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的對策分析
王 麗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是在農村集體經濟體制下形成的,通過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的結合,最大化的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從而促進了農村的快速發展。文章從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市場機制、強化管理這三個方面探討了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的完善。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完善;對策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是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效存在的前提下,在不改變農村土地所有權屬性和主體種類與農村土地農業用途的基礎上,原承包方依法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或者從土地承包經營權中分出來的部分權利等具體的民事權利轉移給其他人的行為。土地問題是三農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農民通過土地進行個人生產,同時也依靠土地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善農村的土地制度對于促進農村的穩定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都有重要的意義。
1.創造良好的土地流轉環境
第一,需要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運行機制,調節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供求關系,形成合理的土地流轉市場價格和競爭機制。第二,可以建立農村土地市場價格的評估體系,為農村土地流轉的價格提供參考依據,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價格的合理化。第三,可以建立一個農村土地流轉的中介組織,通過發揮中介服務,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范化流轉。中介組織的類型包括:資產評估機構、法律咨詢機構、土地融資機構等,通過中介組織,可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土地流轉的機會,降低了農民流轉土地的風險。
2.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程序
第一,要求農村土地流轉合同進行備份,土地流轉的雙方達成一致后,需要按照相關的規定簽訂土地流轉的合同,并對合同進行備份,提交給相關的職能部門進行存檔,職能部門如果發現合同不合理或不合法,要及時的通知雙方當事人進行重新整改。第二,加強對合同簽訂過程中的監督。土地流轉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相關的部門或機構要依法對合同簽訂行為進行監督,以保證土地承包經營流轉權的合法流轉。第三,土地流轉管理機構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明確土地流轉的范圍、流轉的方式、流轉的程序以及不規范行為,以確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活動有序開展。
1.明確土地承包經營人在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
第一,承包方是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明確農民對土地的占有權和收益權以及處分權(有條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條件的處分權,這一定需要有明確的法律制度的支撐。第二,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內容,其涉及到的權利有: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轉包權、出租權、互換權、抵押權、繼承權以及其他權利。農民可以自由的買賣自己產權下的土地的經營權,但是在現實中這種買賣權會受到鄉村組織的干擾,為此需要相關的法律來明確這項權利。第三,承包者長期擁有土地的承包權,為了有效避免外界其他不合理干預行為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影響,應該保障土地承包權的穩定性和長期性,進而減少土地承包流轉中的矛盾和糾紛。
2.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的核心就是流轉方式。雖然我國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但是在這些辦法或者法律條文中都沒有明確和具體的說明土地承包經營權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流轉,用“其他方式”對流轉方式進行了籠統性的描述,因此有相關人士對此提出了疑問:在農村中經常出現的抵押、繼承以及入股等方式是否可以作為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方式來實踐,因此還需要明確的法律條文來加以規范和說明。為此,需要確定流轉方式的類型,對每一類進行嚴格的劃分,避免流轉方式的交叉和重疊。同時對流轉方式加以創新,結合農村土地的實際情況,將抵押、質押、拍賣、變賣、出租、互換等方式明確的納入到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方式中。
3.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承包權流轉糾紛解決機制
要解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過程中的矛盾和糾紛,還需要完善對應的糾紛解決機制。為此,需要完善糾紛調解、仲裁和訴訟制度,在實際的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如果產生了矛盾和糾紛,村委會可以發揮中間人的作用,對矛盾和糾紛進行調解和協商,采用以上辦法不能調解的可以通過鄉鎮或縣的仲裁機構來解決,或者也可以直接通過法律訴訟來解決。如果有地方政府通過行政干預來阻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自由流轉的,受害人可以通過法律訴訟和行政復議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1.明確和定位地方政府的職責
地方政府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在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流轉中應該是第三方的服務,而不是土地流轉的當事人,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執行土地規劃。為此,地方政府應該尊重和維護農民在土地承包經營流轉中的自主權,充分的保障農民的權利和利益,同時為一些沒有土地的農民提供一定的幫助,從而促進農村的全面發展。
2.加強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管理和服務
第一,應該提高對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認識水平,為土地流轉做好服務。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呈規模化快速發展的趨勢,參與流轉的對象和利益關系也更加復雜,為了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穩定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加強管理和服務。地方政府除了要維護好土地承包流轉雙方當事人的權益之外,還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農村土地承包流轉的穩健發展。第二,政府應該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的管理。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性和長久性,政府應該發揮自己的職能,通過法律維護農民在土地流轉和承包中的各項權益。同時依靠政府的職能,促進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規范化運行,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機構要發揮好帶頭作用,與其他相關的管理和服務部門協調合作,全面的促進農村土地承包和經營權流轉的長久發展。第三,強化服務體系,為了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提供更好的服務,縣、鄉鎮、村委會應該建立對應的土地流轉的服務組織部門,依靠各級服務組織的服務功能,建立一個縣、鄉鎮、村的三級土地流轉服務管理網絡。
在農村實施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是社會形勢所需,也是促進我國農村進步和發展的一個有效措施。為此,應該通過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流轉的法律制度、市場運行機制,加強管理和服務等一系列措施來完善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流轉制度。
[1]林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制度之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03(77):34-35.
[2]中共河北省委黨校調研組.推進我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對策與建議[J].領導之友,2010(01):59-60.
[3]楊光.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缺陷與完善對策[J].當代經濟研究,2011(10):88-92.
(作者單位:天津市寶坻區大口屯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