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榮
一、讓學生專心傾聽,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 強化學生注意傾聽的意識。
課堂中經常會發現學生在別人發言時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因而打斷別人發言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教師要糾正學生這種不良的習慣,經常強調學生要耐心聽完別人的發言才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每位教師都能長期地執行進行這樣的要求和進行這樣的訓練,那么,一定能夠培養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
2. 對全班同學的傾聽情況進行評價。
如果在你的課堂上學生不聽別人發言的情況比較嚴重,你可以用一段較長的時間進行這樣的訓練。首先,在同學或者教師發言前明確要求其他同學在別人發言時要認真聽講,老師會在同學發言時注意其他同學傾聽的表現,然后在同學發言時教師找出傾聽方面表現好的同學和有問題的同學,最后在學生發言后對剛才同學傾聽別人發言的情況進行小結,表揚做得好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的同學。也可以分組進行傾聽的競賽,用積分或積紅花、積五星等的方法評出各個組在傾聽方面做得好的名次。一段時間后,情況會有比較大的改變。
二、通過學習目標的導向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本學期,我在學校上了一節公開課,老師們在評課時都充分肯定的一個亮點就是能以學習目標指引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下面是我執教人教版12冊教材《跨越百年的美麗》第一課時學習目標的設計和呈現的過程。
(1)出示學習目標,要求學生默讀并記住。
A 根據拼音寫出漢字(教材里的生字詞)。
B 在文中自選一個含義深刻的句子,寫出你的體會。
C 課題中的“美麗”表現在哪些方面?為什么說是跨越百年的美麗?
課文從( )和( )兩大方面說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第一方面是抓住了她的( )、( )說明她的( )美;第二方面是從( )、( )、
( )三個方面說明她的( )美。
(2)檢查學生熟記學習目標的情況。
(3)明確本節課結束前要對上面的題目進行測試檢查,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要圍繞目標解決問題。
(4)本節課結課前,用目標中的題目對學生進行即時檢測。
如此設計和實施學習目標,主要考慮的是:
1. 讓學生清楚本節課或本篇文章的學習目標。
研究顯示,要提高達成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要在課始就要讓學生非常明確地知道課堂上要學習什么,要會做什么,只有讓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有學習的方向,才會自覺、主動、積極地學習。設想一下,叫我們老師去參加一個學習班,如果沒有任何要求,那你可能在學習的時候,好聽時就會認真一點,不好聽時就在那里打發時間;如果在學習之前告訴學生,學完之后,要進行考試,考試的題目是什么,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目標性就會非常強,講到與考試題目有關內容的時候,就會特別關注,不懂的甚至會主動提出來。這個就是目標在學習上的導向和促進功能。
2. 變教學目標為學習目標,以要求和題目的形式呈現學習目標。
以前,我們有些教師在課始也把教學目標呈現給學生,但收到的效果不好,原因是呈現給學生的是站在教師角度表述的教學目標,而不是站在學生角度的學習目標。《跨越百年的美麗》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體現的就是學生的學習目標(見上述部分)。
3. 強化學生對學習目標的記憶。
學生對教師給出的題目不可能全部記住,但我們可以在讓學生讀完要求和題目之后,要記住要求,對題目則有印象則可,并立即進行記憶性的復述,以強化目標的記憶,這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涉及到有關的內容,就會想到這是學習目標的內容,就會認真地對待自覺、主動、積極地學習。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