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合娟
縣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張合娟
近年來,隨著縣鄉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各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經濟事務不斷增多,會計業務核算的項目、內容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核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工作的社會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但是,不少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工作中還存在諸多不規范、不正確甚至不健康的問題,亟需整改完善。
(一)會計管理意識薄弱,配備會計隨意性大。有些單位領導對會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會計工作不過是簡單的算算賬、報報數,對單位形象以及業績沒有多大影響,隨意任免會計。對賬務處理是否規范,賬表數字是否正確,不過問,不關心,不問責。有的單位負責人專找聽話的人干會計,把財務科當成“自留地”,把會計人員當成付款員,甚至授意、指使、串通會計人員真賬假做,使用虛假票據套取資金,私設小金庫,會計工作應有的職能作用得不到發揮。
(二)會計人員職業素質薄弱,工作勝任能力不強。有的會計人員不具備基本的會計知識,處理賬務照葫蘆畫瓢,工作吃力;有的會計人員不注重學習培訓,對新業務新制度接不上茬,跟不上要求,仍然以過去的模式或傳統的模式進行賬務處理,降低了工作標準;有的會計人員責任心不強,處理賬務敷衍了事,不清晰、不完整;有些會計人員缺乏對法律的敬畏意識,忽視了自己肩負的監督職責,甘愿把自己當成付款員、記賬員,客觀上縱容了不合規、不合法收支問題的發生;還有的會計人員認為在單位“端人碗,受人管”,怕堅持原則遭到刁難甚至打擊報復,從而“協助”違紀違法。會計基礎知識、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警示教育亟待加強。
(三)會計工作基礎環節薄弱,內控機制不健全。會計基礎不規范,會計核算的合法性、準確性與真實性就無法得到保證。一是有些單位崗位設置不規范,會計出納一人兼,錢賬一人管,支票印鑒一人管;二是會計人員無證上崗。三是有些單位會計人員在帳簿設置、科目使用上存在隨意性,不能按規定使用帳簿及科目,業務事項來龍去脈反映不清楚;四是有的單位沒有內控制度,有的單位執行不到位,對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建設項目等缺少系統有效的內部監督機制,會計崗位人員職責分工不明晰,極易造成會計核算漏洞,給違法犯罪造成可乘之機。
(四)資金資產管理薄弱,損失浪費時有發生。資金和資產是一個單位的家底,也關系到國家、集體利益。有的單位對資金、資產管理大而化之,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存在資金支出審批程序不嚴,支出不夠節儉,白條抵庫,個人借款掛賬不還等現象。有的單位固定資產賬實不符,購置固定資產作為一般性支出處理,單位間資產調轉,卻未辦理相應核算手續。從近幾年紀檢檢察部門查辦的案件看,個別基層單位還存在挪用專項資金、非稅收入坐收坐支、大額物資采購不經過政府采購招投標、公款私存等違法違紀問題,個別會計工作人員挪用、貪污公款問題也呈易發高發態勢。
(五)會計監督約束薄弱,措施不夠有力。近些年,各有關職能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預算法》、《會計法》、《審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要求,開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會計監督工作,但從存在問題看,對會計工作的監督約束還要大力加強,會計監督還有盲點和死角,還缺乏過硬的措施。如事前監督防控沒有及時跟上,日常監督檢查沒有形成制度化、經常化,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考核獎懲措施不夠完善等。
(一)從單位負責人抓起,強化會計人員職責。《會計法》第四條明確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單位一把手是會計工作責任主體,要支持會計人員按政策、制度辦事,提高會計人員工作地位,為會計人員開展工作、實施監督創造良好的環境,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造假、虛報冒領、截留、挪用資金。會計工作出了問題,首先要追究一把手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一把手要帶頭認真學習有關財政、會計管理的法律法規,不能以“自己不懂會計業務”為借口,來推卸或減輕責任。
(二)從會計隊伍素質抓起,強化職業能力提升。一是嚴把入口關。嚴格執行會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無證人員不得繼續從事會計工作。同時,禁止單位隨意更換會計人員或減少會計人員數量,把具有良好道德品行和專業知識人才充實到會計隊伍中來的。二是抓好培訓。始終把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突出位置,開展高質量的業務培訓和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會計人員明確“為誰工作,為誰服務”的問題,切實增強為民理財服務意識。三是嚴格考核獎懲。同在會計崗位,不能干好干孬一個樣,要分出等級來,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優勝劣汰。
(三)從會計基礎環節抓起,強化賬務規范化。會計基礎是會計工作的臉面,記賬算賬都有一整套流程和方法,必須嚴格遵守,別的工作可以創新,唯有會計工作,必須按照規定方法、規定程序、規定科目記賬算賬。會計人員的基本功一定要扎實,賬簿體系、科目設置一定要完整,核算流程要明確,科目之間、賬簿之間、報表之間的關系要對應,每一筆業務在賬簿憑證上都要清晰準確完整;加強資產物資核算管理,一個單位的家底,就反映在賬簿上,資產物資的進出增減都要如實在賬簿上詳細登記,并且要定期進行賬務和實物的核對,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的日清月結,這也是會計人員做到自我保護、不出事的重要措施。
(四)從健全會計內控制度抓起,強化內部監督約束。要管好錢、理好財,就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各單位應按照財政部印發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制定完善本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一方面要分別制定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資產、建設項目等業務內容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審批、審核、支付、核算、歸檔等各環節職責、程序和權限;另一方面要突出制衡性原則,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機制。單位重要的經濟事項決策,應當由單位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實行財務內部審計措施,定期檢查各項業務是否合規合法,會計基礎是否規范,及時整改存在問題。
(五)從會計外部監督抓起,強化考核獎懲。抓好會計工作過程的監督,特別是事前、事中的監督,使風險在過程中防范,問題在過程中化解。各有關職能部門應聯合建立監督檢查考核機制,既避免重復檢查,又能形成合力,對檢查發現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改要求,限期整改,根據所涉問題情節輕重,該處分的給予處分,該移交司法機關的移交司法機關,形成震懾。同時,會計工作考核成績要與單位負責人和會計人員選拔任職、評先評優相結合,倡樹正氣,倡樹正能量,增強會計人員的榮譽感、責任感。對在檢查中不予配合、設置障礙,打擊報復檢查人員等問題,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衡悅海曲商用設施經營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