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兵
摘要: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改革的一項關鍵性改革,十八大明確提出了要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促進宏觀經濟穩定,促進實體經濟發展。而利率市場化改革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對我國銀行業的盈利模式、資產管理、風險控制以及經營結構等多個方面都會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本文重點分析利率市場化的內涵,著重探討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然后針對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影響;策略
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以行政定價為主導的利率管制體制,這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金融秩序的穩定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快速運轉,金融體制的改革不斷的深化,而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因此,推行利率市場化關系到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利率市場化改革必然對我國商業銀行將帶來巨大的影響,這不僅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造成商業銀行面臨潛在的風險。因此,研究和識別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有利于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的提升,推動商業銀行長遠穩定的發展。
一、利率市場化的相關概念
利率市場化指的是政府和央行放松對利率的直接管制,市場資金的供需關系將直接影響利率,利率的變動不再由專門的金融機構來確定,各個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的資金需求狀況以及宏觀金融形勢來調控利率水平,從而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的,以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金融機構的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
利率市場化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利率確定的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首要內容是利率由金融交易的主體來自主決定,金融機構擁有確定利率的權利。在金融市場中,可以通過洽談等方式來確定交易雙方共同接受的理論,這是實現利率市場化的關鍵的地方。第二,利率結構的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實施,推動了利率結構的自由選擇。商業銀行的金融交易種類很多,在交易的過程中利率期限以及數量等結構上的自主選擇權,有助于推動交易雙方更多需求的滿足,從而促進整個金融交易市場的多變性和靈活性。第三,是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利率市場化的重要表現就是央行和政府放松了對利率的直接管控,轉而實施間接的利率調控,通過市場化的利率管理,促進了金融市場的活力,中央銀行可以通過一些間接的諸如公開市場業務等實施對利率的間接調節,從而有效的糾正金融交易造成的政策失誤,有效的降低市場風險。第四是利率傳導的市場化。同業拆借利率是利率市場化的準繩,是實施利率市場化的重要內容。在金融交易活動中,同業拆借利率能夠有效的反應短期的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是具有代表性的利率。
二、利率市場化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影響
1.利率市場化促進商業銀行改善經營管理
利率市場化改革前,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依靠傳統的存貸業務,而中間業務得不到有效的拓展。自從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我國原先適度的貨幣政策也逐步放松,央行自2008年9月,連續兩個月降低利率,第四次的調整力度最大,將存貸款機制利率下調1.08個百分點。另外,2010年10月以后,央行先后五次提高銀行存款利率,將一年期的存貸款基準利率提高到3.5%和6.56。可見,國際金融市場對我國銀行利率的影響十分巨大。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環境發生的改革,商業銀行的盈利結構發生了變化,因此,為了適應這種改革和競爭程度的加劇,銀行會不斷的改變過去的傳統存貸業務為主要盈利手段的經營模式,不斷的發展中間業務,降低傳統的負債業務的比重,促進銀行的自身的資產結構的調整,加快推行金融產品的創新,提高服務質量,從而獲得高額利潤。因此,利率市場化可以說從很大程度上推進了銀行的經營管理水平的改善。
2.利率市場化沖擊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變化,商業銀行為了爭奪客戶資源,極大可能會通過調整利率來吸引客戶,通過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貸款利率爭奪客戶資源,這將給傳統的存貸業務造成巨大的沖擊并造成存貸業務的利潤的降低,而傳統的存貸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比重十分巨大,必然會造成巨大沖擊。利率市場化的前提下,商業銀行的存貸利差的逐漸縮小,這會給商業銀行傳統的經營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都是來自傳統的經營模式下的利息收入。例如2010年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收入統計表明,除了中國銀行之外,我國主要商業銀行的收入其中有80%來自于傳統經營模式下的利息收入,而在美國,這個比重占總收入比重的64%,可見我國商業銀行收到了利率管制的制約很大。當實施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這將使得中小銀行實施利率優惠政策,縮小存貸利差來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利率市場化將嚴重影響未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給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沖擊。
3.利率市場化增加了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
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其影響程度的深遠必然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商業銀行的經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利率市場化造成金融行業的風險不斷加劇,并帶來信用風險的惡化。利率市場化是金融市場改革的重點和核心,利率市場化存在的利率風險必然影響到金融市場的風險,給商業銀行的經營造成巨大的壓力。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響,銀行間的競爭激烈程度不斷的加劇,利率作為商業銀行資金貨幣的價格,其利率的變動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受到供需關系的影響,銀行需要根據自身的供需和市場情況對自身的利率進行調整,這使得銀行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和隱患,利率市場化不僅僅影響到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還對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等多方面產生巨大的影響,造成商業銀行的風險的加劇。例如商業銀行為了獲得充沛的資金,加入攬儲的價格戰,民生、招商等股份制銀行對包括活期在內的一年期的各項存款利率均大幅上調10%,交通銀行業對該行的存款業務3個月、半年、一年期的利率分別提高了9.6%、8.9%和 8.3%,可見,利率市場化增加了商業銀行的經營成本。
4.利率市場化推動商業銀行進行資產結構的調整
利率市場化的改革極大的推動了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的進程,促進了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行業的接軌。但是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動,也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巨大的挑戰。企業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資產結構的調整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商業銀行主要依靠自身的經營規模和外部市場環境對銀行內部的資產結構進行科學的調整,銀行擁有自主調整資本結構和進行資產定價的權利,這有利于促進商業銀行的經營水平的提升,改善商業銀行的管理模式,推動商業銀行的顧客結構的改進,提高商業銀行的客戶的質量。另外,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可以大力的發展銀行中間業務,不斷的提高銀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三、利率市場化下商業銀行的應對策略
1.加強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業務已經難以有效的滿足各個層次的銀行客戶的需求,顧客對銀行金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廣泛,而且商業銀行間的競爭越來越大,金融產品的同質化也越來越嚴重。另外,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銀行存貸業務所占的利潤比重將嚴重縮水實施銀行金融產品的創新,是商業銀行抵御利率市場化的負面影響,增加銀行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首先,銀行應該在保證基本存貸業務的前提下積極的拓展銀行的中間業務,不斷的發布投資理財產品供客戶選擇,為顧客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包括資產擔保、投資咨詢和資金結算等,通過收取服務費用,增加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其次,應該加強對個人金融業務的拓展。商業銀行應該積極的拓展個人金融業務諸如信用卡業務和車貸、房貸業務等,從而增強自身的盈利能力。最后,應該不斷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和電子銀行業務,全方位的為客戶提供優質的、便捷的服務,從而有效的彌補商業銀行網點分布的不規范問題。
2.健全商業銀行的存款保險機制
利率市場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風險,并且增加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使得商業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和競爭壓力。因此,商業銀行應該重視以充足的資金作為鋪墊,提高銀行的存款保險機制。商業銀行為了獲得市場競爭優勢,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可以繼續實施利率優惠政策從而獲得更廣泛的客戶資源,以存款量來促進銀行其他業務的開展。其次,應該借鑒國外的銀行經驗,建立完善的存款保險機制,通過有效的法律途徑,選擇合適的存款擔保人以促進銀行的信用值的提高。
3.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發
在利率市場化的發展背景下,為了有效的降低利率風險,并且不影響資產負債結構,商業銀行應該加大對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研發,通過利率衍生工具,有效的降低利率風險。金融衍生工具對于降低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遠期利率協議、期權和互換、利率期貨等衍生工具。目前而言,我國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缺乏,發展不夠成熟與完善,因此,應該不斷的推行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發力度,通過采取科學的利率風險的組合與分解,合理使用利率衍生工具,促進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的利率風險的降低和銀行收益的最大化實現。
4.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利率風險預警機制
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伴隨著巨大的利率風險。利率波動的頻度和幅度對商業銀行的利率結構、盈利能力以及風險控制水平都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設立專門的利率風險控制機構,加強對商業銀行利率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的預警、監測,從而有效的控制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完善風險的預警機制。另外,商業銀行在日常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加強自身的內部控制建設和風險管理。通過完善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控制機制,保證商業銀行日常運行過程中的制度的執行力和強制力,從而有效的保證利率風險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促進商業銀行的穩定運行。
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改革的核心和重點。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將產生一定的風險和影響。商業銀行應該積極的應對市場變化,以顧客滿意為導向,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加強金融產品的創新,提高風險控制的水平,建立健全利率風險預警機制,從而不斷的增強自身競爭優勢,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茂清.利率市場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機遇、挑戰及其應對[J].當代經濟管理.2012(06).
[2] 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影響的國際經驗及啟示[J].農村金融研究.2012(01).
[3] 楊志群,楊劍鋒.淺析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轉變[J].金融經濟.2011(08).
[4] 周小川.關于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若干思考[J].西部金融.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