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雨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是物理的基礎教學,需要特別注重科學探究,讓學生打下堅實牢固的知識基礎,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科學探索精神,這樣才能在更復雜更深奧的物理學習中掌握正確的方法,從而更有效率的汲取知識。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16-01
傳統教學的單向講授法能向學生大量灌輸物理知識,但會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課堂教學變得枯燥乏味。若將探究教學運用到物理課堂中,創設具體問題情境,營造探究式氛圍,輔以科學效率的探究式方法,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具體化、科學化的接受老師的給予的物理知識,有的放矢的消化并且轉而形成自己的物理知識儲備。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開心是成功教學的關鍵。而創設適合的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物理探究的興趣和動力,讓學生對于物理學習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借助以計算機為中心的現代化教學媒體,與物理教學進行有機整合,使物理教學變得更加簡單有效,從而促進物理教學內容的多樣化,擺脫呆板的呈現方式,增加師生的互動,為學生創造生動、情景式的學習環境。物理現象和生活緊密相關,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跟書本知識密切聯系的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能更好的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共鳴,認為物理知識是有用的,實際的,認識到“知識是生活的指南”。例如,實驗探究滾動摩擦力與重量是否有關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將裝有輪子木板比作行李箱,彈簧秤勻速拉動木板的過程比作人在勻速拉動行李箱的情境,接著問到:勻速拉動裝有輪子的木塊時,不同重量的砝碼加注到木板上,彈簧秤的示數有什么變化?相當于行李箱多裝東西和少裝東西時,滾動摩擦力的變化,這樣,學生能更容易融入到此問題的探究中,積極主動地進行猜想和驗證,有助于深入到知識的核心。
二、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以問題為導向,站在學生的角度,拋出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和思考的問題,逐步地拓展、深入、明晰、完備學生所需掌握的初中物理知識,讓他們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探究,形成積極地認知氛圍和學習氛圍。例如,在教學《探究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時要求設計電路圖,那么教師可以一步一步地通個數個問題,例如,串聯電路中,小燈泡L1、L2該如何連接?如果熄滅小燈泡L1,那么小燈泡L2會熄滅嗎,為什么?在串聯電路中小燈泡L1、L2的電壓和電流是否相同?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有什么區別?來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揭開該課題的重點、難點和易混淆知識點,進行透徹深入地學習和探究??梢赃M行小組合作和討論,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可以反映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層次,根據課堂狀況,也能隨之進行調整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為學生創設情景,投入到物理課堂的學習中,發展學生的思維技能,使他們攝取較多有效的課堂知識,構建自身的物理知識框架。
三、開展因材施教,科學指導探究方法
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和自身素質是高低不同的,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制定針對個人的學習方法,揚長避短,樹立學生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最佳的物理知識教育。這就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來發現不同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然后及時進行糾正,同時也應善于發現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有利方面,然后配合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進行正確的指導。同時,在把握學生不同的物理學習進度的前提下,科學指導探究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探究性學習在內容上是開放的,在探究結果的要求上也是開放的,這樣,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就產生了,更有利于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廣開言路,說出自己在物理學習的不同看法,交流心得,經過其他學生和老師的科學指導,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物理知識的學習,對于舊知識能更好的鞏固和咀嚼,新知識也能有效的攝取,讓孩子們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在物理知識的海洋中,自由而正確的開拓進取。
四、營造探究式氛圍,培養學生探究習慣
西方教育流傳著“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中國孔子也提出了“每事問”的主張,不難發現,探究式學習是任重而道遠的,而物理知識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漫長的知識儲備過程,強化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需要貫穿整個初中物理教學的始終。現在,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不敢問,不想問,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惡性循環,對學習喪失興趣,學習成績也會大幅下降,這無疑要求教師結合物理知識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實驗的講解,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營造探究式氛圍,培養學生探究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開發思路,積極地面對物理難點,從而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環節,熱情高漲的進行分析與探索,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知識儲備獨自解決問題或者協同其他學生創立興趣小組,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投入到物理知識的科學探究中,互相探討、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不僅在學校讓學生探究性的學習知識,在家中也應注重他們對生活的探究性思考,為培養他們的探究習慣形成良好的環境。
學貴有疑,有疑惑才有興趣進行探究,有探究才能正確認識物理知識。教師需善于在課堂中見縫插針的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引導,開發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有想法、善思考的進行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 樊建云.例談初中物理探究式實驗教學的實施途徑[J].成才之路.2010202).
[2] 楊天桂.淺談初中物理新課改教學心得體會[J].新課程(教師).2010(02).
[3] 潘 輝.素質教育視角下的初中物理創新教學探究[J].才智,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