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志娟
新農合制度下農村醫療服務質量保障探討
耿志娟
新農合制度的推行使得農村醫療服務質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在當前在供給和需求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良好的進行政策的扶持和加強管理,加強農村醫療建設宣傳,良好有效的引進更多的專業化技術人才加入到農村醫療服務行業中,才能更為有效的對農村醫療服務治療產生足夠保障。
新農合制度;農村醫療服務;質量保障;政策扶持
醫療服務一直是非常受到人們重視的,隨著政府的關注和政策的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有效緩解了農村醫療難以及治療服務相對較差的現象,有效的提高了農村的整體醫療水平,保障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1.醫療服務質量概念的界定
對于醫療服務質量其實指的就是利用合理的方法使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恢復到令人滿意狀態的能力,是一種對于一定醫療期望的實現保障。而關于醫療服務質量其實會有很多因素進行影響,包括治療水準、護理水準、心理健康恢復程度等方面。而構成這一系列標準的主要能力即是技術質量能力以及功能質量能力這兩點。良好的技術質量是對整體治療效果的保證;功能質量則能更好的保障關于一些醫療服務相關的外在因素能夠正常合理運轉。
2.當前農村醫療服務的狀況
中國自改革開放伊始其發展速度和整體實力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飛躍,但畢竟時間太短,一些發達的城市的確有了國際發展水準,但農村的建設實際上并未得到類似城市建設般的巨大提升。
相較城市而言,農村的各項條件都較為落后,因此其醫療水平本身就要相對落后一些。再加上資源比重的分配,農村醫療服務狀況實則堪憂。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推行之后,良好有效的推動了農村醫療服務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良好的提升了農村醫療服務質量。但新制度的推行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時還相應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穩定因素,需要進行良好的解決才能更好的提升農村醫療服務質量以達到相應城市的水準。
1.在供給方面的農村醫療服務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鄉鎮衛生院是建立覆蓋城鄉人民的基本醫療保健制度,也是落實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關鍵所在,是為農村居民就近提供安全、可靠且收費低廉的醫療服務場所,但也就是如此,其面向范圍相對過窄,盈利點低使得相應專業人才稀缺,從而難以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方式使得其在經營模式上就有一定的弊病,良好的運營并生存才能有效的將制度推行下去。
將相應新農合制度的定點醫療衛生院進行良好規范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因為在當前其實對于鄉鎮衛生院的管理還是比較松懈的,而一旦不能保證一個良好的規范管理鄉鎮衛生院甚至只能淪為一個個亟待管轄的個人診所,那么新農合制度也就完全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自然也就不能更好的保證農村居民們的醫療服務質量了。
2.在需求方面的農村醫療服務質量影響因素分析
農村醫療服務其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良好的對農村居民們提供一個相應的醫療服務,因此農村居民們的需求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首先在農村中因為歷史遺留或者一些文化傳承的問題,使得一部分地區對醫療工作并不是很在意,在平時發生了一些普通病癥后也不愿意去附近的衛生院進行診治,而居民不愿意主動治療自然就不能很好的達到其醫療服務效果了。
還有鄉鎮衛生院的實際治療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居民的需求取向。就好像當前人們在患上疾病后首先是想到城市中的大醫院,不自然的就會認為在大醫院中能夠得到更為有效的治療,這其實也就反映出了鄉鎮衛生院的醫療效果難以達到居民們的認可,這其中醫療器械和相應醫護人員的專業程度有一定的關系,但醫護人員本身對其工作的不夠重視從而導致醫療服務質量的不過關所占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
1.政策的扶持以及相關部門的規劃管理非常重要
政府對于新農合制度推出之后還要進行良好的政策維護才能將這一制度良好的推行并延續下去。畢竟在農村其各方面的綜合條件都遠不如城市,因此也就需要更好的扶持甚至是形成一些傾向來幫助發展農村醫療服務。政府永遠是人民最信任最堅實的后盾,有了政府的更大關注度,自然也就能給人們更多的信心,也就能更好的幫助提升整體農村醫療服務質量,讓農村居民也能很好的享受到相應的醫療保障。
除了推行政策扶持意外,加大管理力度也是很重要的。在農村因為距離城市大都比較遠,因此對其約束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弱勢性。一旦管理發生松懈,就極有可能發生一些不公平公開,以及對一些人群或區域的不可達現象發生。因此加強對地方衛生院的約束性和管理力度才能更好的保證相應政策和資源都能公平公正的送達和實施。
2.加強宣傳力度培養更為專業化的人才
在醫療服務方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專業人才的需求。醫療服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行業,只有從業人員的高素質高水準才能更好的保證醫療效果,才是對人民群眾的人身健康負責,因此專業化的醫學人才對鄉鎮衛生院等農村醫療機構來說是非常重要且稀缺的,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鼓勵專業人員投入到農村的醫療服務建設中非常關鍵。
除了外來引入還要進行良好的內部培養,教授一些當地農村居民一些基本的護理手法,簡單易學還能很好的幫助進行日常護理工作,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就是這個道理。在條件支持下也可以成立一些醫療培訓班,良好的將醫療技術廣泛的傳播讓農村居民們也能良好的掌握一定的醫療知識,自然就能很好的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了,讓醫療服務體現在生活中,深入到人心里就是對其質量的最好保證。
農村本身的綜合條件相對落后,政府應該更加注重和扶持才能良好的保證農村醫療服務質量。新農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居民醫療服務問題,但目前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良好的重視新農合制度的執行,加強對農村醫療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專業性的人才加入建設才能更好的保障農村醫療服務的最終質量,為人們謀福利。
[1]陶麗萍.經濟時代下論新農合制度的可持續性發展[J].商業文化,2015,06:208-209.
[2]徐廣路,沈惠璋.基本醫療保險對基本醫療服務滿意度及社會沖突感的影響[J].保險研究,2015,02:117-127.
[3]毛竹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可持續發展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科學,2014,33:11936-11938.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李典鎮新壩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