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摘 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的習慣,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在學習中主要表現為自我控制及主動學習能力不強,而當前我國的教學體制存在著不少缺點: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在信息技術學科中對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很有必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習的自主性,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良好的發展,已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
關鍵詞:信息技術;主動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356-01
俗話說:“好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如果正確引導就會成為棟梁之材,相反就會給學生的一生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更有利于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針對我們的教學中存在的重事實性知識的記憶,輕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等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使學生積極、愉快地學好信息技術,其中重要的一環是重視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那么,在小學階段,在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過程中,應該怎樣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呢?下面我就對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轉變傳統的師生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以前所倡導的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已不再適用現在的教育教學,所以轉變傳統的師生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使學生更主動地去學習,去創新。經過傳統教育觀念的轉變后,教師由原來的處于中心地位的知識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知識的建構者,教師更多地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創造過程。學生轉變為學習的主體,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知識的積極建構者。
二、興趣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石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他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年齡、心理特征都決定了他們做事往往從興趣出發,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練習和難以理解的理論知識沒有學習興趣,根本就不想主動去學。針對小學生這種情況,我平時在上課時,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等方面入手,認真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正確引導學生,使其從對電腦的興趣發展為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地去學習,主動去探究和創新。
1、創設激情導入,帶領學生進入精彩信息世界
對小學生來說,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著極大的興趣,特別是對電腦,由于他們剛接觸電腦不久,對電腦懷有一種神秘而好奇的感覺,學習積極性很高,所以我們要利用好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培養他們主動去學習的習慣。
2、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主動學習
興趣是一種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可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為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創新奠定了基礎。小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歡玩游戲引起的。那我們上課時是不是就禁止學生玩游戲呢?這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定,在上某些課程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把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三、激發主動學習欲望,指導主動探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1、利用任務驅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現行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而每章每節的教學內容,也沒有設置一系列讓學生親自動手完成的具體任務,嚴重地制約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所以就形成了這樣的現象:某些教師在上信息技術課時,把學生帶到電腦室,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玩,玩游戲、上網,教師一概不理。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根本找不到目標,有些學生甚至還養成了只喜歡上網、玩游戲的習性;或者教師整一節課,按照課本“照本宣讀”,引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某些操作練習,這樣也嚴重制約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主動性,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習慣更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采取任務驅動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布置一些實際的操作任務,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問題,通過動手操作進行自主探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這樣不僅重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真正掌握了知識,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也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2、利用競賽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天性。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以競賽方式進行學習不僅能夠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對要競賽的內容進行深入透徹的學習,而且對教師及時地掌握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也是很有好處的。例如在對鍵盤基本鍵練習這一節,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針對這一現象,我利用好恰當的契機,組織一次字母錄入競賽,利用“金山打字通”軟件進行競賽,看誰的速度快。通過這樣一設計,學生的學習勁來了,在競賽過程中你追我趕,看誰輸入速度快。這樣就促進了學生對鍵盤的熟悉程度及字母錄入的熟練程度,有助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主動學習的精神。又如在上“繪上繽紛的色彩”這課時,我同樣以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上課時我出示了三幅沒有顏色的森林圖畫,讓學生們在8分鐘內利用我們所學過的知識,幫助動物王國找回色彩。競賽前我設定了競賽規則,同學們根據規則進行創作,然后小組評選出一幅最好的作品進行全班的評比,最后評出最佳創作能手。在競賽的方式下,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以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主動進行創作,能獨立地解決學習問題,同時在小組評選時,同學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在競賽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