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羽
關于基層會計核算中心的幾點看法
邵 羽
會計核算中心在財政部門實施已有10多年時間,本文就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及看法談幾點意見及分析,為在源頭上預防腐敗、規范財務行為解決提出一些構想。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意見;構想
會計集中核算是指政府在財政部門單設會計核算中心,在資金所有權、使用權、財務自主權不變的前提下取消同級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會計機構和會計崗位,以會計核算中心為單位集中辦理會計核算工作和實行會計監督,是會計委派制改革中融會計核算、監督、服務于一體的一種形式。
首先是加強會計制度的監督,減少了各個單位可能發生的違法違規事件。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合理性、金額的準確性、對發票的真實性、對白條的退回等都實行了幾道把關,一定程度上減少基層單位領導和單位內的財務人員在國家資金使用上的隨心所欲,不給貪污犯罪的人員和揮霍浪費的惡劣行徑提供便利的溫床。
第二是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能夠全面的掌握著各單位每筆資金的收入、支出活動,對執行資金預算情況有了明確的信息,特別是專款支出方面有了嚴格的控制,確保支出符合預算。
第三是提高了會計的工作效率,使財政部門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了很好的監控。會計核算中心定期對各單位會計進行培訓,對會計科目進行統一,避免了會計記賬的隨意性,大大提高了會計核算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核算中心每當備用金到達一定數額,就催促單位會計及時報賬,會計科目使用錯誤,能及時提醒其更正,保證了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和統一性。
第四是有利于精兵簡政,節約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之后,各單位設一個報賬員,減少了人員支出,各個基層的報賬員也從繁瑣的會計核算工作中逐步解放出來了,專心抓好業務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為會計核算把好第一道關。
1.集中核算的管理使單位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缺失。會計核算中心監管的重點是單位的財務收支,基層單位收入只能交到國庫,再從國庫撥入,這樣收入的原始單據就留到了國庫,而支出在會計核算中心,這樣就使會計資料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成了監督“半邊天”了。
2.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相脫節。固定資產管理是各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現在只是每年由單位向國資局交一張表,有的固定資產已經報廢,如果在國資局沒注銷,在會計核算中心賬上就不能去掉,固定資產游離于會計核算中心之外,特別是固定資產的后續控制上相脫節,造成會計信息質量難以提高。
3.認識上的誤區。實行會計核算中心后,只保留了報賬員,原來單位支出只要領導的一支筆就可以報銷,很多單位的都有坐支的情況。會計核算中心報賬比原來要嚴格許多,很多領導和報賬員都不適應,使部分單位產生了抵觸情緒,基層單位財務科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4.會計核算模式上的缺陷。實行集中核算之后,會計核算中心實行兩個人管理幾十個基層單位的會計賬務,從而致使政務大廳的工作繁忙,又不能到各基層單位實地進行現場辦公,就造成了基層單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監督的分離與脫節,這樣就使財務管理失去了實時實地監督的優勢。
5.單位往來長期掛賬,無人定期核對清理,產生了許多壞賬、死賬等。因為會計核算中心管理單位太多,不能及時清理這些舊賬,也不能及時了解具體情況,這些管理上的漏洞,給違法亂紀者提供可乘之機,給國家的財產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1.在會計的監督職能方面,需要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目前會計核算中心日常的主要工作是稽核、記賬和資金的支付,但是會計核算中心不能僅僅作為一個記賬機構,還要對財政資金的預算執行情況實行必要地控制,應該具有財務監督和財務控制的職能。
2.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方面,需要完善內外監控制度,從而確保國家財產物資的安全。現在雖然逐漸完善會計核算中心制度,固定資產下已經設置了統一的明細科目,有了統一的入賬口徑,入賬及時。可是固定資產報廢是國資局每年統一批復,這樣需要和國資局協調好,及時把各單位報廢的固定資產核銷,那樣會計核算中心就能把賬上的固定資產及時消掉,才能真實反映固資產價值。
3.在財務管理工作方面,核算中心的人員需要加強和報賬員的及時溝通。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并不改變基層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也并不減少各部門財務職能,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財政改革方面政策的不斷出臺,各單位會計都要及時的掌握這些政策,這就不僅需要給各單位會計培訓會計知識,提高專業水平,也需要及時宣傳各項改革的政策,提高單位報賬員的實時政策的學習,提高各報賬員的整體素質。
4.在工作人員的知識機構上,需要從單純型的會計向復合型的會計轉變。現在的報賬員的知識面太窄,只是了解本專業的知識,其他相關聯的知識都不是太了解,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和會計電算化的必要性,最好還要多了解一些比較先進的財務軟件,現在剛開始實行的零余額賬戶,更需要網絡技術和會計電算化。會計核算中心的人員也要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因為每位人員管理的單位不止一個行業的,比如有的人要管理教育和交通等,有的要管理農業、林業和公檢法系統,有的是行政和事業雙向都管,這就需要多拓寬知識面,還要從會計這種專業型向專業型和管理復合型發展。
5.在工作聯系方面,要改變一開始的錯誤想法。會計核算中心的絕大部分工作是賬務處理,由于會計主體與會計人員相分離、資金使用與會計核算相分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隸屬管理。現在的報賬員和記賬人員聯系的少,和稽核人員聯系的多,都是報賬員來了以后,稽核人員稽核好以后,報賬員就急不可耐的回去了,認為記賬人員只是按照他填的單子記就可以了,記賬人員有的也認為他怎么填我怎么記,不了解具體情況,這樣報賬員填錯,也不容易發現,稽核人員只看發票合不合法、合不合規,認為填的單子是記賬人員的事,就容易造成溝通不暢,到審計的時候,各自相互推脫責任。
會計集中核算和國庫集中支付財政系統的改革,其目的都是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的監督,從而有利于基層財政資金的統一調度,降低了基層財政資金的運行成本,使政府對基層單位的宏觀經濟調控更加方便,使國庫、會計核算中心、人行以及各個銀行相互之間的資金劃撥、結算和對賬更方便,有利于會計核算中心工作的開展。
[1]魏延軍.關于進一步完善提高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探討[J].時代金融,2007(10).
(作者單位:山東省成武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