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聚肌胞注射液治療口腔粘膜潰瘍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于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4例口腔粘膜潰瘍患者,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進行對照研究,觀察并比較維生素B族聯合維生素C治療與聚肌胞注射液治療的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顯效率為75%,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4.38%和71.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聚肌胞注射液治療口腔粘膜潰瘍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能夠控制并緩解患者的病情,具有收斂、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等諸多優點。【關鍵詞】聚肌胞注射液;治療;口腔粘膜潰瘍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3.111
作者單位:150000哈爾濱,黑龍江省醫院南崗分院
Clinical Study of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Oral Mucosal Ulceration
MENG Ling'na Nang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1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oral mucosal ulceration. Methods 64 patients of oral mucosal ulcera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were chose from May 2013 to February 2015 and divid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tamin B combined with vitamin C whil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injec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iciency rate of study group was 75% and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3.75% whic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were 34.38% and 71.88% of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injection is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oral mucosal ulceration. The medicine has the function of slowing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relieving pain. And it also can promote ulcer recovery.
【Key words】 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 injection, Treatment, Oral mucosal ulceration
口腔粘膜潰瘍一種常見的口腔粘膜病損,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病因,專家認為是免疫、遺傳和環境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以病程長、反復發作為主要的臨床特點 [1]。為研究聚肌胞注射液治療口腔粘膜潰瘍的臨床效果,本文選取于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4例口腔粘膜潰瘍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4例口腔粘膜潰瘍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和舌質表層的上皮糜爛、疼痛以及頰黏膜潰瘍等口腔黏膜潰瘍的典型癥狀和體征,并且患者的面積在1 mm×1 mm~4 mm×4 mm之間,潰瘍數目在1~4個之間。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32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為男性,14例患者為女性;年齡11~79歲,平均年齡為(37.8±5.8)歲;病程5個月~7年,平均病程為(2.5±0.6)年。治療組3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為男性,13例患者為女性;年齡13~81歲,平均年齡為(38.2±5.8)歲;病程7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2.8±0.5)年。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給予維生素B族聯合維生素C進行治療:采用10 mg的維生素B 1,10 mg的維生素B 6以及100 mg的維生素C口服治療,同時給予0.2%洗必泰含漱劑,3次/d。
1.2.2 治療組 治療組患者給予聚肌胞注射液進行治療:采用2 mg的聚肌胞注射液對患者進行肌肉注射,并采用同種藥物進行潰瘍局部涂擦。開始的2 d每天注射1次,以后隔日1次,一共注射6次;潰瘍局部涂擦4~6次/d [2]。本次治療以10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給予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
1.3 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用藥后口腔粘膜局部疼痛顯著減輕,10 d內口腔粘膜潰瘍愈合或者潰瘍愈合時間與往常相比明顯縮短,潰瘍面顯著縮小并且數量顯著減少,患者的復發間隔較往常明顯延長;有效:患者用藥后口腔粘膜局部疼痛有多減輕,10 d內口腔粘膜潰瘍愈合或者潰瘍愈合時間與往常相比有所縮短,潰瘍面縮小并且數量有所減少,患者的復發間隔較往常延長;無效:患者用藥后口腔粘膜潰瘍的情況沒有變化,或者患者潰瘍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患者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為期1個療程的治療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有一定程度的好轉,對照組32例患者中顯效患者11例(顯效率為34.38%),有效患者12例(有效率為37.5%),無效患者9例(無效率為28.13%),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1.88%;治療組32例患者中顯效患者24例(顯效率為75%),有效患者6例(有效率為18.75%),無效患者2例(無效率為6.25%),則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治療組患者的顯效率為75%,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4.38%和71.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口腔粘膜潰瘍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口腔疾患,主要的臨床特點有病因復雜、病程長、多發、周期長等,因具有較強烈的疼痛感,而對患者的進食和語言造成了影響,從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聚肌胞注射液屬于雙鍵聚肌苷酸—聚胞苷酸聚合物的滅菌溶液的一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干擾素誘導劑,能夠通過對糖核酸多聚酶進行抑制來對核糖核酸的復制進行干擾,促進抗體形成和刺激巨噬從而達到抗病毒的效果 [3]。同時聚肌胞注射液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具有收斂止痛的作用,并且能夠對潰瘍面進行保護使其在一定時間內不受刺激,從而達到促進潰瘍面愈合的臨床效果,因此可以對創傷性口炎、復發性口瘡、藥物性口炎各種原因引起的口腔粘膜潰瘍進行治療。除此之外,聚肌胞注射液既可以對患者肌肉注射來進行全身治療,還可以用同種藥物進行潰瘍局部涂擦來進行局部治療,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預防繼發感染以及促進潰瘍面的愈合。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收治的64例口腔粘膜潰瘍患者并隨機分為兩組進行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顯效率為75%,治療總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34.38% 和71.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聚肌胞注射液治療口腔粘膜潰瘍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能夠控制并緩解患者的病情,具有收斂、止痛、促進潰瘍面愈合等諸多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