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存山
摘 要:汽車專業協同創新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項目的關鍵在于找到“政校行企”的共同之處和開展工作的著力點,本文經過分析研究,發現采用網絡互動教學平臺的三維立體化教學模式與增加教師工作室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有機配合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可以為進一步研究打好基礎。
關鍵詞:汽車專業;協同創新;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12-0037-02
一、引言
目前,我國的汽車市場是全球增長最快,對汽車的消費一直在增長,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使得探索培養汽車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顯得十分必要和必然,同時,研究汽車專業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也變得更加重要。從社會教育的角度來講,教學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關鍵在于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
二、現狀分析
我國汽車“后市場”與國外成熟的汽車市場盈利模式相比,國內汽車市場銷售額中各部分的比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汽車銷售額中制造商的比重偏大,各類售后服務項目有待加強。目前,我國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如下:
1.教育目標定位不高。我國普通教育系統,高等職業教育是在高考后的職業教育的最終目標,學生高職畢業后很難再有讀研究生深造的機會,亦難再獲得較高層次的教育。
2.“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有待提高,教師隊伍中具備從事本專業工程技術實際工作經驗和有較強運用專業技術理論從事技術開發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教師太少。其次部分學校教學模式老套,教師不能及時跟上科技進步,不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3.專業教學計劃設置不盡人意,專業的建設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4.產學研結合有待提高,產學研三者互為一體的。然而,各方之間的合作力度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現在企業處于勞動力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缺乏足夠的動力參與學校人才的培養。由于缺乏動力和政策支持,造成企業界和學校雙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雙方相互促進、互惠互利的“雙贏”機制。
三、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
(一)創新汽車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生產性實訓基地具備教學、生產、技術服務、產學研平臺等功能,不但可為學生實踐教學和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提供條件,還可將傳統的“消耗型”實訓基地轉變為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可持續發展實訓基地。故此,我們設計了的實訓基地采用組合產品策略,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實訓設施,通過提供多種服務創造出較大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院汽車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將建立以下部門:
①汽車專修店,以主流品牌車型為主,兼營各種汽車維修服務。
②強化鈑噴和機電大修能力,便于與校企合作企業分擔維修周期較長的維修業務,也有利于實訓教學的開展。
③利用已建立的機械加工中心,擬進行發動機缸體大修等業務。
④設立汽車研發工作室,承接各種儀表調校、防盜解碼、電控單元維修與匹配等技術。
⑤與企業合作設立專業人才培訓機構并建立了汽車維修專業技能鑒定機構,之后將進一步與政府的交管部門合作開展車輛年檢、保險服務等組合經營模式,以提升我院實訓基地的知名度并創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其次,為提高學校汽車檢測維修和汽車營銷等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學習,舉辦汽車專業維修技能大賽。與人力資源局、交通局以及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等溝通和協作,開展汽車類技能大賽,逐步擴大影響。
(二)創新設計汽車專業三維立體化教學模式
(1)運用一種可實現從宏觀專業教學目標到微觀具體教學過程的一攬子立體化教學思想解決方案——基于多元智能理論與汽車醫生理念的立體式教學模式。該模式以師生組合為研究對象,以個體學習者最終完成教學目標為導向,主要采用網絡、計算機技術,將立體化教學設計、立體化教學資源、立體化師生互動、立體化教學方法等有機組合在一起,以立體化網絡教學平臺作為載體而建立的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多邊互動教學機制。
該立體化教學模式可使相對離散的教學活動、實訓內容、學習過程、監督管理串聯成一個有機整體,使教師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學資源之間、學生與教學資源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各種關系呈網狀結構互動展開,從本質上改變了“教與學”的關系。
(2)宏觀設計的立體化教學模式系統由軟硬件兩部分組成,硬件由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資源(教材、課件、設備)、師生組合、計算機等組成;軟件有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提問、研討、知識學習、技能操作,互動設計、教學評價)、教學程序語言(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策略)等。汽車專業立體化教學模式系統是實現教學資源立體化、師生互動立體化、教學方法立體化、教學設計(情景)立體化以及應用教育教學理論立體化的有效解決方案。
汽車專業立體化教學模式系統宏觀設計是在強調教學資源多樣化的同時, 將整個教學過程和各種教學資源、評價體系進行有機整合,最終構成了一個三維立體的教學空間,該教學模式系統可以細化為:立體化教學系統= 教學過程×教學資源×教學評價。
汽車專業立體化教學網絡平臺由六大模塊組成,具體系統模塊設計分別是立體化教學設計模塊、立體化課程教學模塊、立體化教學資源模塊、立體化教學過程模塊、立體化教學管理模塊和立體化教學自學模塊。
(三)開展汽車研發工作室模式
1.汽車研發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教學模式是建立在行動導向教育理念基礎上的,是典型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貫穿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始終,除了必須集體講授的理論知識外,工作室的其他教學內容全部以各種項目為載體。
根據工作室學習階段的不同,項目分為兩種:虛擬項目和真實項目。在工作室教學初級階段,由于學生初次接觸崗位,業務較為生疏,難以勝任真實項目,所以多以虛擬項目為主。而在工作室教學的后期,隨著學生對崗位業務與技能的熟練,工作室安排學生做真實項目。因為工作室兼具學校教學與對外開展業務的雙重屬性,是在汽車維修基地中設立出來的實體運營部門,所以自身有一些來自客戶的真實項目,這些項目就成為很好的教學載體。
其次,工作室還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專業技能比賽,通過大賽一來可以培養工作室學生的創新思維、技能水平和團隊合作意識等,二來還可以通過獲得獎項提高工作室的知名度,實現學校與公司的雙贏。
2.工作室的教學方法
工作室采取項目化教學方法。在工作室里,一個項目或大賽就是一個教學內容,導師與學生共同對項目或大賽進行分析、討論,將項目細化分工,然后根據項目分工,讓每個成員分擔項目中的不同工作任務。 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時,可以向導師咨詢,也可以相互商討。每個成員工作任務完成的好壞,都會影響到項目的最終完成效果,因此,在工作室里,各成員不再是各自為戰,而是一個團隊。導師的主要任務不再是講授,而是提供咨詢、指導與解難釋疑。工作室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的方式是集教師評價、行業專家評價、學生互評與自評于一體的綜合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
四、結論
汽車專業協同創新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項目的關鍵在于找到“政校行企”的共同之處和開展工作的著力點,經過分析研究,采用網絡互動教學平臺的三維立體化教學模式與增加教師工作室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有機配合取得了絕佳的教學效果,將為本項目的進一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玉群,翁紹捷.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1(07).
[2]吳飛,莫同燦.汽車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運輸經理世界.2013(10).
[3]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