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艷
內容摘要:識字是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識字教學中還存在方式枯燥單調,忽視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學重點不突出,識記不夠深入的問題。為激發小學生自主識字興趣,措施有:讓學生識記本班同學的姓名,認識教室內的物品及家中的生活用品,在生活中識字,猜字謎、編字謎,采用動作識字法。
關鍵詞:語文 小學生 識字興趣
一、識字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識字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基本功訓練,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識字教學不但能為學生的聽、說、讀、寫奠定基礎,而且還能為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智力,創造有利條件。識字的數量和質量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還關系到開發兒童的智慧潛能,發展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重要作用。識字是學習文化的起點,是閱讀寫作的基礎。小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識字量才能比較順利地進行閱讀,寫作,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習的能力。
二、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方式枯燥單調,忽視學生的識字興趣
有些老師只喜歡用單調死板的領讀和反復書寫來進行識字教學,他們完全置學生興趣于不顧,不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發揮學生的想象;不開展比賽,不搞競爭,不活躍課堂氣氛;不懂得針對某些漢字的特點,難以激發學生用更好的方法來識記。
2、教學重點不突出,識記不夠深入
識字教學的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是識記生字,但是有些教師并沒有落實好這個任務。一種表現為偏重生字的讀音:在教學生字時,雖然注重多種形式的認讀,記住了讀音,但忽視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義,教學不深入,隨后便進行閱讀教學,重點放在品詞析字、理解分析課文上,造成教學目標不準確。另一種表現為偏重于理解字義:在學生認讀了生字之后,就開始進行組詞、說話練習。學生雖然對字義有了深入的理解,語言訓練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但是卻忽略了字形分析。
三、激發學生主動識字興趣的建議
1、識記本班同學的姓名
剛分班,許多熟悉的小伙伴都被分開了,眼前有了許多陌生的面孔,對方的姓名當然也叫不上來。因此在開學的前一個月里,以全班學生的姓名作為識字的主要對象。每學到能拼讀某個學生的姓名卡片——“名片”,帶領全班認讀,比一比誰拼得準,學得快。一邊學拼音,一邊做名片,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學完拼音之后,每個人都有了一張屬于自己的名片,他們把寫有拼音和字的“名片”貼在桌子的左上角,供其他人課余時一張一張拼讀,互相加深了認識。這樣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大部分孩子不僅學好了拼音,而且基本熟悉了全班同學的姓名。接下來,開展“爭當老師小助手”的比賽,要求是:最快認識并牢記本組同學姓名的可以當組長,記牢本小隊同學的可以當小隊長,全班同學姓名都能認記的就有當課代表的資格。不到一星期,許多學生便能順利幫老師發書本,捷足先登的孩子也如愿以償地當上了小助手。
2、認識教室內的物品及家中的生活用品
在教室里有許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瓷磚、電視機等,這些都觸手可及。因此可以在這些物品上貼字卡,這樣在進行拼音教學時,可以引讀,下課時還可以隨機抽查。這樣對于這些抬頭可見的物體名稱,不到一星期,孩子們就把這些漢字銘記于心了。
另外,課程表也是每天要用到的,而且在每本書的封面上都有,因此在每節上課前提醒一下,讀一次,又幫助學生認識了不少漢字。
3、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要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教師就要經常給學生展示生活識字的機會,提供在生活中識字的舞臺,讓生活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進行在生活中識字的實踐?,F在,外面到處是廣告牌、店鋪、海報、超市等,只要孩子能夠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他們就可以在課外學到不計其數的漢字。比如到超市里去買東西,貨架上的商品真是琳瑯滿目啊,要孩子們一下子記住是不可能的,那就分類來記,前幾次記薯片,過幾次記糖果類……把識字與認識物體有機地結合,這又是一種不錯的識字方法,我們可以大力宣揚,熱情鼓勵,促使孩子養成在生活識字的習慣。
4、猜字謎、編字謎
可先由老師示范出謎,學生猜,也可以由學生自編謎語,互相猜。如:一口咬斷牛尾巴(告),十月十日(朝),三人一同看日出(春),大字分兩邊,插在禾苗間(乘)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既樂于猜,又樂于編,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運用這種方法,能增強學生的識字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