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菊花
淺談鄉鎮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谷菊花
俗話說:“財務亂、人心亂,人心亂、班子亂”,所以,在村(居)委會日常管理工作中,財務管理工作是重點,制度的、科學的、規范的管理好農村財務,減少村干部犯罪,緩解干群矛盾,穩定黨群、干群關系,對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有重要意義。本文就鄉鎮農村財務管理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并針對問題提出改善對策。
農村財務;財務管理;改善對策
1.資金、資產管理不到位,部分未按程序辦理
村集體部分資金沒有按照制度交由鎮農村財務統管中心代管,而由村干部保管,自行管理、自行支配,坐收坐支,逃避鎮農村財務統管中心監管,如,2014年7月,某村委會收取農戶烤煙收購統一拉煙運費一萬余元,未存入農村財務統管中心專戶就邊收邊開支在村集體修路工程上,導致村報賬員報賬時,村報賬員分不清烤煙運費收取了多少,修路工程款用了多少。
村集體在集體資產出租、出售、轉讓等過程中個別人說了算,不按照規定的民主程序辦理,沒有民主會議決議,甚至沒有要求對方開具財務單據和說明,只是自己開個收據入賬,這樣很容易使集體財產流失。
2.村級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普遍不高
由于農業、財政兩個部門都管農村財務,但都缺乏必要的工作指導,村級財務人員很少接受專業培訓,因此,與新的會計制度接軌存在困難。
村級報賬員業務素質低,部分村負責人在選用村報賬員時,從個人情感出發,選用與自己親近的,聽自己安排的,沒考慮到學歷、業務能力,部分村級報賬員存在年齡偏大、學歷低,不懂農村會計業務,賬務處理不及時,程序手續不清楚,不知道如何按程序辦理業務。
3.民主理財、財務公開監督不到位
分散家庭經營使村民集體觀念、民主管理意識淡薄,再加上監督水平有限,部分村民對集體的事不關心、不過問、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監督流于形式,給了某些不廉潔的干部可乘之機。財務公開內容不及時、不詳細,群眾難以理解,有的村組避重就輕,甚至隱瞞真實財務狀況,只公開合理、合法收支對熱點、焦點問題回避不敢公開,村民即使是想參與理財,也了解不到真實情況。
4.執法監督乏力、審計監督流于形式
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內對村集體經濟的審計和會計核算人員是同一批人,因此大多數審計也只是走過場,即使部分單位審計查處問題,處理力度也有限度。沒有有效的審計監督,就不能很好的解決農村財務管理問題,群眾與干部的矛盾得不到緩解,影響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紀檢監察等執法部門在處理農村集體經濟違紀違法的案件中,礙于人情,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程序、原則辦事,監督缺乏力度。挪用集體資金數額在1萬元以下的達不到立案標準,公安、監察部門不愿意介入,形成了法律監督的盲區,造成集體資金的流失。
5.思想認識不到位
一部分村干部只注重抓生產、搞建設,不注重在抓生產、搞建設過程中財務收支的痕跡管理,總認為只要不往自己口袋里裝一分錢,都用于集體就行了,使得一些真實發生的財務收支沒有原始單據可以入賬,也讓一些不作為的村干部有機可乘、“渾水摸魚”,給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難度。一部分鄉鎮干部認為,農村工作越來越復雜,處理財務問題,影響了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會給自己的工作造成阻礙,所以遇到財務問題不愿管、能拖就拖,導致財務問題越來越多。
1.建立健全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并落實到位
建立集體收入監控制度,村級各項收入自開票之日起三日內實行票款同行,送繳鎮農村財務統管中心入賬管理,不得滯留在村,不得以支抵收,不得抵扣挪用,嚴禁體外循環;建立集中結算報賬制度,村報賬員對經民主理財小組審核的原始收支憑證初步整理后,到鎮農村財務統管中心審核報賬;中心定期集中各村報賬員報賬,對不符合要求或未經村民主理財小組審核蓋章的票據,一律不予入賬;建立基礎工作規范化制度,嚴格把好日常賬務處理關,對村(居)委會報賬員整理的支出單據,除了審核手續是否齊全外,單據是否真實、合法更要嚴格審核,不合格的單據一律不予入賬。
2.加強農村財務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理財水平
(1)推行村級報賬員“考聘制”
將村級報賬員的考核錄用,改為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真正選拔出一批業務素質高、原則性強的財務人員隊伍。推行異地任職制度,把招聘的財務人員委派到各村(居)委會,制定嚴格的財務人員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統一工資發放渠道等,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理財水平,為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2)加強對財務人員教育及培訓,提高整體素質
加大財務人員培訓力度,宣傳國家財務管理法律、法規,新的會計制度,業務技能,組織好對財會人員及民主理財人員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提高財務隊伍整體素質,切實加強農村財務隊伍建設。
3.深化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
一是財務公開。每次村(居)委會報賬員與統管會計做完當期賬務,盤出庫存后,及時將當期財務收支情況以黑板或者紅紙的形式公布出去,關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集體資產有增減變動的,集體資產出租的,大額資金支出的,要按照內容全面、層次清晰、通俗易懂的要求,向群眾公布出去,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二是民主理財。民主理財小組對原始單據的審核要落到實處,所有支出都要經過民主理財小組審核蓋章。定期公布財務收支,村民對公開內容有疑問的,要給以回復說明,真正做到公開、透明,民主理財。
4.強化審計監督
縣、鄉兩級政府加大農村審計力度,建立健全農村審計組織、審計干部任免制度和審計制度,明確農村審計的機構以及審計范圍、任務、審計程序及職權、獎懲等。規定凡納入委托管理的集體財務,包括集體資產的管理使用、財務收支、集體的債權債務等都要進行審計。集體發包收入、上級劃撥、社會捐贈的資金和物資使用、村內“一事一議”、等資金的使用,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等都要加大其審計力度,并將審計結果及時公布。
5.建立目標考核責任制
鎮黨委政府要將農村財務管理列入重要工作來抓,切實加強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領導。鎮政府與各村簽訂農村財務管理目標責任制并細化考核內容。抓好村級干部的隊伍建設和農經員隊伍的建設,對于違法亂紀的干部堅決調整與查處,對恪守財務制度,認真審核單據的工作人員要給以獎勵。
[1]汪麗華.關于加強鄉鎮財務管理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1):60-61.
[2]王麗麗.關于提高鄉鎮財務管理水平的措施思考[J].財經界,2015,(08):178.
[3]黨海濤.加強鄉鎮財務監督管理新機制之探析[J].財經界,2014,(35):191.
(作者單位:云南省陸良縣芳華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