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久
摘 要 轟轟烈烈的新課改在全國展開,全國各地高中也開始減負,學生要發揮主體作用,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也在減少。那么,打造高效課堂,提升上課效率也變得尤為重要,下面本文結合公開課《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的教學經驗,從高中政治復習課的角度談一談如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打造高效的政治復習課。
關鍵詞 復習課 高考考點 易錯知識點 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46
1 從課前準備上提高復習課效率
1.1 教師的準備
教師要在新課改形勢下要改變單一的灌輸模式,有些輔助工作需要做好。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宏觀上構建相關復習課的知識體系,即知識框架,并且對學生構建的知識體系能夠全批全改,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相關鼓勵性的評語。對于學生挑選的習題老師要進行一定的指導。其次,老師要組織分組,把學生分成若干探究小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匯報本組合作探究后完成的相關任務。這節公開課我是這么分的:第一小組總結知識框架,第二小組常見錯誤觀點歸納,第三小組高考考點分析,第四小組課堂習題的分析和講解。再次,老師要自己構建好知識框架和準備相關的素材。還有,老師要通過各種媒體掌握最近發生的國際國內的重大時事政治事件,以便指導學生提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同時老師也要加強對《考試說明》《課程標準》及高考考點的認真研究。
1.2 學生的準備
首先,學生要準備相關復習課的知識框架,要從微觀上背誦掌握相關知識。一定要夯實基礎知識,突出重點復習。當然剛開始時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而是既有基礎知識的系統化梳理,又要突出重點知識。重點知識是復習的主體部分,在復習過程中要放在突出位置。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已成為現代政治科高考的重要能力要求。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只是按照教材編寫的先后順序進行學習。課時與課時之間、單元與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未能得到有效的梳理和溝通,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多的是點狀的,難以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因此,復習課就要在這方面“補課”,將以往分散的相對孤立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準確、簡明、清晰的知識網絡,從而構成相應的知識體系。這一過程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是一個創新和提高的過程。所以要加強知識整合 , 構建知識網絡 ,對常見錯誤觀點進行歸納, 學會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其次,學生分組后要利用課余時間合作探究本組的任務并形成書面材料和相關課件,以備匯報之用。再次,學生要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時事新聞,并嘗試用復習課的知識點去分析重大時事政治事件。要求學生走出書本和課堂,去重視本年度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動態,關注國內外的重點、熱點問題,運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層次地理解分析,真正領會其實質,學以致用。同時,還須關注與生產、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知識,如科學發展觀,美麗中國,十八屆四中全會等。還有,學生要對高考規定的考點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要做到考點清晰、重難點突出、練習題精挑細選、熱點材料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2 授課過程中如何貫徹高效課堂
2.1 授課內容
(1)第一階段:第一小組學生按照導學案中高考考點的要求分組匯報總結知識體系,并對近幾年高考出現的高頻考點進行分析,對學科內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探究,目標是培養學生從宏觀到微觀把握教材知識點的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對高考考什么有一定認識。
(2)第二階段:第二小組學生展示學科內綜合,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把握知識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多角度思考及回答問題。
(3)第三階段:第三小組對常見錯誤觀點的歸納分析并引導學生做相應練習,目標是督促學生對教材中經常出現錯誤說法的知識點如核心地位標志決定等進行歸納,認清哪些話本身說法就是錯誤的,提高做選擇題的準確率。
(4)第四階段:第四小組分析高考熱點,由學生回答,第四小組總結,老師點評。目的是引導學生社會熱點并能夠熟練地運用教材的知識點去分析這些熱點現象,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掌握會主觀題的答題方法。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5)第五階段:本課小結,由老師引導學生總結。
2.2 總結
(1)高考考點:有六個,要注重基礎知識,形成邏輯體系,把握考點,提高調動知識的能力。(2)易錯知識:講了三個,能夠對本課易錯的知識點進行正誤辨析并能指明原因,提高選擇題做題的準確率。(3)學科內綜合:要注重學科內知識體系之間的聯系,提高綜合分析能力。(4)社會熱點:要關注幾個社會熱點并能夠熟練地運用教材的知識點去分析這些熱點現象,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
3 從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上提高復習課課堂效率
在全國要求學生減負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是老師追求的目標。同時,政治課是文科性質的學科,政治課的特點之一是學生反映枯燥,老師教起來困難、不好教。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各種聲音、圖象、視頻等技術有效運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之中,為政治課教學的發展和提高做出了貢獻。多媒體課件具有大容量、多信息、快節奏、高密度、高效率的特點。過去沒有多媒體授課之前。學生學習的內容僅僅局限于課本和老師的說教。而政治課教學融入了多媒體技術以后,授課的直觀性和容量是教室的黑板無法相比的。授課的容量也非常大,在減負的條件下很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尤其是政治課的教學與實際、時事聯系得特別緊密。政治課要上一些熱點問題的專題課,課件中可加入時事熱點、新聞綜述,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了關注社會的意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都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分不開的。另外,當需要對某些知識體系復習回顧時,多媒體課件可以增加復習課的容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適應了減負條件下政治課時減少對高校課堂的要求。筆者所講的這節課就是運用了多媒體課件,融入了大量的資源,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多媒體課件需要大量的素材。制作課件之前首先要根據所講授內容的需要去搜集相關的材料。當今屬于信息社會,素材的來源途徑很多。通常的途徑有互聯網、電視、報紙、廣播等。最快捷、最方便的要屬互聯網了。我校較早就開通了互聯網并實現了校內聯網,也開通了北大附中的教育網站,近日也要引進金太陽資源網,為老師交流查詢信息提供了方便,我有許多政治課件的素材都來源于互聯網,建議有條件的學校早日開通。在這里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所有的素材和資源都是為教學服務的,課件的制作要著眼于教學目標,突出重點、難點,切忌為了形式主義的需要而把多媒體課件作為嘩眾取寵的工具。同時,課件的的制作要系統化,要有銜接、有邏輯性,課件的制作過程不是簡單的堆砌素材的過程。換句話說,資源的收集是很簡單的,關鍵是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這些素材。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政治課教學中,可以優化政治課的課堂設計,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過去的政治課教學的課堂設計局限性很大,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后,可以把老師的構想完全體現在課件中,通過問題的設計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性,使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課件中強大的交互功能使我們在課件中設計學生能夠發揮想象力所想到的某一問題的很多答案。為學生培養創造力提供了方便。尤其是本溪從去年開始實行班班通工程,教師安裝交互式白板系統,互動功能大大增強,對學生的考試試卷可以實行實時分析,對各種試卷實行及時投放,對試卷實行現場批改展示,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如我上的這節公開課《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可以隨時展示學生的知識框架,能實現對學生作業的實時分析功能。
4 尋找政治學科的規律
這里的“規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由于每節課涉及到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系、縱橫交錯的。如各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課文知識與時事之間的有機聯系、不同課本之間的內容的內在聯系等。因此在復習中要注意將知識重新組合、歸納,使之形成網絡系統,最好是由學生自己找出。二是解答方法與技巧。與此同時,還要注意解答方法與技巧的傳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思路的點撥和引導,以提高學生的解答方法與技巧。三是高考題的規律,高考題命題都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知識點會重復在高考題中出現,同種題型有相同的答題規律。總之,在復習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傳授方法,培養能力。
5 要提高課后反思對高效復習課的輔助作用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們學校要求每節課后都要寫教學反思。當然,這個反思既包括學生的反思,也包括老師的反思。只有在反思中才能發現問題,尋求不足,為以后的高效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這節課我和學生也進行了共同的反思:在本課授課結束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從新課改角度看,在講課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展開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從基礎知識角度看,學生從宏觀上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在提高,并對高考考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運用知識的能力來看,學生運用知識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在提高。從多媒體技術而言,課件信息量大,完成的任務較多,從學生的反饋看,效果較好,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在有些方面也顯示了不足,例如本課從四個方面復習,時間有些緊張,沒有更好地突出某一方面,知識拓展的力度不夠,以后在教學工作中我會逐步改進的。
參考文獻
[1] 周衛華.如何上好高效政治復習課.周衛華高中政治思想者工作室.http://www.jxteacher.com/gzzz/column32562/aab9ccc4-4b8c-4096-b7af-8844e716 ee88.html.
[2] 飄逸.怎樣上好高中復習課.飄逸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1 69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