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英
摘 要:低年級學生,如果純理論地對其講解朗讀的方法和技巧,產(chǎn)生不了多大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來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讓無聲的文字變?yōu)閯勇牭恼Z言,使他們伴隨著動聽的語言把自己帶進文章美妙的意境之中,使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種美的享受。
關鍵詞:培養(yǎng);小學生;感情朗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218-01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美感、樂感、語感、情感的和諧統(tǒng)一。朗讀本身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朗讀過程中要發(fā)揮“有聲語言”的藝術作用,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從而打動學生的情感。在朗讀中引導學生推敲課文(包括詞句、段落、篇章)的含義、情調(diào)、韻味,想象作者寫作時的心情和情緒。雖然讀的是作者的語言,但其中包含了學生自己的主觀感受,毫無疑問,這大大有助于對課文的理解和體味。朗讀還是培養(yǎng)語感的一種好方式。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學生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準確、鮮明、形象,掌握語言的結(jié)構美、音韻美、節(jié)奏美等,使其對字、詞、句獲得整體的感知。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敏感性和鑒別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注意激發(fā)學生朗讀時的情感。
一、要讀得好,有感情地讀,首先要會讀,讀得正確,讀得流利
課堂40分鐘,我們所要完成的任務是很多的,時間是非常緊促的,我們利用課堂讓學生熟悉課文,對學生作適當?shù)刂笇强梢缘模绻耆珣{借課堂的時間,讓學生把課文從不會讀到會讀,從會讀到有感情地讀,這是比較困難的,基本上也是很難實現(xiàn)的。這除了時間的原因外,還有現(xiàn)在的課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難度,比較長,和學生個體之間水平的差異。因此,我注重讓學生在課前的朗讀預習。在課堂上我又通過聽錄音、范讀等,給學生一個初步的整體的印象。再讓學生結(jié)合讀課文自由學習生字,為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打好基礎。然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自由讀、小組讀、比賽讀等,使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正確,讀流利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把感悟到的說出來,點破那一層蒙籠的情感之紗
在生活中學生都有豐富的情感體驗,但在學習中,他們對課文的情感的體驗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教學中應發(fā)揮部分學生的優(yōu)勢,讓他們把從朗讀中體會到的那一份情感說出來,取長補短,帶動其他學生對文本中情感地體驗,使那些對文本中的情感體驗不夠明了,或暫時還沒有體會到的學生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有利于全體學生把這一情感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為感情朗讀課文指明方向。
三、創(chuàng)設情境,渲染氣氛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說有就有,說無就無。它需要感染,需要激發(fā),它具有共鳴性,它可以隨著環(huán)境氣氛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感情朗讀課文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在班級里渲染適當?shù)臍夥帐欠浅1匾摹@纾鹤寣W生看課文的動畫展示,介紹一些課文的時代背景,請學生分角色朗讀或演一演,也可以請學生說一說或想象一下類似情況下的心情感受,當然,教師的感情朗讀是一種有效而常用的渲染氣氛、感染情緒的好方法。
四、教師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
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的朗讀技巧、朗讀能力是比較欠缺的,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和表現(xiàn)欲望是特別強的。因此,教師應注重范讀的重要性,發(fā)揮在朗讀時的領頭羊作用。
當然,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帶頭作用,榜樣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學生照搬照抄,囫圇吞棗。模仿也應帶有自己的特色,發(fā)展自己的個性。這時就需要個別讀、比賽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讓學生互評互學,不斷提高。
五、方法多樣,提高水平
朗讀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巧妙。教師可根據(jù)課文的需要而設計。可以讓學生全文讀,部分讀;可以讓學生領讀、個人讀、輪讀、分組讀、齊讀、接力讀、角色讀;有時還可以多法并舉;在課外還可進行朗讀、朗誦比賽等。低年級的學生新奇感和表現(xiàn)欲都很強,讀法的變換,就能極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朗讀的興趣,就會使學生想讀、愛讀。
1、利用多媒體圖象指導朗讀。低年級課文中,有與課文密切聯(lián)系的插圖,適時用插圖配合朗讀(如教學掛圖或配套、自制課件等)。這樣,既對學生進行看圖能力的訓練,也能收到良好的朗讀效果。
2、指導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朗讀一篇課文,旨在培養(yǎng)學生將無聲的文字符號,由視覺到思維經(jīng)過理解加工轉(zhuǎn)換成有聲語言來再現(xiàn)故事情節(jié),描繪景物,塑造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讀不但能集中學生注意力,還能在活躍的氣氛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3、音樂配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音樂能使人在濃郁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領悟。針對小學語文不同類型的課文,我常常選擇與課文內(nèi)容的感情基調(diào)相宜的音樂進行伴讀,使學生的情感引起強烈的共鳴,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是我對培養(yǎng)學生感情朗讀地一點想法,一點體會,一些還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許很不成熟,也許有許多不當之處,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讓我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苗芬.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語文版),2009:11.
[2] 吳景川.淺談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J].新課程(小學),2010:10.
[3] 周德嬌.怎樣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13.
[4] 賀林鋒.淺談“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朗讀能力”[J].希望月報,2006:18.
[5] 常海云.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朗讀的有效指導[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