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彥旭
【摘要】由于我國的教育體制在近年來不斷優化改革,幼兒師范院校的語文美育教育也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幼兒師范院校的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教學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本文就目前我國幼兒師范院校語文課程中的美育教育的相關狀況進行探析,以期給相關工作者一些建議。
【關鍵詞】幼兒;語文美育;審美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一、幼兒師范語文美育
語文美育是一種以情感為主導的教育。在幼兒師范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發掘并發揚語文美育的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們塑造美的人性。
二、備課中發覺美
在幼兒師范語文教學的備課中,首先對于文本的解讀是重點內容,這也是一個對美進行發現的過程,教師一步步逐層品味課文的語言之美,進而探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之美。其次,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也可在課文中選出一些優美的字詞或者句子來給學生們講解,幫助學生們品味理解這些詞句,進而使學生們發現文章的細節之美。往往這些文中的細節可以凸顯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幫助學生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在這個挖掘作品主旨的過程中,有時還會用到一些抽象的詞句,為了方便學生的理解,這就需要教師從審美的角度結合抽象的概念和審美形象,使同學們通過自己的聯想揭示出作品的主題。[1]
三、授課中生成美
(一)由于不同人人性之間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之處,文章中某些人物的經歷會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人性間相通的地方來幫助學生們通過語文學習深刻感受自己的人生,更好地領悟出作品中人物形象所蘊含的寓意,進而深入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現出的人性之美。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借助歷史文化的印跡來引發學生們的文化體驗。由于我國存在大量的歷史文化印跡,通過這些歷史文化印跡,我們可以對古人的生活模式進行了解,也可深入感受古人的生活狀況。這樣可以更好地對作品中的人物深入了解,并通過這些知識的拓展幫助學生認識語文中蘊含的文化之美。例如談到婆媳關系,教師可以借助“焦母”和“劉蘭芝”之間矛盾的時代特點這個歷史文化印跡來幫助學生們理解東漢時代的婆媳關系。[2]
(三)以演講或辯論的方式,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層體驗,感受文章的語言之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一些適合辯論的文言文。教師在課堂上首先疏通課文的語義,對課文本身的內容進行講解,來引發學生的審美體驗,進而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演講或辯論,使學生在口語論辯中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體驗古文的語言表達之美,進而對文言文產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生動形象的敘述描寫,聲情并茂的朗誦以及恰到好處的體態語等等方式引發學生對作品的意境之美進行體驗。例如教師在講解《春江花月夜》這篇作品時,由于該作品本身就帶有一種迷離、空靈、憂傷、輕盈的情感,教師如能生動形象地描繪場景,把文章的意境用精心組織的語言解析出來,學生們就會迅速沉浸在這種憂傷迷離的意境之中,增強對古典詩歌的意境美的理解。[3]
(五)借助相關故事引發學生的美學體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高難度的、不好直接進行講解的課文內容,可以嘗試借助某些比較簡單、通俗易懂的故事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簡化之美或淺化之美。
四、拓展中深化美
(一)開展課外學習匯報活動也可幫助學生發現挖掘語文的美。語文美育的重中之重是培養學生“敏感的心靈”,開展學習匯報活動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語文的方式,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的前10分鐘由一個或者幾個同學在課堂進行匯報活動,當然也可一個星期集中在班級匯報一次,內容可以是對課本文章的感受,或者是對自己在課外讀的文章的感悟,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觸動自己的細節。
(二)開展文學改編和創作訓練。語文美育的價值所在是創造,而幼兒文學上的創造,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創作幼兒文學作品,豐富幼兒文學的庫存,二是對兒童或者成人文學作品進行改編,簡化為幼兒可以欣賞理解的幼兒文學作品。從教學實踐上看,改編是幼師語文教學訓練的重點所在。在改編過程中,由于需要對原作進行深入解讀,學生往往可以多角度多層次的體會到原文的語言之美,并開發出改編作品的新的語言之美。其次可以指導學生創作一些幼兒詩、兒歌、幼兒故事之類的文學作品。在作品寫作過程的各個組成環節中,學生可以體驗到語文的創作之美。
(三)在幼師語文教學中,多開展課文朗讀、朗誦以及表演之類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的口語之美。
五、結語
對于當前的語文教育而言,美育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兒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在語文課程學習中懂得發現并欣賞美,還要教導學生知道語文美育的重要性所在,并通過各種簡單、有趣的教學方式來把語文中的美展示給幼師學生,逐步深入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當前幼兒師范院校開展語文美育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和語文表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本文詳細的對語文美育教育的概念和相關知識進行了探析,并從備課、教學和拓展過程等方面對如何提高語文美育教育質量提出了方法。期望本文能促進我國目前幼兒師范語文美育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影.試談語文的“三育”教學[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5).
[2]姬志香.語文教學中美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z1).
[3]許太江.幼兒師范語文美育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
(編輯:劉 影)