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祥
摘 要:本研究通過調查某高職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融合企業文化的實際情況,分析了企業文化影響商務英語專業的三個主要因素,探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的對接的主要方式:制度保障、課程對接和校企合作方式創新。
關鍵詞:商務英語;企業文化;對接
一、企業文化與教育的關系
什么是企業文化?威廉·大內認為,傳統和氣氛構成一個公司的文化,公司文化就是公司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成為了公司員工活動、意見和行為規范[1]。其他研究人員和學者也有不同表述,但皆有共同點:企業文化的關鍵是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的三大結構要素即企業物質文化要素、企業制度文化要素、企業精神文化要素。企業價值觀便是企業的精神文化的核心。[2]
高職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實際上是人才培養中關注企業價值觀的問題,讓學生關注、領悟、接受先進的、主流的企業價值觀,推動學習和提高競爭力進而對接人才市場和企業文化。
二、高職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知調查
為了掌握目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大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知水平,筆者對廣東汕尾職業技術學院該專業的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分為三部分:企業文化的影響,企業文化的誤區,企業文化和教學的融合。調查對象是商務英語專業133級學生,發問卷共80份,回收78份,其中有效問卷70份。調查結果如下:
(一)企業文化的影響。約78%的同學認為企業文化對專業學習的影響“一般”,66%的學生認識企業文化是屬于“常識性知識”,83%的學生認為企業文化“比較重要”。
(二)大學生對企業文化存在認識誤區。63%的學生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公司宣傳和標語等”,87%的學生認為,企業中文化的重要性排在資本、人才、產品競爭力后;44%的學生認為小公司的企業文化不太重要。
(三)企業文化和教學的融合。為了提高畢業生的適應性和競爭力,90%的學生認為商務英語專業有必要增加或滲透企業文化的內容,然而,77%的學生認為過去老師并沒有在課堂涉及企業文化;對于如何融合企業文化和教學,82%的學生認為到公司實習見習是最好的方式。
總的來說,大學生對企業文化存在誤區,大學生對企業文化的影響不夠重視,教學中很少滲透企業文化的內容。
三、企業文化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影響
(一)企業文化影響人才培養目標。優秀的企業文化包括“和諧、平等、進取、誠信、創新”等企業價值觀,企業文化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的倫理基準,是企業的精神。企業價值觀只有和學生個人價值觀有交集的時候才對學生起作用。某高職的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商務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英語在對外經貿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從事進出口貿易等國際商務活動,勝任翻譯、文秘、商務談判、單證處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看似完美表述,但只是對專業人才知識技能的剛性要求,缺乏文化內涵。相比之下,另一高職的對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就更勝一籌:“本專業面向湖北全省、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輻射全國,服務于國際商務、國際貿易、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具備較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較強的商務文書寫作能力、國際商務和外貿實務操作能力和信息交流技術能力,能夠熟練從事國際商務、報關報檢、國際貨代、英語導游和涉外秘書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企業文化影響課堂教學。高職教學有開放性和實踐性的特征,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需要注意一下幾點:一、轉換教師的角色,強化教師的指導作用,形成和諧協作的師生和學生間的人際關系;二、盡量采用任務型教學,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企業文化是“做事的文化”,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實踐和應用,加強和當前企業文化和市場經濟現狀的對接。例如,商務英語泛讀一,Unit2,Text A,Buying motives 一文中,課文的練習設計是comprehension, vocabulary, fast reading。為了使課文滲透企業文化內容,可以讓學生分組完成marketing research,要求務必使用真實調查數據,也可以制作課件并以比賽方式展示。教師要及時引導,指導學生完成小組任務,體現“做事的文化”。
(三)企業文化影響校企合作方式。企業文化影響實踐教學指的是企業文化影響校企合作的方式和影響實踐教學內容和方法。目前較流行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有聯合辦班、工學結合和技術合作模式等。
四、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方式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制度保障、課程對接和校企合作方式創新。
第一,制度保障主要是建立有企業文化內涵的質量管理和評價體系,使企業文化對人才培養的對接有制度保障和量化的評價標準。第二,課程對接是以量化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企業文化內容,特別是專業課程。通過項目分組協同完成作業等方式,按照公司運作的方式進行,培養學生的協作、創新和進取等良好價值觀。當然,很多時候,兩者的融合是一種潛移默化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進行的。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需要創新,不同的專業合作方式不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可以實行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有:1.人才培養的合作,實習實訓,學工結合;2.信息共享的合作,促進招生就業,指導人才培養;3.硬件設施的合作,節省辦學經費,提高辦學效率;4.教師培訓的合作,提高專業教學的實踐性和實效性。目前高職院校存在課程對接形式有:1.“產—學”一體化的“工作室”教學模式;2.“2+1”辦學模式;3.“分階段多循環”;4.“三依托、三合一”;5.“學院+企業”雙主體;6.“工學交替,雙證融通”;7.“多元融合、學做一體”。第三,高職院校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和教育目標決定不同的合作類型,針對不同的校企合作類型有不同可行的合作方式。如下表所示:
表1 校企合作類型和方式
實際上,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或融合體現了教育與人才市場的連接,對接效果體現了教育和人才市場協調發展。而兩者的對接不能單獨實現,需要其他環節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廣泛和深入的成效。例如,專業設置和產業職業崗位的對接,專業課程內容符合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和生產運作過程的一致,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等等。
參考文獻:
[1] 威廉·大內.Z理論:美國企業界怎樣迎接日本的挑戰[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2] 楊璘璘.高職教育與企業文化對接研究——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