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急診經橈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護理體會
張杰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經橈動脈介入治療后的護理方式。方法190例經橈動脈急診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對患者治療后的護理方式進行回顧總結。結果全部患者都順利的完成了介入治療, 術后共有15例患者有前臂疼痛以及穿刺點遠端肢體腫脹癥狀, 提供關節訓練后, 患者的腫脹癥狀能夠消退, 有3例患者的橈動脈穿刺后搏動消失, 在1個月內能夠恢復, 無死亡患者。結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診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時, 需要結合優質護理服務, 護理人員要接受針對性培訓, 保證提供細致全面的護理, 為患者的安全負責。
急性心肌梗死;經橈動脈介入治療;護理體會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內科的高發疾病, 患者發病后病情嚴重, 變化快速, 死亡率高, 對其生命產生了極大的威脅[1]。現在的介入技術不斷的發展,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經橈動脈介入治療現在比較傾向于再灌注治療, 對患者的心肌缺血癥狀起到了很大的改善效果, 減少了梗死范圍, 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對死亡率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經橈動脈介入治療是現在治療急性心結梗死的主要治療方式, 可是該方法存在風險性, 需要醫患以及護理人員的共同配合, 圍手術期的護理非常重要[2]。此次根據本院的護理研究來進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2014年本院共接收了190例急診經橈動脈介入治療患者, 男135例, 女55例, 年齡最小36歲,最大93歲。
1.2 治療方法 術前常規口服拜阿司匹林300 mg, 以后100 mg/d,氯吡格雷片600 mg, 以后75 mg/d。以Seldinger法穿刺右側橈動脈, 送入6F動脈鞘, 經鞘管向肘動脈內注射硝酸甘油200 μg以減輕血管痙攣, 再注入肝素70~90 IU/kg, 替羅非班10 μg/kg于3 min內靜脈注射完畢, 再以0.15 μg/(kg·min)靜脈滴注36~48 h。隨后行冠狀動脈造影, 尋找梗死血管行介入治療, 術畢拔出鞘管, 以動脈夾固定加壓止血。
1.3 護理方法
1.3.1 術前護理
1.3.1.1 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發病比較突然,患者的病情嚴重, 會有瀕死感, 所以心理上非常的焦慮, 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講解, 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對患者進行檢查和治療前的解釋, 讓患者能夠對治療目的有所了解, 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增加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護理人員要多陪伴患者、鼓勵患者幫助其建立信心。
1.3.1.2 術前準備 ①患者入院后要第一時間建立生命體征監護,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 使患者保持絕對臥床, 并給予4~6 L/min氧氣吸入;②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并遵醫囑給予藥物輸注;③抽取血液樣本迅速送檢;④術前備皮,了解患者足背動脈波動情況, 做Allen試驗, 詢問過敏史, 必要時進行過敏試驗。
1.3.1.3 術前交接 將患者送到手術室之后, 和手術室護士進行交接, 核對患者資料, 對檢查結果、用藥情況進行核對,完成簽字交接。
1.3.2 術后護理
1.3.2.1 病房準備 確保病室內的空氣清新, 環境整潔, 常備搶救物資。將患者送回病室后, 進行交接, 患者蘇醒后,詢問手術感受, 提供鼓勵, 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1.3.2.2 肢體護理 患者術后要保持絕對臥床24 h, 根據患者的術中情況及病情發展決定是否進行床上大小便。對穿刺點進行觀察, 對患者的疼痛感進行詢問, 有出血、腫脹、疼痛時, 進行相應處理, 監測血氧飽和度, 及時的進行敷貼更換[3]。
1.3.2.3 密切觀察 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分析。術后24 h要持續進行心電監護, 對患者心動過速、室性早搏進行預防, 避免梗死再次發生。部分患者術后會因為擴張血管藥物、血容量不足等引起血壓改變, 因此要求至少1 h進行1次血壓測量, 對于血壓不穩定者1次/15 min進行血壓測量,一旦發現血壓異常改變即給予對癥治療。術后鼓勵患者多飲水, 一般8 h內飲水量達到1500 ml以上, 并給予500 ml靜脈補液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 確保患者尿量>300 ml/h, 以減輕腎臟負擔[4]。
1.3.2.4 術后宣教 因為患者接受的是急診治療, 術前的宣教工作比較少或者無法開展, 所以術后要加強健康宣教工作。護理人員對患者術后進行指導, 增加不良情緒對病情的負面影響教育, 指導患者調整自身的情緒狀態, 讓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 管理情緒。護理人員在進行宣教的時候,要對患者的文化程度、職業、性格進行分析, 提供針對性的宣教方案[5], 對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要積極的解答, 和患者及其家屬保持良好的關系, 為患者進行體位指導, 對肢體制動的重要性進行講解, 叮囑患者改善飲食, 保持低脂、高熱量、高蛋白飲食習慣, 對并發癥發生后的自我管理方法進行講解, 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
全部患者都順利的完成介入治療, 術后共有15例患者有前臂疼痛以及穿刺點遠端肢體腫脹癥狀, 提供關節訓練后,患者的腫脹癥狀消退, 有3例患者的橈動脈穿刺后搏動消失,在1個月內能夠恢復, 無死亡患者。
介入手術發展快速, 目前經橈動脈介入治療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護理人員要對護理方式進行熟練掌握, 能夠在進行救治的時候正確快速的反應, 護理人員分工明確,給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術前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引起重視, 能夠保持患者情緒的穩定, 認真進行手術準備, 保證手術的順利開展[6]。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 積極的進行并發癥預防和控制, 加強健康宣教工作, 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此次研究中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術后共有15例患者有前臂疼痛以及穿刺點遠端肢體腫脹癥狀, 提供關節訓練后, 患者的腫脹癥狀消退, 有3例患者的橈動脈穿刺后搏動消失, 在1個月內能夠恢復, 表明術后進行早期訓練對患者的功能康復幫助非常大。
綜上所述, 急診經橈動脈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非常優秀的效果, 臨床中結合優質護理能夠提升質量效果, 保障患者的安全,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侯桂華, 辜小芳.心血管介入治療圍術期安全護理.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2:137-142.
[2]徐清斌, 李延麗, 馬萍.急診PCI患者再灌注時間對臨床預后的影響.吉林醫學, 2013, 34(6):1055-1056.
[3]陸再英, 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149-150.
[4]錢宏, 陳琰.一體化護理模式在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5):549-550.
[5]徐麗娟.社區護理干預在冠心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4(z1):224-225.
[6]郭軍, 陳韻岱, 田峰, 等.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與血管內超聲在冠狀動脈介入診療中的應用.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2, 20(11):866-87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9.167
2015-06-01]
111000 遼寧省遼陽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