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 陳瀅
大數據時代下我國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 陳瀅
摘 要:大數據是在數據云集的時代下信息產業又一次重大的技術變革,它也為我國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管理方面,它能夠驅動企業向智能化發展;在研發方面,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研發成本;在銷售服務方面,它能幫助企業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但同時企業應用大數據技術還面臨著諸多挑戰,急需應對。
關鍵詞:大數據 企業互聯網 個性化營銷服務
大數據是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信息產業的又一次重大技術變革。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對大數據寄予了巨大的希望。我國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可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將為我國企業未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
1.1 大數據可降低工業企業新產品研發成本
將傳統工業與大數據產業相結合,采用大數據處理方法進行新需求的探索和新材料的研發,既可降低研發成本,又能提高新產品研發的準確性。如對于一些產品企業來說,為了迎合顧客需求,增加市場占有率,經常會在產品線上增加許多新的功能,但有可能一些功能不會真正地被顧客所使用,而有些真正需要的功能卻容易被忽視。針對這種狀況,大數據可通過各種移動設備和其他基于無線射頻識別(RFID)輸入捕捉到數據,并根據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分析,為產品企業提供更有價值的分析報告,從而更有針對性地研發新產品,提高市場占用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1.2 大數據可驅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發展
對于制造企業來說,“大數據+制造業”既符合我國“互聯網+”計劃的要求,也有利于驅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發展。制造企業引用大數據技術,首先,可能通過數據隨時監控生產狀況,發布指令及時改善問題,形成智能化的企業管理系統。其次,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制造業企業可以準確地預測全球不同市場區域的商品需求,幫助制造業企業提升營銷的針對性,降低物流和庫存的成本,減少生產資源投入的風險。最后,通過企業與消費者間的交互數據分析,可讓企業更精確地了解到消費者的需求與喜好,并據此生產出個性化的定制產品,既可推進產品創新,又可令制造企業致力于服務的提升。
1.3 大數據為金融企業提供了全新的營銷手段和發展模式
大數據通過對大量數據的提取和分析,能夠將各種問題更加量化地予以體現,反映情況更加直觀、具體。首先,金融機構利用大數據分析結果可以更加準確地查找出內部管理缺陷,并據此重新規劃,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實行更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模式。其次,通過大數據分析,金融機構可以更完整、更深層次地了解客戶習慣及客戶需求,以便為客戶提供定制服務,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特別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互聯網企業擁有了更廣泛的客戶資源和信息數據庫,借助大數據采集、分析功能,能夠利用比較低的成本,獲得數據應對策略,提供了網絡金融模式發展的新思路。
1.4 大數據可助物流企業提高運營效率
大數據正是提高物流效率最有效的方法。第一,使用無線射頻技術(RFID),通過標記于集裝箱上的標簽可以自動收集進出貨場的集裝箱數據,全程自動識別和跟蹤集裝箱,進而提高碼頭處理集裝箱的速度和準確性,降低集裝箱的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打造透明的物流供應鏈,實現信息流對物流和資金流的有序控制;第二,可以利用大數據對未來航線的國際貿易貨量進行預測分析,預知各個港口的熱度;第三,可以利用天氣水文等分析數據對運力投放進行預警,以便在不利的天氣情況下及時進行操作調配;第四,可對客戶行為進行分析預測,對目的港棄箱行為進行預警,防止不必要的損失發生等。
1.5 大數據可助商業企業服務更具個性化
以前商業企業的營銷多是基于直覺或者粗放式的營銷決策,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將帶來一種更為科學、精準的營銷方式,它將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更為貼心、人性化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如企業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確認企業的消費群分布在哪里,企業的潛在用戶在哪里,用戶的喜好是什么,用戶近期購買的商品是什么,未來可能需要什么服務,從而通過整合數據構建消費者的整體輪廓,以準確地預測出消費者的新需求,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可以預見,未來的商業市場中誰能在市場營銷中用足用好大數據技術,誰就能贏得市場先機。特別是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迅速的時期,數據更加集中,數據搜集渠道更為廣泛,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就更為重要。
綜上所述,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運營效率,且我國大部分企業已基本具備了應用大數據的條件。
2.1 我國使用計算機辦公的企業比例較高
應用大數據技術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有硬件支撐。我國企業的計算機普及度較高,大部分企業都使用計算機進行日常辦公。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4年12月,全國使用計算機辦公的企業比例為90.4%。其中對大數據技術需求較為旺盛的行業中,使用計算機辦公的企業比例為:制造業企業占總數的88.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占總數的94.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占97.1%;批發和零售業占90.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企業總數的97.8%;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占總數的86.5%。
2.2 絕大多數企業使用互聯網進行辦公和管理
大數據需要通過網絡進行數據的采集、分析、挖掘和應用,因此企業要應用大數據就必須具備互聯網絡基礎。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都已經使用互聯網進行辦公和管理。據中國互絡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4年12月,全國使用互聯網辦公的企業比例為78.7%。其中使用互聯網辦公的制造業企業占總數的76.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占總數的76.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占企業總數的93.2%;批發和零售業占78.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89.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占80.8%。
2.3 50%左右的企業通過互聯網為用戶提供服務
大數據技術在企業應用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而這些服務都要通過互聯網絡進行。因而企業若有使用互聯網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基礎,對未來大數據的應用會事半功倍。據統計,截至2014年12月,全國使用互聯網的企業中,有46.5%通過互聯網提供客戶服務。其中比例最高的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企業,比例為57.3%。其次為制造業企業,比例為51.5%;批發和零售業所占比例為45.5%;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企業所占比例分別為47.8%和3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所占比例較低,為31.3%。可見,有50%左右的企業有應用互聯網為用戶服務的經驗,其他服務企業和物流企業也在逐漸適應網絡化的服務體系。
2.4 我國企業積極開展在線銷售
大數據能夠為企業提供專業準確的分析數據,從而幫助企業確認目標客戶群體,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銷售水平。而企業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在線銷售則更能直接體現出這一技術的成效。目前,我國企業已經逐漸開始嘗試建立獨立網站,并將產品在網上進行銷售。截至2014年12月,全國開展在線銷售的企業比例為24.7% 。部分重點行業中,制造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零售業的開展比例較高,分別達到38.4%、36.5%和34.9%,特別是O2O商業模式的出現,將線上與線下銷售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用戶提供了更加直觀、便利的購物方式,它不僅提升了企業開展線上銷售的熱情,它的特點也決定了O2O將會成為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重要領域。
3.1 選擇什么樣的大數據應用方式
企業在運營管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而網絡等外部環境中的數據更是更新迅速,數據量龐大。企業選擇什么樣的數據加以分析,購買什么樣的數據產品進行應用都是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在行業的核心是什么,行業的主要競爭點在哪里。其次要客觀評價自己的企業,企業的優勢在哪里,與同行業其他行業相比差距在哪里。最后要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做出預測,確立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了解企業未來運作中是要先進行管理方法的改進還是新產品的研發,或是客戶群體的服務。從而針對具體的分析結果選擇最適合企業自身發展的大數據產品,并確立實施規劃,分步應用,層層推進。
3.2 在什么樣的平臺上應用大數據技術
企業獲得大數據的分析結果,并據此改變銷售模式,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這一切都需要通過網絡實現,而企業需要在什么樣的網絡平臺上實現大數據帶來的管理、銷售、服務的變革,也是需要深入分析的。如公共的銷售服務平臺有自己的運作模式,統一的宣傳銷售方式,但卻無法實現企業的差異化、個性化營銷,也無法將企業的意圖完全體現。因此,若想更好地實施企業的規劃,就必須建立企業自己的網站,搭建獨立的銷售、服務平臺。但目前,我國企業建立獨立網站,開設銷售平臺的還不多。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4年12月,全國企業中有41.4%建立了獨立的企業網站,有17.0%的企業在電子商務平臺上建立了網店。既建立了獨立的企業網站,又建立了銷售平臺的僅占13.4%。
3.3 網絡環境下如何保護企業技術秘密
應用大數據的企業需要在網絡上傳輸數據,獲得數據分析結果,且其中許多關鍵數據特別是有關新產品研發的數據都是企業的核心機密,因而企業網絡的安全性至關重要。據中國互聯網絡中心調查,有35%的企業存在安全問題擔憂,49%的企業表示其已有的安全解決方案和產品已可提供適當的大數據安全。29%的受訪企業表示現有解決方案和產品不適用于大數據,22%的企業不能確認。可見,企業在應用大數據技術之前要首先解決網絡安全問題,重新構筑堅固的防火墻,防止惡意入侵,保護企業網絡安全,也保護企業技術秘密不被泄露。
3.4 企業是否具備合適的專業人才
大數據技術屬于新興的高新技術,企業原有的信息技術和管理人才可能不完全符合應用大數據技術的需要。如若企業僅提供數據,由專業機構幫助分析挖掘,則可只招募少部分專業人員。如企業完全實施大數據技術并獨立完成各個環節,則可能需要諸如數據科學家、數據架構師、數據分析師、數據可視化專家、業務分析師、研究分析師、主任分析師或分析經理以及數據庫程序員等專業人員。鑒于所需人員眾多,企業可從多種渠道聚集人才,一方面可從外部招聘專業人員,另一方面可對現有技術人員進行大數據課程培訓。另外還可與高校、科研機構聯合辦學,定向培養企業急需的大數據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2015(1).
[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4年下半年中國企業互聯網應用狀況調查報告[R].2015(2).
[3] 陳迎雪,陳小華.大數據時代中小企業的應對策略[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
[4] 盧珍宏.探討大數據時代的營銷變革[J].現代營銷,2015 (4).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5(c)-1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