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秀玲
工作單位:150000哈爾濱市阿城區人民醫院
?
伴發抑郁、焦慮的心律失常患者睡眠與心律失常的臨床分析
計秀玲
工作單位:150000哈爾濱市阿城區人民醫院
【摘要】目的 對伴抑郁及焦慮情緒障礙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睡眠情況對心律失常的影響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探討。方法 將160例心律失常患者和50個健康將其作為對照組,對其進行抑郁、焦慮自評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進行測評,同時還要對HRV指標進行詳細的分析。結果 HRV時域指標方面焦慮組、抑郁組、共病組的指標都要比正常組的值要高。共病組在睡眠質量因子上和睡眠總分方面要明顯比對照組高,在睡眠總分和入睡時間等方面兩者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伴抑郁、焦慮和焦慮抑郁共病的心律失常患者在HRV時域指標會出現非常明顯的下降,這也說明自主神經對心臟的調節可能存在著一些不利影響。
【關鍵詞】焦慮癥;抑郁癥;心律變異性;心律失常;動態心電圖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sleep on arrhythmia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on arrhythmia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riefly.Methods 160 cases of arrhythmia patients and 50 healthy as the control group, depression, the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evaluation.ResultsThe index of HRV time domain indexes anxiety group, depression group, Comorbidity groups in sleep quality factor and total score to sleep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time to fall asleep,In terms of total sleep and sleep time there exists obvious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Arrhythmia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comorbi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ill decrease obviously in HRV time domain indexes, which also shows the autonomic nervous there may be som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heart adjustment.
【Key word】Anxiety,Depression,Heart rate variability,Arrhythmia,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抑郁是所有疾病的一個重要因素,抑郁因素也使得疾病的致死率得到充分的提升,雖然在臨床上已經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和抑郁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一領域的研究在不斷的深入,焦慮癥狀和睡眠之間的具體關系還需要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研究,焦慮自評量表和匹茨堡睡眠質量量表對心律失常患者出現抑郁和焦慮等都有著一定的作用。
1.1對象
選取2013~2014年收住筆者醫院的心律失常病人1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內科學》第6版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其中男性88例,女性72例,平均年齡(55.34±14.89)歲。其中心律失常患者伴焦慮共有48名,為焦慮組。心律失常患者伴抑郁共有57名,為抑郁組。心律失常伴焦慮、抑郁共有38名,為共病組。標準分<50分評定為無抑郁、焦慮狀態,共有55名,為病例組。選自同期同一地區健康人群無任何軀體及心理疾病。按年齡、職業、性別等因素與病例組匹配,共50例。
1.2方法
首先是常規檢查,所有的患者都要進行常規的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等檢查工作。其次就是量表評定工,在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測評的過程中,要對測試者的近一個月的睡眠質量進行調查,這個量表主要有19個自我測評條目和5個他人測評項目,這些測評條目并不參與到記分活動當中,18個條目要組成7個成分,每一個分項都按照其所屬的等級來確定分數,最后算出總分,總分是21分,分數越高就證明患者的睡眠質量就越差,反之亦然。
1.3統計學方法
在統計結果的過程中要使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同時還要用標準差和基礎值構成t檢驗,如果P在0.05以內就證明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者入院時心電圖數據病例組55例PR為152.70±6.08,QRS92.33±3.11,QT391.28±7.52,QTc成434.43±5.82,HR77.47±4.09,對照組50例,PR為158.30±5.12,QRS93.70± 2.51,QT388.04±6.69,QTc成410.24±12.78,HR67.56±7.45患者入院時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病例組,55例睡眠總分6.42±0.56,睡眠質量1.26±0.12,功能障礙0.94±0.12;對照組50例睡眠總分4.89±0.72,睡眠質量0.65±0.04,功能障礙0.53±0.18。
如果一個人出現了睡眠障礙,那么它就會對一個人整體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都產生重大的影響,焦慮或者是抑郁都是導致睡眠障礙的重要原因,而對老年人而言,他們的睡眠質量本來就不是很好,所以老年人受到的影響就更加的明顯,如果患者的睡眠障礙長期得不到改善,就有可能使得患者出現生理上的疾病,心律失常的癥狀也會更加的嚴重,對患者的康復也是十分不利的[1]。
HRV是指竇性心率在一定時間內周期性改變的現象,HRV增高反映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強,而降低則反映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后者可降低心室活動閾值,誘發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HRV預測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臟性猝死明顯優于左室射血分數、心室晚電位、心功能級別及QT離散度。HRV時域指標中SDNN反映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總的張力大小,rMSSD、PNN50反映副交感神經張力大小,與心率的快速變化成分相關;SDANN反映交感神經張力大小,與心率的緩慢變化成分有關。心肌的電穩定性依賴于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和體液之間的精確平衡[2]。
事實上,人們的心理在受到某些事件的刺激之后,就非常容易對機體和精神產生一定的影響,或者是人們因為某些原因心理一直處于緊張狀態時,就會產生一些應激源。這些應激源會形成一定的應激反應。具體表現為大腦垂體和腎上腺系統會對靶器官產生一個指令,使其交感神經系統呈現出亢進的狀態,導致體內兒茶酚胺的釋放量驟增。從而引起心律失常。并且在這種情況下,兒茶酚胺的釋放量會越來越多,其濃度的增大也會造成人體內部鈣離子的流失,是的血小板發生異常變化,引起血管收縮,不但會加重心律失常的狀況,甚至還會引起心肌缺血或者SCD。為此,在臨床中,醫護人員應該注重對病人的心理進行疏解,避免其心理緊張[3]。
參考文獻
[1]羅曉華,張效斌,馬宇.抗抑郁治療對冠心病伴抑郁癥患者治療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01):75-76.
[2]張紅,覃俊.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08,37(04):438-439.
[3]李茹,王育強,張志群.某軍校三年級醫學生睡眠質量調查分析[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6,24(05):347-348.
Clinical Analysis of Depressive, Anxiety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Sleep and Arrhythmia
JI XiulingA 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Harbin cit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2.104
【中圖分類號】R749.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16(2015)12-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