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
張彩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我國的企業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社會競爭異常激烈。戰略管理會計是在會計工作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方案,對工作的進步具有很大的影響。然而,受到傳統觀念以及科學技術、理論水平和管理方式的限制,使得我國的管理會計工作缺乏戰略性,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強化戰略管理會計的職能,企業要明確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發展現狀,并制定出相關的制度對策,從而真正強化戰略管理,促進企業的飛速發展。
戰略管理;會計;現狀;發展對策
會計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企業最核心的工作內容,關乎著企業經濟的命脈,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傳統的會計工作具有較大的缺陷,會計工作單單變成了資金的核算,考慮的只有成本、支出的問題,沒有認識到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國企業一定要強化會計改革工作,將管理會計進行戰略性整合,分析它的現實情況,并做好發展對策的研究。
戰略管理會計這一概念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和國際市場多元化建設的基礎上應運而生的,它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競爭的大環境,滿足企業戰略發展的需要。與以往的管理會計相比,戰略管理會計突破了傳統工作的局限性,打破了數量和時空的限制,在理論上更加科學和先進,能夠及時快速的提供信息資料,做出科學決策。
戰略管理會計具有鮮明的特征,第一,它具有系統性特征,不僅能夠提供有關財務方面的信息,還能夠提供決策上的內容;第二,具有長遠性,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相適應,更加關注企業的未來建設和規劃;第三,權變性。權變性是指戰略管理會計的決策不是靜止的和一成不變的,它能夠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動態管理,利用權變的思維進行操作,實施動態化管控;第四,外傾性特征。企業的戰略管理會計更注重對環境的研究,將行業動態作為決策的依據,有助于戰略會計信息實用效力的發揮。
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發展時間尚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并沒有形成管理的系統性方案。具體而言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戰略管理會計沒有真正注重戰略性的發展,很多企業只注重短期利益而不顧企業的長期發展,很多管理對策和戰略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完全抵觸。而我國的國有企業由于其固有的產權問題,加上其領導人任期有限,同樣不會重視企業的長期發展。
第二,戰略管理會計工作的意識相對淡薄。受到技術水平的限制,我國的戰略管理會計工作直至90年代才被引入企業,相關人員對其的認識還相當有限,經營觀念薄弱,經驗不足。據調查,企業在戰略管理會計上的認識短淺,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戰略性思維更是無從談起。
第三,工作重點沒有轉移。我國的會計體系包括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但是很多企業僅僅將焦點放在了財務上,普遍缺乏管理意識。因此,企業“重財務會計,輕管理會計”的現象依舊存在。企業現在仍然習慣將主要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向財務會計工作,而管理會計只是財務會計的一個附屬品。這種狀況導致戰略管理的實施缺乏實踐的內部環境.很難展開工作。
第四,戰略管理會計人才匱乏。人才是發展的核心和基礎,就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我國企業還沒有認識到戰略性管理的意義,相關人員對其的重視度也不高,僅僅是范范的學習。與戰略管理相關的經濟學、統計學、營銷學知識根本沒有進行學習,人才較為匱乏,素質水平更是落后。
(一)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
針對我國戰略管理會計剛剛起步的特點,我國相關人員一定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對策研究。一是結合戰略管理會計的研究成果,加大對戰略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二是要結合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宏觀經濟條件和企業的實際,借鑒國外企業成功的實踐經驗,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并逐步創造條件使戰略管理會計制度化,為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運用提供了理論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加強人們對戰略管理會計的認識
戰略管理會計人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水平是做好工作管理的關鍵,企業可以通過提升管理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方式強化人們的觀念,讓他們充分了解企業會計實施戰略管理的意義,對企業的工作進行預測、調整和控制,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提升戰略管理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現如今,市場經濟全面發展,會計作為國際經營最主要的行業,競爭異常嚴峻。戰略會計管理者必須要具備較好的素養,完善專業能力,參加技術資格考試。企業還要鼓勵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管理內容的實質,全面提高他們的素養。
(四)創造運用戰略管理會計的良好環境,完善管理會計信息庫
企業會計管理者要結合市場經營的情況,完善市場經濟法律法規,依據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宏觀經濟目標,根據企業戰略管理的實踐,為新《會計法》制定出可行的實施細則,幫助企業會計人員有效操作,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個公平、透明、公正的外部競爭環境。為了充分利用企業現有的資源,及時向企業管理者及利益相關者提供有用的戰略性、預測性、決策性的會計信息。企業還要建立健全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庫,會計人員及時收集、有序整理全方位的相關信息,并科學篩選、分析與企業長期發展密切相關的戰略,精準地掌握外部市場動態,達成內外會計信息順暢交流、溝通的渠道,逐步形成會計信息、管理會計信息、財務信息架構的資源共享信息平臺,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在21世紀到來之際,我國企業一定要找準定位,其戰略管理會計工作還必須要強化自身的能力,將工作的功效發揮出來。與此同時,企業還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把握好資金的應用方向,明確其發展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對策研究,從相關人員的素質、能力、管理上著手,完善戰略管理體系的建立,為戰略管理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做好信息庫的建設,從而促進企業的飛速發展。
[1]周琳,潘飛,劉燕軍,馬保州.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的實地研究[J].會計研究,2012,03:85-93+95.
[2]蔚亞莉,張立剛.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4:75-76.
[3]崔國萍,徐芳,詹萍.對我國管理會計應用與發展的幾點思考[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財務學年會組委會.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委員會2012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八屆中國財務學年會論文集[C].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委員會、中國財務學年會組委會,2012:7.
(作者單位:天健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