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全明
淺析“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楊全明
在施工企業被納入到“營改增”試點范圍之后,其財務管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營改增”對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其次指出實施過程中施工企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最后提出了處理應對的措施,以期為相關企業提供參考“營改增”后相關涉稅處理技巧與籌劃等。
營改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
在實施營改增之后,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使施工企業的稅負降低,而且可以對施工企業產品結構進行調整,有利于施工企業減少成本,實現更好的發展,因此,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
1.對稅收負擔的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為部分施工企業降低企業稅負。然而,國內很多施工企業沿用了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而且財務管理制度也不夠完善,承包模式相對滯后,使得一些施工企業無法實現有效管理,也不能夠對進項稅費進行直接控制,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施工企業的稅收負擔反而增加。
2.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施工企業繳納的增值稅額與所開具的增值稅發票是息息相關的,其既影響著施工企業在對外服務過程中形成的進項份額與銷項份額,也會對國家財政收入產生間接的影響。一般來說,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都分布的十分廣泛,而且數量較多,不利于發票管理。在“營改增”下,進項稅票要在180天內完成認證,方可實現抵扣,但是,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在收集、審核及整理發票方面存在較大的難度,很難在較短時間內完成。
3.對財務報表披露的影響
隨著“營改增”的實施,施工企業在財務報表披露上出現了很多問題,由于存在工程墊付款,加上質保金等均會引發現金流量問題,而且在竣工結算的過程中,部分暫扣款并未支付,然而,根據稅法的相關規定,必須要在當期繳納增值稅,這樣一來,就會增加現金流量支出,也加大了施工企業的資金成本,出現資金緊張等情況。與此同時,沒有充分分解報表信息,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分類標準。此外,報表附注披露內容有所缺失,相關數據的更新也不夠及時,降低了財務報表的價值。
4.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隨著“營改增”的實施,增值稅賬務的處理方式有所改變,主要體現在營業稅額和賬面價值等方面,從而對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相應的影響。從整體來看,在施工總投資中,勞務費用的支出一般占據30%的比例,然而,一些建筑勞務企業尚未成為“營改增”試點,所以,這些企業不能夠提供相應的增值稅發票,對于施工企業來說,自然也不能夠抵扣相應的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企業不得不承擔相應增值稅,從而導致企業稅負增加,成本升高,也使得財務管理面臨更大的難度。
1.一般納稅人企業出現稅負增加現象
一方面,建筑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因而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很大。近幾年,人工成本的普遍增加,使得施工企業的人工成本隨之加大。與此同時,建筑產品一般需要較長的施工周期,而合同的中標價格不可隨意進行變更,在這種情況,施工企業的毛利率就會降低,加上人工成本沒有相應的進項稅進行抵扣,從而導致“營改增”后稅負增加。
另一方面,對于施工企業來說,主要成本為耗材,受獲得材料渠道的復雜性與多樣性的影響,導致一些材料缺少增值稅發票,難以抵扣進項稅額。與此同時,施工企業往往是利用很多大型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的,因而會產生固定資產折舊成本。而“營改增”政策規定,之前年度采購的設備不可以抵扣進項稅款,從而導致施工企業稅負的增加。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施工企業稅收負擔的增長。目前,在建筑行業中,仍然存在著工程款拖欠的情況,而對于施工企業來說,為了得到工程,只能由自身取得融資來墊付工程款,而借款費用是不能夠進行進項稅抵扣的,從而導致稅負增加。
2.企業人員配備不足且缺乏經驗
“營改增”實施之后,提升了對會計核算的要求,也加大了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量。而且稅款計算的方法和過程也更為復雜,要求會計從業人員必須具備更高的專業能力。
3.企業管理模式相對簡單
目前,國內的施工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粗放形式,管理模式相對簡單,財務管理制度也不健全,加上很多施工企業采用的承包方式都比較寬松,難以有效地管理項目部,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企業就會面臨一定的資金風險、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從而無法有效管理進項稅額。
4.加大投標工作難度
“營改增”實施之后,施工企業的招標概算編制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因而公開招標書中的內容也有所調整。隨著“營改增”的實施,施工企業的投標工作會更加復雜,在編制投標書時,部分直接成本并不包括進項稅額,如一些原材料,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可以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成本費用的多少往往難以作出準確的估計,從而加大了預測難度和不確定性。此外,在“營改增”下,標書內的投標總價是包括增值稅的,但是,增值稅是價外稅的一種,通常要在價款中進行扣除。針對這種情況,尚未出臺統一的規定來規范標書的編制,導致不確定性隨意增加。
1.增強納稅籌劃能力以降低稅負
施工企業為了改變“營改增”下稅負增長的實際情況,應該增強納稅籌劃能力,做好納稅籌劃,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在更新固定資產時應該考慮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如等到下一年度在購買不急用的機械設備,在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適當降低稅負。另一方面,充分掌握增值稅的抵扣條件,如在購入原材料的過程中,應該選擇一般納稅人進行合作,從而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來降低稅負。
2.優化員工隊伍并提高業務水平
由于“營改增”的實施,計算稅款的方法出現了一定的改變,因此,施工企業應該優化員工隊伍,配備足夠的財務人員,并針對稅法政策等內容展開培訓,并同建管部門、稅務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以了解最新的稅法政策規定,從而促使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與工作效率都能得到提升。
3.進一步健全企業管理模式
施工企業應該加強對承包方的財務管理。首先,施工企業需要制定一套新的規范,來加強發票管理,從發票的開立,到領用、使用以及核銷等各個環節,都要進行嚴格管理,從而防止由于不正當的使用發票而引發法律風險。其次,應該要求承包方確定一個專門的辦稅人員,并對其進行培訓和管理,確保其能夠妥善保管增值稅發票,從而獲得更多的可抵扣稅款。
4.加強投標與合同管理
在“營改增”下,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著稅收負擔,因此,必須要加強投標與合同管理,通過合理有序的管理,來及時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抵扣進項稅額,降低稅負。在編制標書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明確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此外,在合同中,也需要明確規定雙方的權責利,從而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
總而言之,在“營改增”條件下,施工企業諸多方面的工作都受到了影響,特別是財務管理,這就要求相關負責人員要從全面出發,正確認識“營改增”帶來的利與弊,從而積極應對,不斷縮減各種弊端,盡可能降低稅負,以促進企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1]馬靜.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挑戰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4,08:33.
[2]邱靜.“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影響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4,04:268.
[3]孫艷.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3,06:154-155.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