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番寧
保險代理人制度改革思考
王番寧
保險代理人是連接保險公司與客戶之間重要媒介,其能力直接影響保險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本文對我國保險代理人制度的發展歷史進行了梳理,分析了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繼續教育和職業教育存在不足,進而提出了保險代理人制度改革的具體建議。
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繼續教育;職業教育
2015年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取消了保險代理人從業“必須取得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資格證書”而是以“具備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保險經紀業務所需的專業能力”代替。隨之,遼寧、天津、北京等多地下發《停止保險銷售從業人員、保險經紀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的通知》。為此,保險代理人資格準入改革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保險代理人制度是隨著我國保險市場對外開放而引入的一項新型保險銷售制度。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獲準在中國內地設立保險分公司,即上海友邦分公司。為了開拓中國內地市場,上海友邦分公司于成立當年引進了“保險代理人制度”,開始培訓保險代理人,這一舉措促進其保費收入快速增長。隨之國內各大保險公司紛紛效仿,保險代理人制度由此產生和發展。
1995年,第八屆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保險法》,這是我國建國以來的第一部保險基本法,該法第132條規定,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應當具備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資格條件,并取得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或者經紀業務許可證。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保險代理人管理暫行規定》,該規定第6條規定,除兼業代理外,保險代理人員必須參加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并獲得《保險代理人資格證書》,這是國家對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進行首次規定。為了規范保險代理人執業行為,提高保險代理人素質,中國人民銀行于1997年出臺了《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定(試行)》,取代了1996年《暫行規定》,該規定第8條規定“從事保險代理業務的人員必須參加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并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保險代理人資格證書”。1999年,中國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聯合組織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指出,中國保險監管委員會聯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組織舉行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至此,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成為一項重要職業資格考試。2001年,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該《規定》第28條規定,保險代理機構從業人員應當通過中國保監會統一組織的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但是,第31條卻規定,符合中國保監會規定的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條件的,中國保監會可直接授予其《資格證書》。2006年,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該《規定》對保險營銷員的資格管理、展業登記管理、繼續教育、法律責任進行詳細規定。2013年,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出臺了《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該《辦法》對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考試做出了進一步規范。
(一)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門檻低
現行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對學歷要求較低,2006年以前,保險代理人從業資格考試要求“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006年《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定》對保險代理人學歷要求降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這樣學歷要求在現行行業資格考試中很少見到。正是這樣學歷要求導致保險代理人社會認同率較低,提到保險代理人業務公眾一致認為“賣保險”,與保險營銷相距甚遠。2013年《保險營銷員管理辦法》提出保險營銷人員要滿足“大專學歷”,但又授權中國保監會派出機構可以根據當地實際,適當調整轄區內資格考試報考人員的學歷要求。保險代理人資格準入學歷門檻較低,直接造成其專業知識不足和業務素質偏低。
(二)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滯后
保險行業發展迅猛,行業法律與執業規則更新較快,這就要求保險代理人不僅掌握保險險種內容,而且要努力學習保險法律法規和金融及相關行業知識。然而,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滯后,導致其知識更新較慢,違法違規執業行為頻現。2006年《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第40條規定,保險營銷員從事保險營銷活動,每年應當接受累計不少于36小時的后續教育。2013年《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監管辦法》第21條延續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的規定,但是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基本上被零散培訓會議替代,并未得到有效貫穿實施。2009年,保監會推出網上繼續教育的規定,要求保險代理人通過網絡完成繼續教育。但是缺少過程監管,導致繼續教育流于形式,其繼續教育設定初衷并未實現。
(三)保險職業教育與培訓缺失
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保險、證券和銀行混業經營已經成為社會發展趨勢。保險代理人不僅從事保險銷售業務,而且為客戶提供理財、投資業務服務,這就要求保險代理人具有較為專業金融、保險及相關專業知識。據調查顯示,真正保險學及相關專業畢業生從事保險代理業務的微乎其微,而從事保險代理銷售人員多為“外行人”。究其原因,保險職業教育與培訓缺失是其重要原因。我國保險職業教育和培訓尚處于起步階段,盡管已經存在一些保險職業學校及培訓機構,但實力相對較弱,沒有形成市場品牌。職業教育落后于學歷教育,學歷教育落后于行業發展,難以引領行業發展。
(一)改進保險代理人資格準入路徑
保險代理人資格準入路徑改革有兩種模式:其一,保留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提高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學歷要求,即大專以上學歷,不限制專業;其二,取消保險代理人資格考試,建立保險代理人備案制,要求其必須具備保險學及相關專業中專及以上學歷。從保險代理人現狀及發展來看,應該堅持逐步由“考試制”向“備案制”過渡。
(二)改革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模式
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是提升保險代理人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建議保險代理人繼續教育由“學時制”改為“學分制”,采取以“接受培訓為主,在職自學為補充”模式。接受培訓是保險監管機構及其認定的其他機構舉辦的各種培訓,包括集中培訓、會議培訓、遠程網絡培訓。在職自學是指保險代理人參加普通高校或成人教育學校開展保險及相關專業學歷或非學歷教育、主持或參與相關保險專業課題研究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等。
(三)整合保險職業教育,探索保險代理人分級管理
為了提高保險代理人專業化水準,必須提升保險代理人職業化能力,引導行業有關機構、社會組織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合作,建立保險銷售職業教育體系。根據現有保險代理人執業能力水平,探索保險代理人分級管理,根據其注冊業務范圍授予其從事純保障型、分紅型,投資型營銷資格。
[1]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第83號:關于堅定不移推進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S],2012-9-14.
[2]王萍.中外保險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比較與借鑒[N].中國保險報,2012-1-17.
(作者單位:遼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