究甚少,因此需要加強此內容研究。
二、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分析
“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是基于景區“智慧化”發展理念,統籌考慮智慧景區的硬件、軟件和服務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而成,其目的在于準確地衡量和反映智慧景區建設的主要進度和發展水平,促進景區實現智慧服務、智慧營銷和智慧管理的目標。智慧景區評價指標體系分為通訊網絡、景區綜合管理、電子門票和電子門禁、門戶網站和電子商務、數字虛擬景區和虛擬旅游、游客服務和互動體驗、智慧景區建設規劃和旅游故事及游戲軟件、創新項目8個一級指標和37個二級指標體系。
1.通訊網絡。能夠實現景區有效通訊的公用電話網、無線通訊網和無線寬帶網。
(1)公用電話網。應建有供游客使用的公用電話,部署有電話報警點,電話旁公示景區救援電話、咨詢電話、投訴電話。游客可撥打報警點電話向接處警系統的值班人員求助。(2)無線通訊網。全部地方能接收移動電話信號,方便游客通訊。(3)無線寬帶網。無線寬帶網基本覆蓋景區,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可以方便的將手機、電腦等終端以無線方式連接上網。
2.景區綜合管理。智慧景區可進行多方面的智慧化管理。
(1)視頻監控。最大化的擴大景區視頻監控覆蓋范圍。(2)游客流量監控。可對入口和出口人流計數管理,對游客總量實時統計,通過游客滯留熱點地區統計與監控,掌握游客流量超限預警。(3)景觀資源管理。智慧景區能對自然資源環境進行監測或監控;能對景區內的各類遺產資源、文物資源、建筑景觀、博物館收藏等景觀資源運用現代化科學管理手段進行信息化與數字化監測、監控、記錄、記載、保護、保存、修繕和維護等,從而便于景觀建筑文物數據的查詢檢索以及面向公眾展示。(4)財務管理。應使用專業的財務管理軟件、對財務管理內容和方法進行財務管理。(5)辦公自動化。可以進行流程管理、電子郵件、文檔管理、公文流轉審批管理工作,能動態展示財務結算管理公告、新聞、通知等。(6)經營資源管理。可以對商業資源部署、商鋪經營、經營監管、合同管理、物業規范等方面進行管理。(7)應急廣播。廣播在景區中的合理布放,如遇災害或緊急情況時,可立刻轉換為緊急廣播。(8)應急處置響應系統。建設旅游應急預案及應急響應系統,能夠根據應急處理預案對旅游突發事件進行綜合指揮調度和協調救援服務,能夠利用現代通訊和呼叫系統實現對旅游咨詢和投訴事件的及時受理。(9)指揮調度中心。能實現人員、車輛指揮調度和監控終端控制;能進行應急指揮,以有效地對應急資源進行組織、協調、管理和控制;能暢通迅捷地獲取區、市等各方面的旅游綜合信息;能迅速有效地將有關的旅游信息進行發布。
3.電子門票和電子門禁。景區能提供多種形式的門票,特別是通過電子門票網絡建設,實現遠程查詢門票、計算機終端自助售票和電子支付,電子門禁系統能夠自動識別門票。
(1)門票形式。門票采用紙質(印有條碼或二維碼)、手機短信(彩信)或無線射頻卡形式中的一種或幾種形式。(2)電子門票網絡。能實現售票、驗票信息聯網。(3)遠程查詢。售票、驗票的信息可以遠程查詢。(4)自助售票。能通過計算機終端售票。(5)門票識別。配有手持移動終端設備或立式電子門禁,實現對門票的自動識別檢票。(6)電子支付。通過手機支付或者網上金融支付方式實現電子票購買。endprint
4.門戶網站和電子商務。景區通過開發門戶網站,為游客提供網站信息的瀏覽、咨詢、購買和售后等電子商務功能。
(1)門戶網站。景區建有以服務游客為核心內容的門戶網站,且上線正常運營。(2)門戶網站的功能。功能包括景區基本信息瀏覽、景區信息查詢、旅游線路推薦和行程規劃、景區推介服務、交通導航,建有官方微博并有鏈接,可提供多種語言服務和下載服務。(3)電子商務。能夠實現景區門票、旅游產品、旅游紀念品網上預訂、支付和交易。
5.虛擬景區和旅游。虛擬景區旅游的比例高,展示效果好,智能加載圖像清晰,能夠實現漫游方式、多媒體嵌入各種形式的旅游記載,分享虛擬旅游。
(1)虛擬景區的比例。建成的數字虛擬景區占游客真實游覽全部景區面積的70%以上。(2)虛擬景區平臺。建成的數字虛擬景區和虛擬旅游平臺能在互聯網、景區門戶網站上應用,也能在景區觸摸屏導覽機上和移動智能終端手機上應用。(3)虛擬景區的展示。覺展示效果良好。(4)漫游方式。虛擬旅游的漫游方式多樣。(5)多媒體嵌入。能提供基于圖形圖像混雜技術的多媒體(視頻、音頻、圖片、文字)三維空間嵌入功能,系統使用無須安裝新瀏覽器插件。(6)虛擬旅游分享。能夠在漫游過程中方便地將游覽內容分享鏈接或轉發微博。(7)智能加載圖像。提供多分辨率圖像分級加載功能,根據窗口大小智能加載不同分辨率圖像。
6.游客服務和互動體驗。游客能夠實現自助導游,旅游資訊發布廣泛,建立游客互動及投訴聯動服務平臺、呼叫中心和多媒體展示。
(1)自助導游。建立在無線通信、全球定位系統、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基礎之上的現代自助導游系統。(2)旅游資訊發布。旅游資訊發布方法、形式和內容多樣。(3)游客互動及投訴聯動服務平臺。景區內設有觸摸屏多媒體終端機,可實現查詢旅游相關信息、下載軟件、打印路條信息、在線留言投訴以及觸摸屏上的虛擬旅游。(4)呼叫中心。應能與12301旅游熱線平臺對接,可實現旅游產品查詢、景點介紹、票務預訂服務、旅游資訊查詢和旅游交通線路查詢。(5)多媒體展示。景區內建有智慧旅游多媒體體驗中心,180度、270度、360度環幕虛擬漫游景區,三維、四維動感環幕立體影院等,運用聲、光、電等現代多媒體科技手法讓游客對旅游有全新的認識;建有采用VR虛擬仿真技術的設備,使游客享受虛擬駕駛、虛擬飛翔、虛擬漂流等體驗;建有多點觸摸互動內投球和多點觸摸互動桌面,游客可以多人多點隨意點擊觸摸球面或屏幕上的地理位置,進行虛擬旅游和瀏覽全國旅游信息等。
7.智慧景區規劃。智慧景區應有詳盡專業的智慧景區建設規劃,通過編寫與旅游景區有關的旅游故事、游戲軟件形成商業化運作。
8.創新項目。景區運用各種創新技術、手段和方法,提升景區服務質量、環境質量、景觀質量和服務游客的綜合滿意度等。
結語
作為推進智慧景區健康、快速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分析和建立智慧景區的評價指標體系無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隨著計算機信息處理、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等技術的日新月異,評價指標體系也需不斷更新和完善,以確保智慧景區更加“智慧”。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S].國發〔2009〕41號,2009-12-01.
[2] 邵琪偉.我國將用10 年時間初步實現“智慧旅游”[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3] 姚國章.智慧旅游的建設框架探析[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2).
[4] 田祥利.旅游發展規劃評審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